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没有理由地都去了北京。
01
带着全部家当,投奔先一步去的同学。在哪个渐冷的冬季,四个男人挤在1米2宽的床上,有说有笑。开着笔记本追当时火热的美剧,稍一动身,床铺就吱呀作响!
两三个行李箱,几乎就把小屋挤满了。小屋有一扇窗,外面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萧条枯萎,散满了生活垃圾。窗户是80年代的木结构,一点不避风,更何况玻璃还坏了巴掌大一块。风从破洞往屋里钻,发出鬼哭狼嚎的声音,即使在白天,也让人心有戚戚!
北京的第一夜,四个人把所有能够保暖的东西都堆在了床上,也倒没觉得苦似的睡过去了。这就是北京的最初印象,没有大裤衩,没有霓虹灯,只有无所畏惧的青春。
这都不是委屈,反倒是回忆起来让人追缴上扬的乐趣。反倒是离开北京之后,一次小事让我忆起了哪一个小委屈。
02
结束5年的北漂生活回到成都,一次去坐公交,人很多,公交司机不断地喊着:“从后门上”。
我有点犹豫的跟着几个人从后门上车,正想着该怎么去刷卡的时候,旁边一位阿姨开始收每个人的公交卡,我赶紧递了上去。阿姨拽住一把公交卡,客气地让身边的乘客传递一下,然后我看着乘客很娴熟的把卡传到了前门,听到滴滴滴的刷卡声,不一会儿又传递回来了,各自拿到自己的卡,开始安心的行程。
对于久居成都的人们来说,这是再小不过的小事,但对于我而言却是一种感动,是一次能够刺激心灵的温暖。这让我想起了在北京乘坐公交的一次难忘经历。
2013年的一个周末,和朋友一起坐公交车去国家图书馆看书。车上人很多,在距离下车还有两三个站的时候,我和朋友努力挤到后门口,为下车做准备。北京公交公司有一个规定,不能从后门上车,估计是为了防止乘客逃票。这个规定我们早已习以为常,所以在后门不会担心涌上来的乘客。
在中央民族大学站的时候,下车的人太多,挡在门口的我做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善良举动,先下车去,方便其他人下车。就在我重新踏上车门的时候,却听到司机冰冷的声音:“后门上车的乘客下来从前门上车!”。我努力申辩着,旁边几位乘客也在为我作证,但司机完全不理睬,还和我拧起来,说道:“不下车我就不开车!”。看着满车焦急的乘客以及听到不明真相的乘客抱怨,我很无助很委屈地下了车。第一次感受到一座城市的冰冷,第一次因为没有人情味的规章制度而心寒。
03
在北京的那几年,即使每个月总有一天面临着的在巷子里,燃着火堆,身强体壮,收水费的黑恶势力;即使面对中介欺诈,警察不管,聚集一二十个同学准备火拼的惊险。我都不曾觉得委屈!唯独在哪个规则面前,被所有人独立的时候,万分无助和委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