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其人其事

作者: Ysgd2006 | 来源:发表于2018-01-11 00:21 被阅读74次

第一回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解释了红楼梦的写作动机。后半部分说了两个人,甄士隐和贾雨村。

红楼梦有很多浓墨重彩的人物,但唯独这两个人物却是出场次数较少但对全书情节铺展起定性作用的人物。

先来说说甄士隐。甄士隐,名费,字士隐。语出《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具体什么意思,不懂,反正是不明觉厉。前文说过,甄士隐就是真事隐,即把真实的事情隐藏起来。然鹅,这是藏不住的。

甄士隐到底经历了什么?

第一,家人霍启带其女儿“应莲”看社火花灯,因看管不力,女儿被拐卖;“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霍启,也就是祸起,古人有祸起萧墙之说,意寓祸乱发生在内部。女儿被拐卖,原因是家人看管不力。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亡。也就是雍正爷革去曹家世代功勋,去官还民。

第二,隔壁庙里着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房子被烧了,财产损失,这个不难理解,当年雍正爷要打仗,没钱,只好吃大户。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理由把你家抄了,可惜抄出的银子大大低于雍正的预期,反而抄出一大堆当票来。“隔壁庙”又怎么解。还记得史太君吗,也就是贾母,其原型就是是苏州织造李煦的妹妹,后来小说中写曹家败落原因时先说到了史家出事,然后才有贾家被抄。所以曹家被抄是被牵连出来的案子。

合起来,大致反映了曹雪芹的经历,家破人亡。什么原因,既有内部,也有外部。这是作者对自己家族经历的反思。你看,没学过马克思哲学理论,曹雪芹的辩证法倒挺好。

甄士隐的经历、贾宝玉的经历,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人物的走向其实也是提示全书的情节。不负责任地说一句,甄士隐、贾宝玉,经历一样一样的。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也就是做了个梦,来到太虚幻境,遇到了两位仙人,正要带宝玉下凡挂职锻炼,醒后,遇一僧一道,又是大哭、要女儿、念诗,目的就是点化,怎奈缘分未及。经历家破人亡后,内心崩溃。突然有一日,听了好了歌,悟了道,跟随仙人出家而走。贾宝玉在秦可卿屋里睡觉,做了梦,也是来到太虚幻境,目之所及的对联、诗句,包括和某仙女的嘿咻时光,无一不是对他的点化,可惜这个蠢物不明白,只有等到在现实生活中经历了一番孽缘情债、生死离别,方能着一袭红袍,在白茫茫大地落得个干干净净。

写甄士隐,就是在写贾宝玉,浓缩版!看懂了甄士隐,也就看懂了贾宝玉,大彻大悟!

所以,有些道理,不说不懂,说了未必懂,只因经历太少,境界未到。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所得,真正入脑入心。

甄士隐的大彻大悟,集中体现了曹雪芹同志的人生观、世界观。

甄士隐是如何大彻大悟的。在经历了一番人生打击之后,贫病交加,露出下世的光景。这时,全书中另一个关键人物出场了———跛足道人。真是神一般的存在,全书出场就那么两三次,但每次都很关键。

这次出场,念了一首好了歌。全文如下:(请耐心读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意思再明了不过,世间留恋之物太多,说想做神仙全是骗三岁小孩的,但回头看看,那些留恋的东西有哪一个是永恒的呢?功名、钱财、老婆、儿孙,没有一个是。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

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甄士隐听了,悟道了。给了一解。如下文: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和老道讲的一个道理。只不过更具体,更具象。手法很简单,就是通过对比,阐释人生的无常、荒唐。看人生繁花盛景,不过是如梦一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特指从苏州迁到北京),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

不知道看红楼梦时各位怎么来看这一段,为什么我说集中体现了曹雪芹的人生观、世界观,这种大彻大悟不是长期修行的结果,而是阅历众生后的悟道,是大起大落后的自觉。非有类似的经历,只能理解,不能体验。

所以我们看全书对各式人物的描写,很难看到一个明显的倾向性,曹雪芹以上帝的视角把他们呈现出来。真正应了那句话,眼底群生皆赤子。

无常、荒唐、如梦的人生观、世界观,好还是不好,没有绝对的标准。即便如此,即便看透,也未必如宝玉、士隐般出家遁世。因为无常的背面是当下,好好活在当下,便是对自己最好的交待。

(这回写不成贾雨村了,下回再写。这个人物很有意思,是个标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晚安!

相关文章

  • 甄士隐其人其事

    第一回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解释了红楼梦的写作动机。后半部分说了两个人,甄士隐和贾雨村。 红楼梦有很多浓墨重彩...

  • 阅读《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读懂甄士隐,才能读懂红楼梦。整部红楼梦,甄士隐出场的机会不多,但第一回中,作者着重写了甄士隐。 甄士隐,谐音真事隐...

  •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故事情节: 1、贾雨村中了进士谋了官,刚好来到甄士隐家乡任职,可惜已不见甄士隐。经甄士隐岳丈搓合,纳甄士隐的丫鬟...

  • 俗人贾雨村——卧看红楼(二)

    贾雨村新上任遇到甄士隐家的丫头娇杏后,甄士隐的岳父去见面,听说了甄士隐的女儿走失,说:“不妨,待我差人去,务必找寻...

  • 【红楼梦】甄士隐和林如海|说话令人舒服的程度决定你的高度

    文|鸣凤乔 甄士隐 想当年地陷东南,东南一角有一个富贵风流之地“姑苏,”甄士隐就是姑苏阊门的乡宦。甄士隐家庭富足,...

  • 废话红楼三:“势利”巷里话“人情”

    今天不说“贾”,我们来说说“甄”。《红楼梦》人间故事,是从甄士隐的故事开始。而“甄士隐”一般认为就是“真事隐”,就...

  • 甄士隐

    地陷东南一隅,姑苏十里仁清。 观花酌酒葫芦庙,神仙一流品号。 惜才士飞腾兆,小女英莲正笑。 怎奈一僧一道,道她有命...

  • 甄士隐

    姑苏城阊门外十里街仁清巷的古庙旁就是甄士隐的家。甄士隐原名甄费,夫人是封家的女儿。老来得女,他爱若珍宝。女儿...

  • 甄士隐

    今天传来一件极不如意的讯息,心中憋了一团怒火,久久不能释怀。借用《红楼梦》的甄士隐贾雨村的寓意,希望有一天,如贾母...

  • 尘品红楼1.3:甄士隐的梦

    甄士隐的梦 有趣的是,运用神话故事讲完了《石头记》的缘起,就直接进入甄士隐的梦里。甄士隐,是姑苏城外,十里街仁清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甄士隐其人其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jqa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