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去田子坊看了TASTE SHOP - 定番展,这次展览集合了11位手工匠人的作品,主要是为大家揭示手作陶艺、玻璃器皿的至美真谛,触发人们对生活之美的体察向往。虽然不是器皿爱好者,只要是不懂的,就是我的诗与远方。
( 以上是手机拍的照片,现场的光影、配乐效果更好 )
清新温润的茶杯、淳朴厚实的陶罐、简约雅致的插花、恰到好处的光线,让3楼小小的展厅每一寸皆为风景,入目即为惊叹,这些普通的生活用品在艺人手下似乎拥有了生命,当你和它对视的时候,它不单单作为一个物体存在,似乎可以想象这些艺人醉心于一蔬一饭间对生活的雕刻,对越不起眼的东西注入越多的真诚和用心,有碗有杯有碟有情有义,让你遇见久违的生活趣味和感动。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今井美智的玻璃作品,如清风一般自然舒适。原本普通的瓶瓶罐罐,在这里却令人不敢轻易触动,只能来来回回凝神注视,这就是玻璃原本的模样。略有倾斜的弧度,玻璃杯俏皮灵动的收口,以及羽毛形状的茶则,水银针般的茶拨,看似不经意的自由搁置,演绎温润拙朴、内敛淡然的生活美学。专门查阅了作者的资料,据说她在逛古董市场时,被冰激凌玻璃杯所吸引,毅然放弃社会学科专业,从零开始学习玻璃器皿的制作。
如果能从我的作品里
感受到平日生活中
不经意的光与影,
感受到拂面而过的清风,
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是来自于玻璃匠人今井美智的心意。
我喜欢这些个人风格明显的日常物品,它们是艺术家链接物质和精神的载体,也是最具审美眼光的设计师理解世界并塑造世界的方式。技巧是一种才能,必须先有许多锻炼、许多的爱、受过许多的苦,而同时又要不断地执拗地工作。通过这些小物件,我们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掌握一门技艺,而一项技艺使得他们如同魔术师一样将生活奥秘缩小为木制的纹理、玻璃的流线中,从而唤醒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热情。
那个阳光倾斜的午后,在魔都商业气息弥漫的田子坊街区,我被窗外树叶摇曳的身姿打动,这些风的气息,玻璃陶艺的温度,以及投放在窗帘的花枝剪影,构成一个美妙无比的画面,让商业的去见它的商业,此刻,我只想让脚步慢一些,看看光与影如何跳舞,拂面而过的清风如何歌唱!
走出展厅已是傍晚,在街头拦了辆的士。上车后才觉得哪里不对劲,车子时不时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询问后才知道,这辆车子还有2个月就要报废了,属于古董级的即将退役车,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系上安全带。这车已经行驶了80多万公里,(相当于从中国到美国来回跑了十趟)瞬间脑补出车子一路开呀门呀窗呀一路掉的画面,连连比划十字架祈祷平安~
老师傅说这是他从业三十多年换的第6辆自家TAXI,但从外观看不出来它的年龄,后排座椅很贴心铺上真皮垫子,干净清爽,可见老师傅对爱车的养护恩宠,主人很自豪地说今年61岁,别说在上海市区跑,江浙跨省什么的都没问题,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不在家歇歇呢,夜间开车视线有无困扰。他开玩笑说是为3岁的孙子开车;
“我喜欢开车,像我这样干了几十年,要是待在家里才会闷,和你们这样不同的乘客聊天,其实更开心呐!”
抵达目的地后,老师傅很热情地挥手道别,我也说了请多保重这样的客套话。想想也是多余,一个人坚持三十多年做一份工作,技艺已经是炉火纯青了。这份工作应该不能称之为工作,而是老司机整个职业生涯中唯一的事业。工作仅仅是维持生计的手段,事业是出于先天的热情可以无怨无悔坚持下去的恒久意愿。年过花甲,依然没有被这个世界打败,在自己的天地里自得其乐,谈到自己的工作那么的神采飞扬,像个涉世不深的孩子一样对未知充满热情和向往,我觉得这个老爷爷有点酷!
我们每个人都会变老,大多数人过中年老年,也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开普通的车,住普通的小区,但这并不能成为破罐子破摔、素质低下、抱怨不休的理由,这个世界上并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条件或者运气活成比其他人更出色,更有甚者到了退休年龄依然勤勤恳恳工作的老人,他们并不花费太多时间纠结自己是不是找到真正的使命,而是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去做手头的事情,不谈辛苦和值不值得,当你拥有足够的经验和职场资本,被人需要被人信任被人尊重时,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值得称赞的成就感。
美妙无比的艺术展、沧桑乐观的出租司机,这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关联,却在同一天巧妙发生,让我见识到工匠思维在实际中是什么样子。何为匠心呢?在这样只讲效率、只顾利益的时代,那些沉得下心,甘愿慢下来的人或物,将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匠心。
艺术展的设计师是匠人,60多岁的老司机同样也是匠人,他们都采用工匠之心面对日常用品,面对一复一日单调乏味的路线,精雕细琢,从不放弃,然后,在这个世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不崇拜光彩夺目的明星,也不迷恋声名显赫的权贵,我唯独偏袒喜爱的,只是那些可以独自发光、凭手艺赢得美誉的匠人。
器有魂魄,匠自谦恭,愿为匠人,终此一生。
谢谢这个初夏,让我遇到这些闪闪发光的杯盏琉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