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老师在今天的内容中提到了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常见现象:教学常常为教研表演化,特别是公开课和示范课等大型教研活动中,授课老师为了让课堂更加有趣、丰富多彩而设计了很多有创意的活动,但是这样的课程真的是平时课堂的真实反应吗?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为公开课和示范性会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特别是讲公开课和示范课的教师往往都是在教学中比较突出的、有经验的教师,他们的课会对一些年轻教师起到引领作用。可是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课堂并不是那样的。真实的课堂我们更多的关注是在课堂上引领学生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比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那就是文质老师所强调的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着人的发展和成长而进行的。所以文质老师说我们在小学阶段应该更多地让学生跟土地、跟自然、跟生活广泛接触,让学生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发展他们的觉察和感知能力,尊重孩子身体的感受,发展孩子身体的感受能力。
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我们更应该注重孩子身体、生理、心理发展的方面,一个孩子跟自然接触少了,跟社会接触少了,跟生活脱离了,那么他们长大后又如何能适应真实而复杂的社会生活呢?
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个方面的,他不仅是只在学校里面学习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他接触的人和事情都是让他成长的因素,所以只让孩子在课堂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是多元的,生活是多彩的,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多做正面引导,培养孩子们的积极心态,这是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方面。
文质老师这些年坚持从研究儿童开始,一直践行生命化教育,也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我们目前在读的这本书就是基于对学生生命化教育的理念出发,经过文质老师自己的调研、思考和真实的生命体验积累而成的。
文质老师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教育初心和理念,也在这条路上笃定前行着,带领着我们这些热爱教育成长的老师们一起行走着,这条路上相遇的人是幸福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名幸福成员,幸运又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