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从百度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正巧我也在读这本书,复制下来,慢慢看:
泰戈尔在一首诗里这样说,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不仅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有在日常生活中,在职场生涯中,我们说话也总是言不由衷,词不达意。
说出来的话儿变了味,善意就被误解成了恶意。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说话的方式不对,良言也会变成恶语,相爱也变成了相杀。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写的,它是一本关于沟通方式的书,旨在帮助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01
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而言,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间,用语言或者其他表达方式对自己、对他人采用了暴力沟通。它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第一种,道德评判。
诗人鲁米说,“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见你。”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用来衡量是非对错,从不符合的就去指责批判他人,甚至给别人贴上标签。
比如说,“你真自私”,“他是个妈宝男”。
第二种,作比较。
比如说,在亲子关系里,父母总是夸赞别人家的孩子,想以此激励自己家的孩子。
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孩子在懊恼和沮丧的挫败感中,与父母渐行渐远。
第三种,推卸责任。
上班迟到,我们喜欢归咎于天气糟糕;无故和伴侣争吵时,我们喜欢归咎于一时的冲动;欺骗客户,我们喜欢归咎于来自老板的压力。
我们总是用“不得不”来推卸自己的责任。
第四种,强人所难。
利用奖励惩罚措施来达到目的,在生活中很常见,如果完成任务就奖励。没有达到目标就惩罚。
一般都是权威人物对别人,比如说,父母会要求子女,老师会要求学生,老板会要求员工。
02
非暴力沟通是卢森堡提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它的关键在于发现自己和他人未背后的需要,激发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真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带着尊重与同理心关注他人。
非暴力沟通有以下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第一个要素,观察。
观察要以客观的事实为基础,并且不掺杂个人的评论,也不夹杂自身的主观臆断。
“他在过去 20场比赛中未进一球”——观察
“他是个糟糕的球员”——评论
第二个要素,感受。
与西方文化不同,我们总是羞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将想法与感受混为一谈。
这尤其在恋人之间常常出现,女孩对男朋友说,“我觉得你一直打游戏不好”,这是想法。而“你一直在打游戏,我有点焦虑”这才是感受。
第三个要素,需要。
我们一直被教导,要做一个无私的人,个人利益要让步于集体利益。我们学会了隐忍,却忽视了自己的需要。
在每一个具体的感受背后,都潜藏着被满足或未被满足的需要。在沟通中,看见自己和对方的需要,至关重要。
丈夫指责妻子花钱大手大脚,他背后的需要就可能是,对养家糊口的压力。妻子哭诉丈夫一毛不拔。她背后的需要可能是,丈夫对自己花钱的信任感。
第四个要素,请求。
在表达清楚前三个要素后,我们就可以向对方提出自己的请求了。
请求应该是具体正向的,说明我们需要对方具体做的是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否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反抗心理。
请求不是要求,对方有说不的权利。一旦对方拒绝了你的请求,却受到责罚,这不是请求,而是要。
如果对方拒绝请求,就要考虑对方深层次的需要是否被看见,被满足。
“你这个月基本天天在加班,我很感到孤独。我希望你不要总是忽视我。”——这就不是好的请求。
“……,我希望你下班后,每周能有两天的时间来陪陪我。”——这才是真正的请求。
03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生活里充满了批判和指责,你也可以用非暴力沟通的句式“当……,我感到……,因为我有……的需要,因此我想要……”,尝试着与自己沟通,和自己和解。
爱自己以后,才能真正爱他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是完美的,不要过分苛责自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被爱的权利。
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我们可以试着哀悼,试着自我宽恕,接受已经发生的错误,发现自己未满足的需要,而不被愧疚、愤怒或压抑驱使,做情绪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