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我的理解中,知识管理虽然不是新概念,但是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知识管理尤其是个人知识管理的意义却越来越重要。移动终端使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的介入互联网,互联网中巨量信息向核爆一样扑面而来,我们眼花缭乱,却无从分辨信息的来源、真伪、质量;当我们真的主动地需要某些信息时,却发现遍地难寻。另外,信息太多又容易获得,很容易让人养成惰性,不注重在平时把信息理解为内在的知识,更不可能把知识对应到知识体系中。换句话说,我们不停地接受外在的信息,却没有自己产出知识的能力。
当前为第四版:阅读方法部分微调
当前为第三版:补充知识体系、文本格式、Reference
长文预警
1 为什么要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对我有什么好处?
如果你觉得你的知识需要管理,那背后只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不清楚如何持续的通过实践积累知识和经验;一个是不清楚面对新场景和新问题的时候,知识如何快速的为我所用创造价值。做任何知识管理必须要看清楚背后这两个问题。
我觉得个人知识管理(PKM)的本质是收集优质信息、积累知识、构建体系,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和经验,提升自我技能和个人价值;然后利用体系创造出新知识,用知识产生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就是说:管理知识本质是为了最后创造出新的知识,用知识产生出价值。切忌为了管理而管理,重流程而轻结果。
2 知识深化4问:
- 如何高效的收集所需的信息?
- 外部的信息怎么转化为内部的知识?
- 如何把分散的知识聚合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 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体系创造出新的知识?
为了解答上面的4问,我们把知识管理的定义解释为:知识管理是在本人和社群中进行知识的 获取 -> 确认 -> 整理 -> 掌握 -> 使用 -> 分享与传播 行为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下面将相应的分章节阐述。
3 信息的获取
选择性地获取
根据所需掌握的具体知识,必须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而且获取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少、尽可能精,不贪多求快。
- 维度X:根据自己的 目标、兴趣、优势 选择知识的范围。找一个固定的创造力出口,让你做的事来帮助你挑选你需要学的知识,而不是相反。
- 维度Y:选择去掌握 “收益半衰期”较长 的知识。要坚持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事,那就是:尽量少做或不做「短收益半衰期」的事情。
- 维度Z: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获取离其 知识源头不同远近 的知识。如果是概括性的学习,二手知识是实用的;如果要深入的掌握,一手的知识源如论文、文献、教材等是更好的选择。
什么是知识的“收益半衰期”:
当前掌握的知识有其产生收益的时期,时期越长则表示收益半衰期越长。例如每年出版的《程序员面试宝典》对比经典的《算法导论》,前者的知识会迅速过期,后者的知识则经久耐用。
评价一个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应该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尝试用“收益半衰期”的视角去审视,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举例来说:收益半衰期长的知识就算当前没有收益(比如在选择刷今日头条还是看一章《TCP/IP协议详解》时),只要知识的收益随着时间可以逐渐累积起来,不用担心知识过期而变得无用,那就可以尽管去做,不用迷失在选择的大海中,这样就可以破除“选择无能”;另一方面,收益半衰期长的知识就算按照传统的“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再怎么不重要不紧急(比如当前开发不需要的TCP/IP协议知识),就算你只学了其中一小点,也是有收益的,这样就可以行动起来,破除“执行无能”。
从哪儿获取高质量的显性知识?
显性知识:能够用语言、文字、肢体等方式表达清楚的知识
对于显性知识的获取途径,通常有搜索引擎(Google、各类垂直搜索引擎:图书馆搜索、学术搜索)、Wiki(公司Wiki、维基百科)、博客(多年行业经验的专家,有成体系的博文结构)、书籍(业内公认经典的、读者评价好的)、文献(知识追根溯源,重点是英文文献或其翻译版)、讲座与分享(公司内部、行业内部,对其有问题准备和预期收益的)等途径。
例子:学习ReactiveX的途径
以我自己为例,可以先去看官网的Introduction、Guide、Docs、Github Wiki等了解RX的基本思想、使用场景、优点、基本特点、使用方法等,对于把握RX的整体轮廓很有帮助。如果想要什么深入了解RX,那么FP、LINQ、Async、Stream等思想是必须了解的,这可以通过学术论文或者高质量博客来获得。
从哪儿获取高质量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知道如何做,但是很难告诉别人或者写明白、说明白的知识
对于隐性知识的获取途径,通常有和牛人的交谈、工作中自我反省。
- 高质量的隐性知识通常来自于和牛人的交流。怎样认识比你优秀的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懂得尊重他人时间,为他人考虑;努力让自己变得优秀,建立自己的价值;单纯地付出,不要过于「有目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努力提高自己以与牛人处于同一平台。与牛人交流遵循一套通用的方法:以互动的方式交流、学习基础以懂得专家的语言、尊重他人的时间。
- 第二种方法是从工作生活学习,做完事情后的总结、提炼、提升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坚持下去,你就可以不断的提高自己。这需要养成一种思考和反省的习惯,每周抽取固定的时间做这件事,长此以往,必有收获。
4 知识的整理和确认
整理和确认的目的是为了把获取的知识连接成网络
第1步 记笔记
记笔记的本质不仅只是摘取关键词,更要结合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可能的运用。也就是说,记笔记时也不忘知行合一。
- 记讲座、听课笔记时:康奈尔笔记法(5R笔记法)。是一种记与学、思考与运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 记读书笔记时:一页纸读书法
第2步 分析信息
分析信息的大致过程:
筛选信息 -> 假设、归纳、联想等各种显意识或者潜意识的思维方法,得出结论 -> 尝试自己(或者求助他人) 推翻结论进行检验
采铜的信息分析要诀:
- 掌握尽可能多源的信息和多元的知识
- 避免先验假设,在信息没有搜集完毕前一般不要作猜测和推理
- 同时性地、聚合式地汇集所有相关的信息和知识
- 同时使用理性和直觉的力量,有时候谜底会自己从纷繁复杂的线索中涌现
以读书方法为例:边阅读,边分析,边运用
指导方针:读书不以数量取胜,重要的始终是你是否能够把书读薄,然后再读厚。
具体到读一本书,如何正确的评判阅读的效果?
采铜的看书方法:
- 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面含义是什么?)
- 内容有什么弦外之音、引申含义?(深层含义是什么?)
-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要这样写?
- 作者在整体上用了什么框架和策略组织这本书,在细微处用了什么技巧和方法?
- 更重要的是,以上的分析能给我的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带来什么帮助,是否能启发你、应到你、改变你?
总结下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时刻考虑阅读过程中自己的收益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提倡的好的阅读方法是:
- 带着问题阅读,时刻不忘在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 快速阅读,以最短的时间了解一本书的全貌,然后决定是否值得再次阅读
- 解构内容,以笔记的方式,列举全书的大纲(我们现在有了脑图工具)
- 深度阅读,深度阅读同一领域里的经典著作,成系列的读书。
- 思考与评价,要有足够坚实的理由去赞同或者反对一本书,否则不要轻易评价
注:5个点是相互平行的关系,没有层次关系,只是有先后顺序罢了
5 知识的掌握和使用
就个人的惨痛经历来说,知识的掌握和使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正向反馈不断促进的过程。如果掌握了知识却不使用(或者说分享、传播、讨论等输出的形式),知识也不能发挥其价值,会慢慢从你的知识体系和形成的习惯化动作记忆中消散。
个人知识体系的金字塔架构:
从知识点开始的,若干个知识点逐步形成有逻辑联系的知识链条;相关的知识逐步形成某一个领域的知识面;若干个不同领域的知识面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之后必须要拓展和应用。
当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之后,就要有意识的对这些知识进行重构,使他们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逐步构建起属于你自己的知识体系。(换种说法:在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尤为重要,这个过程称为融合。)
普遍意义上,可以认为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按照广度和深度组成一个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包括四层,分别是: 基础知识 + 专业基础知识 + 专业知识 。个人知识体系的金字塔架构表明了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的条件下,个人如何平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个人知识体系金字塔架构知识体系 VS 碎片化信息:当我们接受碎片信息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扩充「事实」,但并没有增加「联系」。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变成一张浮点图:孤零零的知识点漂浮在各个位置,却缺乏一个将它们有序串联起来的网络。所以长期接受碎片信息的后果,就是让你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
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论
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慢慢的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掌握和使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正向反馈不断促进的过程。关键在于学以致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通过不断地“理论-实践-改进”循环来逐步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形成知识体系。反之,如果掌握了知识却不使用(或者说分享、传播、讨论等输出的形式),知识会慢慢从知识体系和习惯化动作记忆中消散。
采铜提出实践 「知识技能化」 (即不只是把知识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的理念,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来帮助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 写作式。写作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建构活动,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对知识的重构活动。
- 游戏式。游戏具有相当高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性,同时它摆脱了现实规则的制约,使我们可能在更丰富多样可能性的情境下去应用我们的知识。
- 设计式。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来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知识的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
米奇·莱斯尼克(Mitch Resnick)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学习螺旋(learning spiral)模型,认为创造性的学习是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和想象的螺旋式循环。单领域的知识体系化方法
经典的知识体系化的过程很适合单领域的场景,主要包括下述几个过程:
- 了解工具:比如术语、研究方法、领域的基本常识。选择一本公认的、权威的教材,将里面出现的术语全部弄明白。
- 建立脉络:就是纵览,建立这个领域的脉络。要多读几本描述不同时期的书,不求深入理解,在大脑里建立一个时间轴,弄清它有什么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大致有什么特点、有哪些著名的「节点人物」,等等。注意这个过程需要自己完成,而不是使用现成的。
- 找出兴趣点。在整理出脉络后,根据这个过程中的理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
建立联系。注意两点
- 带着问题去读,问题优先。每读到一个地方,都问自己一个为什么,然后试着去解决它。可以查书,查资料,查维基,解决了再继续读。不用担心影响读书效率,因为你不是为了把书读完而读书。
- 做好笔记。
-
拓展和应用。重复以上步骤,针对同一领域的不同兴趣点或不同领域,深入、挖掘、建立联系,将所有东西在思维层面整合起来,就是你的「知识体系」。
总结:拓展和应用是最重要的一步。任何知识归根结底都是要「用」的。你写一篇文章去介绍、讨论,也是属于「用」。只有能够应用,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多领域的知识体系化方法
多领域的场景下,以提问的方式来做知识融合(重构),会彻底打破学科的分类,实现知识效益最大化。
6 知识的分享、传播
举例来说,上学时老师就经常提醒我们,题目看会了不算会,下来了自己做一遍才是真的会。这包含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验证知识掌握的标准就是能不能按照你的方式来输出知识,因此知识的输出、分享、传播是掌握知识的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和能量的守恒规律类似,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是守恒的。没有经过知识的输出,很难转换为自己真正的知识体系。
学习金字塔表明闭门造车的学习方法非常不可取,10000小时学习理论不能应用到所有个人学习的场景,只输入的场景下的知识转化效率只有5%到30%,而存在输出的场景如小组讨论、亲自实践、教导他人的知识转化效率达到50%到90%。所以说分享不只是分享:
- 通过分享可以获得有效反馈,这种反馈本身对于拓展对原有的知识的理解深度极有帮助。
- 通过共享可以结识更多高质量的朋友。
- 共享知识也是建立个人品牌的最简单方式。
当前主流的知识分享渠道分两类:传统渠道(书籍、报纸、杂志等)和数字渠道(博客、论坛、微博、专业网站等)。
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46。该金字塔表明通过上课得到的知识只能保存百分之五,阅读百分之十,音频、演示、讨论组等依次增加,效果最好的是实践和教给他人。7 创造新知识
由于在分享经济的时代,直接分享知识,往往并不能直接创造价值,知识只有用出来才有价值。 因此,一方面要主动在工作中使用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就需要一种产品化的途径,把专业化的知识转换成为产品,提供给社会,从而产生价值。
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当然不易,没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长期不懈的努力、具有开创性的头脑以及机遇,很难做出真正的创新。
具体来讲(在知识的使用时)创造新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 把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结合起来:只要是针对性的学习某一个领域的知识,通过整理和确认,逐步形成基本完善的知识体系后,应对该领域的日常工作就游刃有余了。
- 把个人知识产品化,提供产品和服务:一个或者一系列具有独创性或者市场竞争力的知识,通过良好的组织和营销,就可能转换为一个成功的产品。
- 把个人知识转化为专利形式:一些特别具有独创性的知识,可以通过专利的形式转换为知识产权。
附1 知识管理的误区
- 工具导向的知识管理,先工具再学习:玩工具而不是被工具玩
- 不优化方式,管理方法不更新: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效率和实用性
- 只收集信息,不深入:即缺乏知识的转化过程
- 知识体系不齐全,知识漏洞多:即学了一点就以为懂了很多
- 书读薄了,没有把书读“厚”:学了知识,只是知道,却很快遗忘,没有真正掌握和实践
附2 读书笔记的误区
- 笔记就是摘抄。如果需要记录大段的原文以供引用,请拍照。
- 笔记就是给一本书画大纲。这同样是效率极低的方法。一本书的内容,不可能全部都使你感兴趣,能纳入你的知识体系。
- 笔记要保存起来,时时翻看。你的知识是储存在大脑里的,不是储存在笔记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