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八月份的时候开始写作周更,到现在半年多了。
可是,写作的人满天飞,自己写了没人看,得不到什么好处还费时间,业余写写,芸芸众生中一人尔,有时候想想挺没意思的。
我问:为什么我还要坚持下去呢?
写作想法萌芽要追溯到初中,一段自闭黑暗的时光,心里的压抑让我不停的爱上虚构的世界。甚至在捡到一块漂亮的石头时都幻想它会在夜里发光变成开启另一个世界的钥匙,说服自己别想的时候看着它哭。
老师说我作文写得不错,像抓住了唯一一个小小的发光点,我想我可以当一个作家,创造自己幻想过无数次的世界。
这种想法愈来愈强烈,无法褪去,于是我写了一些东西,自己写,自己看,到最后成为作家这样一个飘渺的梦想竟成为了生活的希望,但我又不愿为它放弃其他东西。
到高中的时候学习才是最对的事,便把一切抛弃了,只是偶而写写日记,仅限于发泄情绪:把心事告诉自己,然后自己劝解自己,合上本子,心也就定了。这是向他人诉说无法带来的。
大学,世界似乎精彩起来了,选择就那样眼花缭乱。
我终于把当作家的事儿忘了。

直到有一天,有人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心里卡登一声,唯一心心念念的竟只有写作,好像,也是过去的生活里放不下的重量,毕竟,想了那么多年,那么多次。
那就写吧,当不成作家也可以写。
于是写,写了没人看,在豆瓣建了个群里,突然认识了一群像朋友一样的人,大家一起写、相互看。
最开心是想表达的时候,一路写下去,水到渠成,最难过的时候却不是写不出来的时候,而是自我怀疑的时候:我真的有自己想的那么喜欢写作吗?有意义吗?
我开始寻找写作的意义,直到有一天,看见王小波一句话:“一个人只拥有此时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人生。”
像被什么撞了一下,我记得木心说过,他靠写作过各种人生。我也想,沉醉在美的字里,或者这人间本不属于我的大悲大喜里。
再后来,看见金庸说,他的故事是表达人类所都能共鸣的情感。
我觉得有道理。
余华说,人都有表达的欲望,写作可以满足。
我觉得有道理。
还有人说,写作可以带给他人希望和温暖,我也觉得有道理。
可是,我真的有自己想的那么喜欢写作吗?有意义吗?
我承认,它有带给我快乐过,在把回忆写下来的时候,如同重新活了一次;在编故事的时候,如同小时候无边无虑的漫想;在看到文章有很多人喜欢的时候,如同看到心上人喜欢自己。
可是更多的时候,我苦恼它对未知的未来毫无好处、在高效的社会里耗费很多的时间,危险的时候甚至会成为我逃避其他事物的借口,还有,不被认可的难过。

被这种自我怀疑的心情困扰到极限的时候,做了一个梦:古色古香的场景里人物仙风道骨,我前去拜师,却被告知入门得先向老师学一门乐器,我选择了箫。
醒来蓦然明白,这一刻哽在心里的这种情感叫后悔:过去的一年里放弃了学箫,是的,我后悔了。
做选择之前总是瞻前顾后,可是还是有很多很多后悔的事,时常会想起它们,那时候没有梅花落。那些后悔的,总是因为我放弃了什么。
我瞬间明白了,写作于我,不仅仅是喜欢与不喜欢的问题,而是我想了那么多年,我放不下。如果放弃,我会后悔,在每一个安静下来、闲下来的时候,我都会想到我放弃了那么一颗很小的时候放在心里的种子,我曾那么喜欢它。
一辈子那么短,我害怕后悔。
那就执此一生,赴一场梦吧。所付不多,莫求所得。

网友评论
曾经没把写作当一回事,所以没有坚持去做,而这一次想要试一试,想要坚持一下。
也许对写作我们有些相似的情感吧,以后,在同样的星空下,有人和你一样,守着。
我可能是个凡人☺
如同上一篇的申生一般,即使明白结局无望,也赴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