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回到老家祭祖。
老家的房子建在大山脚下,是祖上留下的老房子,现在没人住了。
房子很大,徽派建筑特有的风格,大堂加厢房加阁楼布局。房子前面是院子,院子里有块菜地,小时候经常帮父母种菜。常吃的青菜、萝卜、茄子、辣椒、长豆角,应季蔬菜都是现吃现摘,绿色新鲜。
老家的山好水好空气清新,山下是一望无际的田野。
这里有春天的小野花,夏天的金水稻,秋天忙忙碌碌的农民,冬日雪白的寂静。
这里有的是清冽的山泉,有的是沁人心脾的花香,有的是蝉鸣鸟叫,有的是淳朴民情。
这里不会车水马龙,不会堵车,没有尾气,没有人心猜忌,没有竞争压力。
这里,埋葬了我的亲人。
思念牵动着颤巍巍的心房,打开关闭了许久的胸怀,生死两茫茫,往事不堪回首,禁不住潸然泪下。
故土难离,亲恩难忘。
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这里有我拔不走的根,有忘不了的亲情,这里是父辈们的归宿。
临别时,再捧几把芳芬的泥土把它包好,带回远方的家。我要告诉我的子孙们,他们的祖祖辈辈和泥土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