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别把利剑刺向最亲近的人

作者: 有溪 | 来源:发表于2022-01-17 17:48 被阅读0次

    生活中,我们习惯对外人彬彬有礼,对亲近的人恶语相向。

    面对孩子,考试不理想,会不自觉地吼:“你是傻子吗?怎么能考出这种成绩!”

    面对父母,忘记说过的话,会不耐烦地质问:“上次不是跟你说过了么?怎么总是记不住!”

    面对爱人,更是不吝啬用上最伤人的话语,“不就是生个孩子吗?”、“不就是做个家务吗?”、“你看你胖成什么样了?”、“你个窝囊废!”、“嫁给你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我是眼瞎了才嫁给你!”......

    生活中,对身边最亲近的人,你是否也是这般毫无顾忌?

    主持人寇乃馨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和丈夫黄国伦吵架时,经常是什么话能伤害对方,就挑最痛的讲。

    有次,她对丈夫说:“你哪一点配得上我,你知不知道你离过婚,你是二手货,你配不上我!”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对亲人好好说话?

    面对陌生人,因为不熟悉,在对话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观察他们的表情、肢体,知道外人不会毫无保留地包容自己,所以在说话时会小心谨慎,采用动态语言,不带情感色彩地阐述事实。

    而面对亲近的人,因为知道亲人会无限地包容自己,所以会有恃无恐、毫无顾忌地用静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01  /

    什么是静态语言?什么是动态语言?

    静态语言,是指我们对一个人或其行为给出评判,是相对固定不变的,过去是现在也是。

    当我们评判一个人或其行为时,是基于一个人一贯的或过去的做法,给出总结式的看法,比如:“他很懒”、“他真笨”。

    动态语言,是指对一个人所说所做的描述,对当下发生事情的陈述,它描述的是一时。

    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晰地描述观察结果,而不直接下评论结果。

    02  /

    静态语言和动态语言是相对的

    某种程度上说,动态的语言更接近事实,同时不容易引起歧义或冲突,反过来更容易促进理解,更容易建立连接。

    如:用静态语言“评判”孩子成绩不好,是“笨、读书不行”,相对观察后的动态语言是,“他这次没复习好,考点正好没复习到。”

    如“评判”丈夫“他很懒”,相对的“观察”是,“他今天中午吃完饭,碗筷和剩菜放在桌上就走了。”

    说的是他一次性的动作,而避免使用正面或中性或负面的标签定义人。

    因为,标签会妨碍我们全面地观察一个人,从而先入为主地下结论。

    03  /

    非暴力沟通即动态语言

    非暴力沟通正是这样的语言,它关注的是当下的状态,“观察”是指当下发生了什么,“感受和需要”是指当下内在鲜活的东西,“请求”也是指向对方立即可以答应的行动。

    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而是不主张绝对化的评论。

    非暴力沟通主张评论要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

    比如,孩子哭了,不是评判孩子“爱哭鬼”,而是观察孩子“是否是饿了、摔疼了、想爸爸妈妈了,所以哭了。”

    04  /

    如何区分评论和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要素是观察。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不带情绪地说出观察结果。

    但是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下结论,特别是对身边亲近的人,我们会习惯性地带着自己的想法做出评判。

    周末,我在书房更文,D先生带着女儿在外面客厅拼乐高,时不时传来两人的讨论声。

    我带着耳机沉浸在写文中,等写完放松下来,发现房间里静悄悄地。我心想怎么没声儿了,多半是又在看手机。

    不自觉地就带上了情绪,下意识地评判,认为他们是在看手机。一通不分青红皂白地质问:“说了喊你不要总是带着她看手机!”

    D先生和女儿都很委屈:“我们没有看手机。”

    我为什么会下这样的评判?因为有D先生带着女儿看手机的先例,所以我下意识地下结论,而没有基于时间和环境去观察。

    没有看到他们在做什么,而是全凭自己的想象,这是评论。

    你就喜欢吃糖!

    不准挑食!

    切身实地得去观察,看到什么就说什么,不添加任何的个人情绪,这是观察。

    我看到你今天已经吃过棒棒糖了哦。

    我看到你没有夹过这个菜哦。

    带有主观色彩的“总是”、“从不”、“经常”、“老是”等词语在以下句式中表达的是评论。

    你总是很忙!

    她经常迟到!

    他从不做家务!

    他老是忘东忘西!

    而不带情绪的“每次”、“曾”等词语在以下句式中表达的是观察结果。

    我每次要等他半个小时。

    你曾告诉过我。

    05  /

    不区分观察和评论,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判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我们的表达容易言过其实,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判,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进行反驳。

    因为面对批判,我们会习惯性地防卫,这是常见的心理学现象。

    用心感受,若有人对你说:“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会不会有挫败感,产生“你又有多了不起”心理。

    06  /

    我们为什么更容易对亲近的人使用静态语言?

    面对陌生人的关心,我们道谢,感恩他们的善意,对待父母的问心和问候,却只会脱口而道:“烦死了,天天罗哩叭嗦”;

    面对别人的孩子不听话哭闹,我们会去观察孩子的情绪,找到哭闹的原因,面对自己的孩子哭闹,却只会说:“哭哭,就知道哭”;

    对于陌生人,因为不熟悉,说话做事前都会考虑是不是合适,会不会说话太重。

    对身边最亲的人,反而毫无顾忌。

    一反面,是因为,知道亲近的人,无论自己怎么做,都不会真正的生气;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太过熟悉,了解他的脾性和习惯,在说话做事时,会忍不住带上主观情绪,而忽略去观察真正的事实,凭自己的想象去评论。

    如同,我下意识地认为D先生是带着女儿看手机,而没有去观察他们真正的在做什么。

    而这些不加观察就下的评论正是刺向亲近之人的一把利剑,让他们的心与我们越来越远。

    07  /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带情绪地观察而不评判别人,虽然很难,却并不是不能做到,但要对亲近之人做到,几乎是不可能。

    可以说很多家庭矛盾的产生,其根源都在于,不能客观地观察,而是带有主观情绪地评论。

    面对陌生人的指责,你可能会想,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对?她是不是心情不好?但是面对亲近之人的指责和责难,却会下意识的反驳。

    有一次,邻居向我抱怨她孩子记性不好,教古诗教无数遍都记不到,不是读书的料,我就附和了一句,说:“我家溪妹儿还不是一样。”她就安慰我说:“溪妹儿还小,大点就好了。”

    可是她家孩子,也就比我女儿大了不到一岁呀!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陌生人都不吝表达善于、给与鼓励,而对于亲近之人,却反而不加掩饰的批判。

    如果说随时不带评论地观察别人,是一种智慧,那么能够做到不带评论地观察亲近之人,则是毕生的修炼,因为这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随时提醒自己,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

    而做到这一点,才真正地理解和运用非暴力沟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别把利剑刺向最亲近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ic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