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里的4个小技巧,让“粥”更养人

作者: 少点盐栀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9-30 21:14 被阅读1491次

天气一冷下来,手上就总是凉凉的。想捧一碗热粥,透着光滑细腻的瓷碗,让温度传递到指尖;轻轻靠近,带着米香的热气扑面而来,赶走秋乏带来的疲惫;再喝上一口,身体随着热流落肚而渐渐回暖,薄薄的细汗渗出,心情也随之暖起来了~

印象中许多时候,煮粥总要往里面加些绿豆、粟米。记得从前看《随园食单》,袁子才批评这种烹饪法丢了粥原本的味道,最好的,还是一碗什么都不加,纯粹的白粥。

但即使只是一碗简单的白粥,也不仅是“水和米煮熟”那么简单,袁枚认为“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须要煮得水米融洽,柔腻如一,才能叫做粥。

袁枚与他的《随园食单》

在煮粥这件事上,袁枚还算不上最苛刻的。乾隆三十八年,养生学家曹庭栋写了一本养生随笔《老老恒言》,在书的最后专门写了一卷《粥谱说》,详述喝粥的好处和煮粥的方法,甚至事无巨细到连怎么吃都设计好了。一百多年后,此书被周作人推崇备至,盛赞为“可以作为六十寿礼”的养生小札。

这本养生指导手册,是教人如何煮一碗粥的呢?

择米第一

“米用粳,以香稻为最,晚稻性软,亦可取,早稻次之,陈廪米则欠腻滑矣。”

米要用粳米,香稻最好,晚稻也行,早稻较差,储存太久的陈米欠点儿口感。

我们常吃的米有粳米、籼米二种。《食疗本草》记载,粳米“主益气,止烦止泄”,有补气、治疗心烦和腹泻的功效。粳米外形圆短,质地比较硬而且有韧性,煮后粘性、油性都比较大,煮出来的粥软、稠、绵又不失嚼劲。我们在超市见到的东北米、珍珠米都属于粳米。

而籼米则较细长,黏性低,容易煮成口感很差的米糊,所以大多用来蒸白米饭。一般在市场上的泰国香米等,就是籼米。

择水第二

“井水清冽,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天一真气,浮于水面也。以之煮粥,不假他物,其色天然微绿,味添香美,亦颇异凡。”

清早第一桶井水最佳,用它煮粥,不用放别的东西,颜色天然微绿,香味甜美,很不一样。

我们比古人幸运,取用生活用水已经非常便捷,无需为用雨水还是井水烦恼。在煮粥前,先将米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让米粒充分吸收水分,接着沥水放一小勺食用油拌匀。放油可以使米粒在下锅时充分吸收热量,更容易使米粒煮开花,同时粥也会更绵滑。

煮粥时最佳的水米比例为11:1,即一碗米要用11碗水来熬煮,这样煮出来的粥,不会“见水不见米”或“见米不见水”,达到袁子才“水米融洽”的标准。

火候第三

“煮时先煮水,以杓扬之数十次,候沸数十次,然后下米,使性动荡,则输运捷。煮必瓷罐,勿用铜锡。”

先把水煮开,用勺子搅动让它沸腾十几次,再下米,让整锅东西动起来,熟得就快。煮粥一定得用瓷罐,不要用铜锡厨具。

古人以雨水烹粥,风雅令人羡慕。在下米前先将水烧开,一是为了让水沸腾,达到净化的目的;二是冷水直接烧煮,在加热过程中会破坏米的营养成分。将水烧开后再下米,勺子搅拌过程中,米粒膨胀,渐渐绽开米花,粥油也渐渐浮面,这时候就能闻到淡淡的米香了。

《老老恒言》主张“煮必瓷罐”,因为瓷罐能维持相对恒定的温度,慢慢熬煮中将米的香味完全释放出来,口感更好。如同我们今天喝的砂锅粥,无论是粥的粘稠度还是口感,都比平时用电饭锅煮的要好,更接近《随园食单》中“柔腻如一”的标准。

食候第四

“食宁过热,即致微汗,亦足通利血脉。食时勿以他物侑食,恐不能专收其益,不获已。”

吃的时候宁愿粥稍微热点儿,吃出微汗,有利血脉畅通。不要用其他东西佐餐,否则恐怕就不能完全吸收粥的好处啦。

刚刚煮好的粥,热气腾腾,米香四溢惹人垂涎。这时候当心烫嘴,不要急着下口,等粥放至温热,表皮会凝结一层糊状物,叫做粥油。《随息居饮食谱》:“补液填精,有裨羸老。”粥油口感绵滑,营养丰富,长期食用,可缓解和辅助治疗胃病。

跟着书中的法子一步步熬煮,仿佛还原了小时候在乡下看奶奶熬粥的记忆。粳米是自家种的,浑圆透亮;水是爷爷从山上挑来的山泉水,清凉甘甜。奶奶折断桑枝扔进炉灶,随即飘出阵阵带着香气的暖烟……我尤爱表面那层薄薄的粥油,经常偷偷把家人碗中的也吃掉,奶奶溺爱我,总把面上的粥油都分给我……

一碗简单的白粥,让人还原最本真的状态,在凉凉的秋风里,带来直面寒冬的治愈力量。

小伙伴们,我是少点盐的栀子姑娘~希望把更多关爱和呵护身体的方式方法与你。

如果你喜欢美食,关心健康,少点盐是个不错的选择。

微信公众号:少点盐(shaodianyan91)

想和我继续聊,有什么问题询问我,欢迎加我的个人微信栀子(haolife91)

相关文章

  • 古籍里的4个小技巧,让“粥”更养人

    天气一冷下来,手上就总是凉凉的。想捧一碗热粥,透着光滑细腻的瓷碗,让温度传递到指尖;轻轻靠近,带着米香的热气扑面而...

  • 好好呵护你的胃丨小米红薯粥

    【广东惠州】 小米红薯粥养胃更养人的粥品,也是胃肠医护调理期间最佳辅助食物。 红薯补脾益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益...

  • 最是粥养人

    今天去外面赶着办事,时间有些仓促,没来得及吃饭。 买了一串油炸的黄豆腐,蘸一点辣椒酱,撒一点辣椒面。吃完辣得不行。...

  • 春天男女老少都要吃荠菜

    中午吃荠菜粥荠菜蛋饼!不过这次荠菜饼,没有煎好,差点糊了。 一口荠菜粥,一块荠菜蛋饼,家常饭更养人! 荠菜是春天男...

  • 让家庭更和谐的小技巧

    幸福的家庭千篇一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今天来分享《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几个沟通技巧,让大家更好的去处理好...

  • 2020-01-09

    管理跟执行不一样,切换到管理角色时,眼睛里要能揉下沙子。 培养人的一个小技巧:想办法引导TA,说出你认为TA应该要...

  • 16个实用心理学小技巧,让你和周围的世界友好相处

    风靡国外的16个超实用心理学小技巧,就像生活中的小捷径。会让你和周围的世界,相处的更轻松、更友好。 心理学小技巧能...

  • D005+8组格桑花+《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今天阅读的是本书的第五章,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小技巧,这19个小技巧能让我们的读书之旅更加的充实,愉快,...

  • 一句话科普 | 食物冷知识 「一见」

    一句话科普 | 每天一个烹饪技巧 用砂锅明火煲粥时,可以在砂锅里放两根陶瓷勺。 粥沸腾时,勺子可以打碎米粒,使粥更...

  • 祖先的教导实在是高

    中医古籍对情绪和脏腑有如下记载: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现在看来, 活着伤人, 装死养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古籍里的4个小技巧,让“粥”更养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qr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