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之《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 露露爱文艺 | 来源:发表于2024-04-09 20:12 被阅读0次

郑重申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几天陆续在读美国资深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这本《少有人走的路》。我不是读的单行本,而是整整系列书籍,总共有八本之多!

这套书籍总共有一百多万字,对我来说,也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不过,好在之前有比较多的阅读经验打底,所以,在完成的过程中,也还算比较顺畅。

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再说回本书上来。

这本书,我阅读至此,给我印象最深的感受,就是关于爱的定义。

且看作者,作为从业三十多年的心理医生,是怎样给爱下定义的呢?

科特·派克说,爱是要彼此双方共同成长为独立的且更好的自己。

我深以为然,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的家庭来说,有多少父母打着爱的名义,肆意妄为地侵占伴侣,孩子的心理界限而不自知。

这样的例子,在国外已不罕见,在国内,更是有数不胜数的例子。

回忆我的过往,从小,我就是在母亲并不太有耐心和同理心的养育下,成长起来的。

可能也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体验的是婚姻中“丧偶式”育儿带来的弊端。

因为在我的原生家庭中,父亲这个角色是长期缺位的,这导致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我不善于和异性相处,甚至和异性在一起时,会没有安全感。

所以,我的整个童年,多少还是折射出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

所以,当我读到派克医生的这句话时,我起先对于母亲独自照料我的育儿艰辛十分敬佩,但同时,内心深处的某个隐秘的角落里,也暗暗流动着怨气。

因为在很多关于独立的事情上,我做得是差强人意的,也偶尔让自己感到对自己的失望,甚至是绝望。

我也承认,我小时候,是属于那种比较顺从的小孩,也是大人眼中的乖乖女。

因为从小性格安静,好独处,所以大人们无论说什么评价我的话,我也会照单全收。

在他们眼中,听话和乖巧就意味着是好孩子,而那些飞扬跋扈,甚至有时显得张牙舞爪的人,他们普遍会觉得比较“野”。

可能,我的整个大家族,都是属于比较含蓄的人。虽然也有性格比较开朗的亲人,但基本都属于我眼中的老实人。

话题扯远了,再说回本书让我感同身受的地方。

对于爱,我们很难以自己的判断去下一个定义,但是我从很多例子中,逐渐知道了,爱,它其实是很复杂的概念。

与我们大多数家长口里的爱孩子,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很多人以为爱孩子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然后帮他们去做很多事情。什么都要以孩子为中心,以至于很多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好似自己的人生,就只围绕着孩子和伴侣转。

当然了,就算有心步入职场,去干一番事业,也难免会有所牵绊。

我的整个童年,母亲对我的照顾,无疑是细致入微的,这点我很感激。

但我有个任性的坏毛病,就是很多事情,能拖到最后一分钟去做,就绝不会提前哪怕两分钟去完成。

如果拖延有段位,我想我会是王者段位。

这一点,可能也有些遗传父亲。毕竟我骨子里的性格,还是更像他。

我的慢条斯理,让母亲经常抓狂,所以,她就在我没能尽快完成的时候,索性图个省事,就帮我全做了。

比如,打扫卫生,做饭,洗衣等家务事,也是因为我常年呆在父母身边,所以基本都有赖掉的时候。

因为家里只要我不去做,总会有人去做。

所以,因为没能很好地锻炼自己这些方面的独立能力,导致现如今的我,也常常因为这些琐事做不好,而感到深深自责。

特别是有了孩子之后,本就缺乏耐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带孩子的重任,也大多数交给了婆婆。

我这之所以写下这些过往的经历,也是希望给现在的家庭和以后的育儿教育,带来一点启示作用。

有句老话说得好“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可能也是表达的这个意思。

不过,独立能力的培养,也并不一定仅仅局限于家务事,当然在家务事方面,我比较懒惰。

但在自己喜欢的文字世界里,我可以一口气写文到天明,也足以证明我的痴心和毅力。

所以,老天没有给我一个锻炼自己自理能力的环境和机遇,却给了我在文字海洋中尽情遨游的敏感神经。

所以,正如老子所说,祸福不过是在人的一转念之间。

如果我不是在家务方面过于笨拙,甚至在带孩子方面,也比较大大咧咧。

而我的婆婆公公以及老公,因为其出色的带孩子能力和打理家务方面的能力,让我可没有太多露拙的地方。

家人们性子比较急,不像我总是慢吞吞,所以他们帮我分担了大部分带孩子的重任,这样我反而更有时间安心写文码字。

当然了,现在孩子还小,以后孩子大了,教育的重任,也会逐渐转移到我们的头上来。

老公有时会说,好歹你是本科生,我一个中专生,肯定没你这么多文化知识,以后,孩子大了,辅导作业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我听后,忽然感觉自己身上的胆子,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不过他也随即打趣道,你现阶段,还有时间能够写作,就多写吧,以后可有你操心的事!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按照派克医生的说法,我似乎有理由认为是父母或者家人没有给我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我心生怨气,但其实只不过是看不惯我慢吞吞的做事个性罢了。

当然这里的看不惯不是真的讨厌,而是因为足够了解,所以知道我做事效率低下,索性帮我提高一下效率罢了。

当然了,这也给我在教育后代中,有些启发。

我能做家长,别因为嫌弃孩子做事情慢吞吞,就着急上火地帮他把该做的事情一并给做了。

对于慢性子的人来说,急性子要多些耐心和等待,等他们独自把一件事好好做完,特别要多加鼓励,千万别嫌弃他们太慢,不然后果会适得其反。

而作为慢性子在该快的地方,还是该拿出点急性子的魄力来,别总是搞拖延战术,最后急得急性子们看不下去。

所以,要想互相成长为更好的自己,面对不同的孩子和家人,我们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做事频率,快慢结合,动静相宜。

以前,我也常抱怨急性子的人说话做事像“吃了火药”,但随着年岁渐长,我也明白了他们其实不是想剥夺你的权利,或者故意为之说出那些“狠话”,只不过是性格使然罢了。

我做一个最后的总结,就是:慢性子的人更需要多鼓励,方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在天赋。

而急性子的人,有时候做事容易冲动,不妨也慢一些,特别在家人面前,别太着急上火。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地让对方变得更好,成长为更独立自主,拥有自洽能力的人。

最后,希望与大家共勉之。

相关文章

  •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感悟

    8.37—9.14 35m P122——134,12页 1, 关注的艺术 关注最主要的...

  •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感悟

    【0608】影子拆解Day1 【阅读】纸质书:P3-5 以及序言、前言、目录 电子书:P5-11 P15-20 【...

  • 《少有人走的路》读书感悟

    《少有人走的路》感悟 自律: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 2020-12-08

    读书感悟 认真看完这篇[少有人走的路]拆书稿,领悟到最后一句精髓:少有人走的路虽然很难,但是值得奋斗,虽然人很少,...

  • 少人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

  • 【少有人走的路】之与心灵对话 读书感悟

    1 成长是痛苦的,一个成熟的人一定经历过许许多多的痛苦,没经历过太多痛苦的人一定不会成熟。承受痛苦是走向成熟...

  • 【0329读书感悟】3298-暖阳阳

    【0329读书感悟】3298-暖阳阳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作者:M·斯科特·派克 这本书创建...

  • 少有人走的路感悟

    20170414 少有人走的路 1推迟满足感 2给予不等于爱 3如何处理冲突 : 这本书是一本有关于心智成长成熟的...

  • 《少有人走的路》感悟

    之前在网上读过《少有人走的路》里面的一段话,文字清新温暖,语句简洁有力,感情舒适细腻。更因为书名而念念不忘。 当我...

  • 4.14晨读感悟之少有人走的路

    今天的晨读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推迟满足,给予不等于爱,如何处理冲突 推迟满足让我想到了要事优先 每个人都有精力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感悟之《少有人走的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bf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