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摘;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不可解。
是以圣人长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行走的痕迹;善于言谈的,说的时候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人,在做算数的时候不必借助计算工具;善于守护门户的人,不用门闩也不回让他人轻易打开门户;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索打结,别人也很难解开。
因此,圣人总是善于人尽其才,在圣人眼里没有无用之人;圣人也总是善于物尽其用,所以在他眼中没有无用之物。这时一种承载的大智慧,也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
因此,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之人的老师,而不善之人可以帮助善人自我反省。常人如果不把那些善人当做自己的老师,也不借鉴那些不善人的经验、教训,即使本人非常聪慧,也会变糊涂。这就是精神微妙的道理所在。
老子将“自然无为“扩展到更广泛的生活领域,以“善行““善言““善数”等例子,说明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自然的“道”的规律,那么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最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