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定位为“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结合本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教学,仔细琢磨这一段话,它明确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教”不出来的,只有依托真实的“三个现实世界”才能“炼”出来!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有: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积累发展统计活动的经验。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表示数据的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注重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通过分析数据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课堂上怎样回归现实世界,创新现实世界,探索现实世界显得无比重要,也值得我们好好探究。
1、学生的核心素养“教”不出来,是“炼”出来的,回归“现实世界”。
结合信息化教学媒介,课堂现场统计生日活动,学生喜爱的图书,水果、运动项目等活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积累学生统计活动的经验。从而渗透统计思想与方法。我想这就是最好回归现实世界,就地取材,数学生活化最好的结合。
2、学生需见“树木”,更需见“森林”,创新“现实世界”,
除了单元经历收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中心思想(大观念)定位为一一“数据收集、整理和表达可以反映现实意义”外,其“单元总结性评估作业(大任务)”也是与学生“现实世界”紧密结合,要求开展真实的“蒜苗栽培对比实验”报告会一一明确要求学生要注意实验过程真实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内容要涉及到“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三个学科概念理解,还能为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数据建议。
本单元的“大观念”和“大任务”,学生摸得着,看得见,贴近创新学生的“现实世界”,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这其中既有概念驱动,也有任务驱动;既有“森林”,也有“树木”。
3、使用“真数据”,才有“真思考”“真探究”,探索“现实世界”,
选择教学方式是否合适,唯一的依据就是一一能否引起学生的真思考。过去很多课堂教学是假探究,没有让学生深度学习,没有真的思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栽蒜苗》一课,如果说它是“一堂非常好的课”,核心就是它能紧扣学生的“三个现实世界”,组织学生真实验、真探究,鼓励学生真观察、真思考、真表达。
结合学生的实践活动及统计过程。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课上教师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明确指令。相信学生可以在提炼中收获与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