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辉煌与沧桑都呈现在我面前,它敞开怀抱无所畏惧!
2017年10月7日 星期六 小雨
清华西门
去北京的第二天,我就和弟弟商量着去清华大学。2号那天早上天空灰蒙蒙,阴雨连绵不绝,路上湿漉漉的。我们到了西门才知已进不去,只能等下午一点半再进。
下午吃完饭我们去清华大学西门排队,半条街全是排队等着进清华的情侣、老人、小孩。我们排了一小时才进入安检通道,很多人和我一样被冻得瑟瑟发抖。
进去后沿着围栏走,左边是一条河,由白色的石头砌成的河道围栏边上飘着一排柳叶随风飞舞。
走进校园,一条宽敞的柏油路不见尽头,两旁绿树成荫。我们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才知道这是清华南路。
清华园
再往前走200多米在我的左侧出现一个大门,旁边有两个小门。整个建筑是欧式的风格,白色的雕纹配着灰色的砖墙。中间的大门两边各有两根柱子。大门上方写着“清华园”三个字。最上方一根旗杆上飘扬着五星红旗。大门的前方有四个小花坛。
日晷与日冕草坪
转身进入清华园走一百米左右,我看到很多人围着一个石刻的日晷,上面刻有十二地支,晷底有四面,南面刻着“行胜于言”北面刻着拉丁译文。 在一个梯子岔路口。因为天气比较阴沉,时辰对应看不出。庚申级立向西,“class1920朝东”。这个日晷的底座是被修补过的。
后来我查了资料才知道最初的日晷是银珐琅台铸成。只是后来不知去向,用石刻的来代替。
而上面刻着的“行胜于言”这几个字把它面朝南方也为激励清华学子拼搏向上,不畏艰险。发挥清华一贯的实干精神。
它后面是日冕草坪,是90年代学校民谣的发生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组织在草坪上开批斗会。草坪侵染了无数革命先辈的耻辱。
现在的草坪不容践踏,它所代表的历史意义足以让人铭记。而日晷连其底座在当时被遗弃在乱石堆里。文化大革命后被翻出来,修补后放在上面。
清华学堂与紫荆花
我们一行人往右走几步,到一栋灰白相间的建筑前。它既有西式美感又兼中式典雅。洁白的大门上方写着“清华学堂”四个大字。
清华学堂的前身是游美肄业馆。由清政府设立,向美国输送留学生。因选定清华园为校址,故把学校命名为清华学堂,当初的军机大臣那桐手书题名。现在作为学校研究生教室。
在清华学堂门前左侧墙角处有一棵紫荆花树,树有几株分支。这个季节是看不到花的,只有结的种子和零落的依然翠绿的树叶。
紫荆花是在清华校庆前后开放,它是清华的校花。开时花团锦簇,一团团淡紫色的红云一般。它象征清华学子团结友爱,朝气蓬勃。
同方部
日冕草坪和清华学堂中间隔一条小路。顺着路往前走一点右侧有一栋建筑为同方部。它在清华学堂后面紧挨着,是读书人纪念孔子的地方。每年八月二十七这里便聚集一些读书人。它是清华最早的建筑。
梁启超曾在这里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演讲内容。以此激励清华学子惜时如金,奋发图强,修身养性,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任。后来清华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立为校训,并铸到校徽上。
大礼堂
顺着路再往前走拐个弯向西走50米,右侧是学校大礼堂前。它在日冕草坪的后方。这栋建筑由美国人墨非设计。当时,他们不相信中国的材料,所以用轮船把砖和建筑材料从美国运来,由中国人建造。
它融合了希腊和古罗马的风格,主体为红色,大门立有四根大柱子,分为三扇门窗,由汉白玉砌成。经过岁月的洗礼显得古朴庄重。大礼堂作为清华大学举办庆典的地方。平常播放电影,学生可以自由买票进入。
继续往西走远远看到拐角处一个雕塑。远远看去石头代表的山与弯曲的银色金属相依。清华校友捐赠它并取名为山水。
闻一多先生塑像与闻亭
我们继续往前走,穿过树荫就看到了闻一多先生的塑像。座落在一片绿油油的草木中,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设计,用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
他闲坐在那里,拿着烟斗的右手手肘支在大腿上,左手搭在小腿内侧。他梳着大背头,戴一副眼镜,下巴处留着一把胡子,头扭向左侧似在沉思。背后的黑色石壁上铭刻着:“诗人最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我们没有走近去打扰他。
离石雕不远的高坡处有一座亭子,为纪念闻一多先生在昆明遇害,命名为闻亭。由于雨天路滑我们没再往上走。我们站在闻一多先生的塑像旁向高处望着闻亭,在树叶间隙处只看到一角,古色古香的琉璃瓦。
水木清华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到一片荷塘。水面上飘着密密的草绿色的浮萍,荷花已不见踪影。满池的荷叶迎风摇拽着身姿欢迎我们到来。有些荷叶已经有枯边,但并不影响她的美貌。池塘边上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河对岸的树木这个季节依然郁郁葱葱。
绕着荷塘边上的崎岖石路往前走,来到一座古建筑面前,古典秀雅,屹立在池水一畔。
门前两根朱红色的柱子,柱子上各有一联白底黑字写着:“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是清代侍郎殷兆镛的名联。
正中央的匾额上有康熙帝亲笔题的“水木清华”四字。如此,我便知道我们所经过的荷塘,是水木清华池。它被称为清华园的园中园。
朱自清塑像与自清亭
在荷塘另一畔有一座亭子,远远望去掩映在树荫之下。这座亭子,为纪念朱自清先生把它改名为:“自清亭”在荷塘边上,用汉白玉雕刻的朱自清先生的塑像,他端坐在荷塘边上。
因为隔得太远,我看不清面容。朱自清先生写下《荷塘月色》这篇旷世名作并不是在此处荷塘。同行的志愿者同学也解释不清,在我看来,是因为此处有荷塘,又有亭子,既然把亭子改名为自清亭。那就把先生的塑像也雕刻在此处吧。
工字厅
我们继续沿着荷塘往前走,来到另一座古建筑面前。此处为工字厅,门前的匾额上有:“清华园”三字。此处的“清华园”三字和我们刚进来的大门上面的三字不同。它是咸丰皇帝亲笔题名,匾额中上方还有咸丰皇帝的御印。
它门前,有两座石狮子一公一母,卧坐在石座上。我们看到两座石狮子各有一只脚踩着一个东西。公狮子踩着一个圆球,母狮子脚下是一个小狮子。不细看还真分辨不出。
工字厅门前有一座石桥,石桥一边已经没有围栏。路面湿滑,我们沿着围栏小心翼翼的走过。跨过一方荷塘来到岛上。
荒岛
岛名为荒岛,是近春园遗址。我们刚走过的地方是熙春园,后来才改名为清华园。
近春园曾被八国联军烧杀抢掠过。岛上的景致都是后来所建。这里有牡丹芍药园,是从河南洛阳移栽过来的。这个季节没有艳丽的牡丹花。
穿过一条林荫小道,我看到了吴晗先生的塑像,吴晗先生因发表新编被归为右派关进监狱,后在狱中自杀。文化大革命后为他平反,在此立塑像纪念,塑像前还摆放着鲜花。
再往前走几步,道路旁边是一个从石头堆里翻出来的石窗。雕花精细,依稀能看出以往精美秀丽的样子。前面不远处立着近春园遗址的石碑。
我们左拐一个弯儿往前走,就看到一座亭子名为:“临漪榭”。原来的临漪榭被慈禧太后下令拆除。现在的临漪榭是清华大学后来重修。
在亭子周围的空地上有石桌,石凳,木长椅都是校友捐赠。上面刻着他们的名字。这里是校内师生员工休闲处。
古月堂
我们原路返回,绕着工字厅旁边的一条小道来到古月堂。这里原来是清华园园主的书房。后来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生,这里暂定为女生宿舍。新的女生宿舍静斋落成后,她们都迁入新宿舍。现在的古月堂是清华大学管理机构的办公场所。
古月堂的后面坐落着清华大学电视台。在右侧不远处就是静斋。据说当年杨绛先生就住在此处。钱钟书先生就站在静斋外呼唤杨绛先生,他们是清华校园的一段佳话。
后记
我们走到林荫大道上返回西门。一路上细雨蒙蒙,我不由撑起了伞。直到游完清华园我才感到丝丝凉意,忍不住哆嗦。路旁是一些植物园。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在淋淋细雨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我不禁感慨万千,昔日的皇家园林终于发展成今日的清华大学。它敞开怀抱尽情展示它的辉煌与沧桑。它是全世界最美的大学之一,占地6700多亩,绿化面积达到54%,游人不断,再没有古代宫墙的阻隔。
作为国家的高级学府,它迎来全国各地的学生以及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曾听一位清华学生说我们都是园子里的学生,跟着老师做学问。是啊,教育是国之根本。清华大学里有无数莘莘学子,他们是祖国的未来!
网友评论
命里注定同行却未能
舍不得不爱 巴不得一世
唯愿抱紧眼前人
匆匆一世 深深一吻
就此以后无从爱别人
若只得今晚 可偷偷走近
谁又理得天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