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飞机,手机微信嗡嗡作响,点开来看,原来是我已经迟到的国文课师训群里在分享课堂瞬间。随意点开瞟了几眼,照片里站着一位衣着、相貌都不十分起眼的女性,是给我们师训的老师?还是老师的助教?我没多想,收起手机,询问司机还需要多久时间才能赶到。
走进教室,一个稚嫩的孩子正在讲台上分享课堂感悟。随后,我终于见到了她——我的国文老师。简单的马尾辫,额前散落着随意而不凌乱的刘海,白色内搭配上黑色外衣,衬着一张不施粉黛的脸,似乎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
可她终究是不普通的,那张质朴的笑脸一见就移不开眼睛了。眼里的笑意宛如月光,倾泻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上扬的嘴角咧得大大的,一句句温柔如水的话从中涓涓流出;那种由内而外的从容平和的力量一下子就让我静下心来。
我走到教室后面的座位坐下,分享依然在继续。上午同学们学了什么我不知道,但分享中他们颤抖的声音和眼中的泪花告诉我,接下来老师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再错过了。
可是下午,老师迟到了。 于我而言,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儿,课堂上,我常常是那个晚到的人。可一进教室,老师就十分郑重地给我们鞠了一躬,然后满脸歉意地对我们说:“同学们,对不起,我迟到了。”
我在心里纳闷,这位老师真奇怪,怎么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换我可是会当做什么也没发生,掩饰过去自己的错误。
老师道过歉后,说起了她迟到的故事,说起了她刚刚吃的一碗加了蛋的手擀面。
原来,上午的课结束后,老师太疲惫就先休息而没有吃午饭,特别叮嘱了校长上课前半个小时简单为她准备点吃的就行了。校长请厨房阿姨为老师做手擀面,想加个鸡蛋给老师补充些营养,偏巧厨房里没鸡蛋了,校长只好赶紧出去买鸡蛋。这样一折腾下来,就超出预留时间了。
老师问我们,该怪校长这碗面下得太久了吗?该怪厨房食物储备不够吗?该怪校长去买鸡蛋了吗?我思索了一番,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我们经常做错事后为自己找的开脱的借口吗?
“不!我不仅不应该埋怨他们、责备他们,反倒应该真心地感谢他们。明明可以随便煮个面条就完事,可他们却特地为我做了手擀面;明明就算是碗光头面我也不会说什么,可他们却不辞辛劳去买鸡蛋;明明是我吃饭的点儿自己不吃饭,可他们却愿意加班开火再为我准备一顿。你们说,我怎么能怪他们?我怎么能不感恩他们?”
老师语毕,教室里的我们还陷在沉思里。可随即,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来。我知道,这些掌声是从大家心中爆发出来的。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没有华而不实的长篇大论,老师就用这质朴而真实的感情教会了我们“道歉”和“感恩”。这时,我才稍微理解了一点上午同学们分享时的那种无以言表的感动。
晚上,我们试讲,老师点评。因为下午准备时我的思路理得比较清晰了,所以十多分钟讲下来,我知道自己应该达到老师的要求了。
果然,老师让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说我是目前来说讲得最好的一个。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
当我拿着小本儿准备记录我试讲的不足时,意料外的事发生了。老师很严肃地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大学念的英语专业。”我有些不解地回答。
老师面向大家,继续说:“作为一名国文老师,你们就代表着国文,你们的一言一行就是活生生的国文。而在一堂庄重的国文课上,随口就来的‘OK’、‘NO’,只会告诉大家你的不专业和你对国文的不敬重!我们的文化宝库里有那么多的瑰宝,为什么在课堂上、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更多地引用那些优秀的诗词经典而要参杂其它的语言呢?”
我这才反应过来,课堂上我确实经常脱口而出就是一个英语单词或者一个简短的英语句子,但我从来没想过这会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老师对细节的注重让我惊讶,但当时我多多少少觉得老师有些较真了。
可后来,我再也不敢这么认为了。
我试讲的内容是自编的看图故事:一个小男孩踢球,球踢到树上,把树上的鸟窝踢到了地上。试讲过程中,边讲边画图。
老师说,看我画最后一幕的小男孩时她一颗心悬得高高的,紧张又担心。当看到我最终落笔,那颗心“哐铛”一声摔到地上,就和我那鸟窝一样。
我并没能马上懂得老师的意思。
老师用手轻轻点了点我随意画的小人儿,抬手指向他脸上那上扬的弧度。
原来…唉!真不该!
“小男孩踢球时很开心,当然可以是一张笑脸。可到最后一幕,鸟窝掉在了地上,小男孩跑过来看鸟窝,这时的他还会笑吗?还能笑吗?”
老师严厉的问话让我好生羞愧。原来我口中的对生命的呵护与敬畏真只是流于表面,根本不是由心而发,所以才根本没有注意到这样的细节。
“教国文,学做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国文老师要教会孩子的,不是背多少经典名篇,不是写多少优美文章,而是让孩子们懂得真正的善,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颗真正的慈悲之心!善是人的本能,可现在,我们的心却变得越来越硬。心为什么会变硬?正是因为受了太多的污染。不要让孩子们的心继续受污染了,不能让他们的心再被污染了!”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终于,我开始真正认识我的这位一点也不普通的至情至性的国文老师了。
而第二天晚上的试讲,老师又让我看到了她的至柔至刚。
那晚,一位同学由于时间仓促,没能认真准备好试讲内容,试讲的状态也不够积极。老师强忍住怒火让我们说说各自的看法,但在听到我们隔靴挠痒的观点后,实在忍无可忍,拖着疲惫至极的身躯站上讲台,不顾那位同学是否会有怨恨,痛斥了这堂试讲。
说到愤恨处,老师横眉冷对;说到难过处,老师红了眼眶;说到期待处,老师却又笑得像个孩子。
坐在讲台下的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内心的痛苦,感受到了老师心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大爱,更感受到了老师身上“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愿。
想起老师初见我就说我“纯净”,第二天又夸我“认真”,就像看见了我的那颗迷糊的心、听见了我心里的声音一样。虽然只有两个词,可它们却似乎成了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和一种力量。
我没有见过孔子,心中却觉得我的老师,她就是当代的孔子。周游列国,讲经说学,不管世人是否理解、是否认同和支持,她就像孔子一样,义无反顾,衣带渐宽终不悔,一点一点地聚拢遍布各地的星星之火,带着他们一起,用燎原之势将经典传承。
能遇见她,真好!能成为她的学生,真好!能由她洗礼,真好!真希望你们也能像我一样,拥有这份福报!
![](https://img.haomeiwen.com/i3478890/bf87594db144b1e7.jpg)
师训第一天,老师给我们上课上到夜里11点半。
![](https://img.haomeiwen.com/i3478890/9d4eccc64c06a258.jpg)
师训最后一天,坐在了老师身边,心想:我绝对是上帝最宠爱的孩子,才能有这样的幸运,听老师给我一个人传道解惑。
![](https://img.haomeiwen.com/i3478890/87c35001909587fc.jpg)
喜欢这张照片里,老师那满脸的温柔、满眼的笑意。谁看了能不被感染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