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书读百遍而不厌,一些文读百遍而不倦,是为何也,是因为这些书卷中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传递着正义的力量。又如,一些人涂脂抹粉百般打扮也不觉美,一些人素颜示人无须扮装,骨子里就透着一种令人毋庸置疑的优雅和高贵,是为何也,是因为她们的灵魂有香味。
先说远点的,南宋未期的事。张千载跟文天祥是同乡好友,从小在一起读书,被老师视为双璧。可惜张千载的运气不是很好,当文天祥高中状元、飞黄腾达甚至官至宰相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举人居家务农郁郁不得志。
文天祥知道他的才学,就想拉他一把,推荐他出来做官。但张千载心气很高,始终没有去见文天祥。张千载就这样,一直在家乡种种田读读书,一如既往地在家乡过着安分守己安贫乐道的农耕生活。
一二七八年文天祥率领宋军抗击蒙元,失败后被俘,一路北上押解到大都(今北京)。张千载听说后,立即变卖家产,等文天祥一行路过他的家乡时,就跑去上下打点,请求跟随文天祥一起去大都,照料他的起居。
元军统帅也很敬仰文天祥的为人,也就答应了。于是,一路上,张千载跟随在文天祥左右,天天服侍文天祥。文天祥在病中,张千载给他喂饭,帮他洗漱。像一个忠心的仆人一样,悉心地照料着他童年的同乡好友。
到了大都后,文天祥被关押起来,张千载就在附近找了个房子住下,每天去给文天祥送饭。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些诗文,他也花钱买通关系将它们秘密带了出来,其中就包括那首著名的《正气歌》,在民间广为流传。
张千载倾家荡产,不避寒暑,尽心尽力地服侍了文天祥三年之久,直到文天祥被忽必烈下令处决。此时已身无余财的张千载,动足脑筋想尽了一切办法,硬是将文天祥的尸体从牢狱中运了出来。
张千载没有就此罢休,他还将在俘虏营中自杀殉夫的文夫人欧阳氏的尸体也一起找来,火化后将二人的骨灰带回了老家。后人敬佩文天祥的这位义友,把这种朋友之间的情义称为“生死交情,千载一鹗”(张千载号一鹗)。
再说近点的,文革期间的事。我们的思绪穿越了时光的隧道,转眼来到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中期,史称十年浩劫的文革时期。这又是一个让我们想起来就泪流满面痛彻心扉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市井小人物江小燕。
文革初期,傅雷被打成了右派,经常要接受检查批斗甚至辱骂毒打。傅雷是一个品行高洁的人,受不了这些侮辱,就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在家里上吊自杀,其妻子朱梅馥也上吊自杀,傅雷夫妇的尸体随后被火化。
因为他们的长子傅聪正在英国,次子傅敏也被关进牛棚,再加上当时人人都噤若寒蝉的社会环境,他们的骨灰一直存放在殡仪馆,没人敢去认领。即使是他们的亲朋好友,也都因各种各样的顾虑而踟蹰不前。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再加上傅雷夫妇特殊的身份,如果他们的骨灰得不到认领,很可能会被丢弃荒野。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市井小人物站了出来,把傅雷夫妇俩的骨灰带回了家。
这个人就是江小燕,是上海的一个普通的女工。跟傅雷一家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她读过傅雷的书,心里知道他是一个好人,不忍心让他们的骨灰抛洒荒野,就自报奋勇地冒充他们的干女儿,将他们夫妇俩的骨灰带回了家。
更可贵的是,江小燕不光留存了骨灰,还专门给上级写信,为傅雷夫妇辩护。可想而知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文革结束后,傅雷的长子傅聪返回国内,江小燕这才把留存了十几年的骨灰郑重地交给了傅聪。
此时的傅聪,已是名扬世界的大钢琴家,就问她有什么可以报答她的,江小燕说,给我一张票吧,我想听听你的演出。傅聪说,那天他哭了很久,既为父母的骨灰失而复得,也为江小燕高贵的品行。
许多事情原本跟这些小人物没有多少关系,但他们却出人意料地站了出来。只是因为他们朴实地相信那个人是好人,不应该受到那样的待遇。他们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于人的本性,因此也更纯朴更真实。也因为如此,他们的生命才更有亮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