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救国

作者: 3c呀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12:33 被阅读25次

  被林毓生认为是与鲁迅并称的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放着北大教授不做而去进行乡村建设的儒学家,“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主革命文人。

能与这三者相配的,唯有梁漱溟先生。

梁漱溟先生作为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与同时代的志士仁人一样,为近代中国寻求突破,为民族独立、中华复兴积极探索。然而,与跻身政界的陈独秀不同,与殒命敌手的瞿秋白有异,梁漱溟不赞成通过暴力革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

他认为中国缺乏阶级,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正如鲁迅口中一直所痛斥的“国人麻木”,梁漱溟尖锐地批评近代中国全盘西化所带来的国民愚钝,“未见到何等成功,倒贻给社会许多的病痛”。从1928年起,梁漱溟先后在十几个县进行了长达数年的乡村建设运动。他甚至把他的这种教育方法——“乡治”用到了自己的政治试验上。著书讲学,入世济人,梁漱溟以他自己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把重点落实在社会改造上。“乡治”,就是梁漱溟独有的革命。

“吾辈不出,如苍生何?”在近代这样纷争并起的乱世里,中国知识分子的操守与担当、文人的革命情怀,在梁漱溟先生贞高的品性与独特的行动中,以别样的方式出色地呈现。

抗战爆发后,梁漱溟坚决主张团结抗日,一致对外,提出“一多包容,透明政权”的主张。他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摩擦、挑起“党争”、破坏抗战的行径感到心焚眉燃。为联合中间势力,促进联合抗日,梁先生发起“统一建国同志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3年,梁先生极为不满地指责国民党当局“民有痛痒务掩之,士有气节必摧之”的独裁专制。1946年,梁先生出任民盟秘书长,同其他民主人士一道为争取国内和平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直到新中国成立,他为“乡治”付出“一生心血、全副肝胆”的努力却仍未实现这个宿愿,才“醒悟”到自己走的改良主义道路,行不通。

文人,大抵是避讳流血革命的。一直以来,梁先生“以天下为己任”,以文化教育救国,他可能早已预见了这个过于理想化的“革命”不会实现,但依旧反对着暴力革命,反对着残酷的牺牲。“在梁漱溟身上看到了甘地。”马歇尔如是评道。

中国的文化不仅仅可以救国革命,还能使中国富强,走向世界。梁漱溟先生如此认定,也终生行之。

文/ 籍新筑

相关文章

  • 文化救国

    被林毓生认为是与鲁迅并称的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放着北大教授不做而去进行乡村建设的儒学家...

  • 学界泰斗

    他毕生倡导教育救国,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推动了中国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复兴。后人评价他是新文化运动之父,他通过改变一所...

  • 读思想的声音有感—青年之民族复兴

    这本书没有序,直接切入正文,选择了几个文化大师的演讲口录。 一、胡适篇 1.《学术救国》 我是被第一篇《学术救国》...

  • 科学救国还是哲学救国?

    现实原因:两者救国的形式需要国内的群众基础作为先决或必要条件,救国需要和平环境才能去实践,战争年代使得国内的安全保...

  • 55《读陈鹤琴》2017.06

    “幼教之父”陈鹤琴相信“教育救国”,我也信。 幼教何曾不是救国,过去是,现在亦是。 说救国不是夸大,少年强则中国...

  • 燕园人合(元培商学院):燕园少儿·美育测评与艾拉熊音乐签约仪式盛

    原北大校长蔡元培指出,近代中国人的身上最缺乏的是审美精神,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美育救国”“以美育代宗教”...

  • 一人一生,一部中国近代史

    1. 他学贯中西方文化,是百科全书式文化巨人。他毕生的政治活动,都是贯彻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他是中国精神之父,他...

  • 卡卡写作进阶课作业:他的一生,一部中国近代史---《梁启超传》

    1. 他学贯中西方文化,是百科全书式文化巨人。他毕生的政治活动,都是贯彻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他是中国精神之父,他...

  • 抗战中最硬气的六句话,你最佩服哪一句?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舍家救国,舍身救国,舍妻救国......数不胜数,让人潸然泪下。其中,...

  • 卖身救国

    和亲 在世界史上是很少有的 从古至今 大量出现在中国历史上 昭君出塞让 “泛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成了纸老虎 文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救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psg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