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齐帆齐商学院22年度 年度营第194篇,1082字,共累积283274字数
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热腾腾的火锅永远是成都人的最爱。说到吃火锅必点的东西,有女士在的餐桌上,虾滑要排第一位吧。
成都的美女们对于虾滑情有独钟。那Q弹,滑嫩的口感,咬上一口让人欲罢不能。
正宗的虾滑是用打碎的虾仁混合淀粉、蛋清制作而成,微微透明的质感,依稀能看到虾肉的碎颗粒。
虾滑上菜时特别讲究,装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筒里端上桌,吃前用特制的竹勺将虾滑分成一团团的,放入翻滚的锅中。
有时候为了好看,还会和火龙果一起做成艳红的火龙果虾滑,那视觉和味觉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无论是煮红锅还是白锅,虾滑似乎都能搭配,鲜爽麻辣也好,原味清香也好,它似乎都能拿捏。
再加上它热量不高,哪怕减肥期间也可以吃。也许正是因为这样,虾滑成了成都美女们的大爱。
我其实一开始并不太喜欢虾滑,觉得它太过于细腻和小气,没有两口就吃完了,所以它并不在我的火锅食谱上。
然而朋友们都喜欢,每次去火锅店时,女士们总是此起彼伏地喊着:“虾滑,别忘记来一个虾滑。”嗨,那急迫的样子,似乎把自己的淑女风范给丢在了脑后。
潜移默化的“洗脑”久了,我也习惯成了自然,坐上饭桌以后,面对琳琅满目的菜单,却也忍不住顺口说道:“先来一个虾滑吧。”
咳,如此看来,是不是其实大家本不是很喜欢虾滑,但喊的人多了,大家便又都喜欢起来。
虾滑是近几十年才出现的食物,我估计也应该是外省传来的。传统的火锅以黄喉毛肚一类的为主才是。
第一次吃虾滑时,心中心心念着的是装虾滑的竹筒。看着那竹节分明,翠绿欲滴的真·竹筒,竟然忍不住生出几分想将这竹筒收归己有的邪恶想法。
先生果然是了解我的,偷偷拽了我一把,小声说道:“竹子易干,不保鲜。”
我斜睨先生一眼,再看看在干冰的烟雾缭绕中的竹筒,感觉先生说的正确,便放弃了讨要竹筒的想法。
想来也多亏我没有对商家开口,不然又给别人徒增一个笑话的素材了。
看别人往锅里下虾滑是一种享受,美人执勺,纤纤玉指稍稍一拨动,一个个大小匀称的虾滑团子,便乖乖地滚入了锅中。
锅里汤水翻滚,几个沉浮后,虾滑便浮在了汤面上,可以吃了。
好奇之余自己尝试,却不如想象中操作自然,明明只往里放了一小团,却被后面的肉泥深情款款地拉做了一团。
于是,笨拙的我自然是手忙脚乱,做出来的虾滑也就是大小不一了。
夹虾滑,也是一大挑战,一筷子下去,便淘气地从筷子尖躲开。
筷子不服气,追在后面妄想一筷子命中,却不想又被它从旁边绕了过去。
这个时候,还是得靠勺大哥派上用场,一勺下去,虾滑只能乖乖地落网,被押送到了碗中。
蘸上佐料后,一口下去,香浓的汤汁爆浆而出,美味在味蕾上打转,也是一番享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