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看了部日本影片《告白》,原著作者是凑佳苗。电影依据小说的架构,从纵向横向发展故事,使女老师森口的四岁女儿溺死在游泳池的真相逐渐呈现,并以此推动故事的发展:森口的复仇。整个片子笼罩着一层阴郁的色调,让人感到沉重与压抑。
刨开社会因素、学校层面的诱因,我要讲的是造成学生A与B偏差行为的最为重大的因素——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
学生A是一个成绩优异又聪敏的孩子,妈妈是一个在研究方面很出色的教授,但嫁了一个平凡的丈夫,生下A后因为要照顾孩子做了全职妈妈。她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子,稍有不懂就打骂。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家庭教育模式。家长把自己的理想、希望和事业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从心理上讲,家长并不是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而是当作自己人生的延续,这样的教育方式已经使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获得妈妈的认同。
再后来,丈夫因忍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家庭分崩离析,妈妈重返研究室,爸爸重新组建家庭,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学生A成了一个得不到关心的孩子,在“爱”缺席的情况下长大,敏感、聪明的A就成了一个冷漠又渴望妈妈认同的人,爱的缺乏、性格的冷漠使他漠视生命,最终走向犯罪。
学生B恰恰相反,他是一个个性懦弱、成绩较差的孩子,没有朋友,内心一直渴望着友谊。因为父亲不在本地工作,姐姐不在本地上学,一直由妈妈陪伴长大。这是一个溺爱型的妈妈,她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嘘寒问暖,无微不至,然而这样的照顾和陪伴是孩子的真正需求吗?当老师告知B是杀害女孩的凶手时,妈妈由始至终说的是“可怜的孩子”。这个可怜的孩子指的并不是被害人,而是作为凶手的儿子。
无原则的溺爱与严苛、漠视一样,给孩子带来的没顶的灾难。诚然,一格孩子的成长与心理是否健全,并不单单是家庭的原因,社会、学校、人际关系等等都是推手,影片也不仅仅表现了这一面,在表层的以“复仇、校园推理”为事件序列的叙事结构下,所探讨的深层结构涵盖了更多的意义,在精巧的影片结构中,紧扣住我心的首先是家庭教育所带给孩子的究竟是什么。作为社会结构的分子,家庭承载的教育意义其实极其重要,因此这部影片虽则阴郁、沉重,却是值得在青少年心理问题愈趋严重的当前观看与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