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心情随笔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 马儿快跑___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00:23 被阅读0次

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你去书店逛一圈,就会发现大多数时候那些世界名著被安放在靠近墙角的位置,上面可能还会有灰尘,而在书店门口的黄金展位,摆放的永远是畅销书,这次去可能是明星自传,下次可能是如何搞定老板之类的,反正每次都不一样。

而当你打开手机上的知识付费平台,譬如荔枝微课、千聊等,你好像随时也能看到这些课程:“十堂课教你做一个高情商的人”、“15天学会新媒体写作”、“如何在20天内快速减肥20斤”等,然后你的购物车里可能躺了一堆的课程,你的家里可能也堆满了书。

但看看现在的你,好像并没有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你和领导的关系还是不好;你写文章的水平依然很烂,从没有中过一次稿;你的身材也没有变的更好,你还是那样。

你凭什么认为,上过十堂课,你就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懂一点写作技巧,你就能成为写作达人;知道一点锻炼的小技巧,你就能掉20斤肉。

这本来就不合理,这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举个例子来说,像写作这种东西,它是一个技能,就像骑自行车一样,你不可能因为知道一点骑车的技巧,你就会骑车了吧。你肯定是在技巧的指导下,大量的实践,大量的试错,不断总结,然后学会的呀,就算是会了,也是从刚开始的踉踉跄跄,到最后能够熟练骑车再到成为潜意识的技能,就算多年不骑也能一碰到就会呀。

所以这世界上任何技能的习得,都是有过程的,你之所以听过那么多课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技能没有一点在某一方面超越常人的绝活是因为你太懒啦,你听过一堆写作技巧,可是你却从来没有下笔去写过,或者就算曾经提起笔,却又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然后最后看别人都已经拿稿费了,兴趣爱好的收入都超过本职工作了,你却还是没有去行动,只是一味抱怨自己命不好。

这样的人,命好才怪!

你听过一个道理或者你今天读过一本书,其实他不能就成为你的养分,他只是从你的左耳进去,然后再从右耳出来而已,他并没有流经你的身体,你的血液,成为你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只有那些流经你身体后得出的结论才是可以支撑你人生的道理。

你听过一个道理,跟你在现实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时俩码事。

就如我们从小就听过“这世上从来不缺乏机会,而是缺乏发现机会的眼光”这句话,以前也就是听过而已。

但是直到我因为偶然的因素学习了财报的知识,我才知道我自己曾经错过些什么。

从读大学时我就开始用QQ,后来开始用微信,也就是拿微信来联络联络朋友,发发朋友圈,看看文章什么的,知道QQ和微信都是腾讯公司的产品,知道王者荣耀也是腾讯的产品,这是一家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公司。

可是直到去年我才知道,这些在我们身边发展快速,产品深受大家喜爱的公司就是我们普通人逆袭的机会。

一个公司既然发展的越来越好,那公司市值自然是不断攀升,股票自然也是会一路上涨呀,你除了用他们的产品,你还可以买他们的股票,享受公司发展带来的红利呀。从此你看到身边的人在沉迷微信朋友圈和王者荣耀时,你会觉得你太爱他们了,正是有了这么多忠实的粉丝,你的股票才一路上涨呀,你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满世界的钱在飞,可惜这个钱是被加了黑科技,别人看来是隐形的,只有你透过了表像看到了背后大把金光闪闪的钞票,这种感觉真是会让你爽到爆。

现在你明白「生活中处处是机会,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机会的眼光」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想告诉你,听过俩堂课,看过几本书,旅过几次游,知道点道理,不足以改变你的命运。

改变命运的,从来都是你的行动。

不断践行后总结出来的道理,才是对你的人生有指导意义的道理。

一个道理的正确与否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来支撑,就算那个道理是正确的,你也要去分析别人是在怎样的情境下得出的结论,理由又是什么,这个道理后来是否被得到了验证。

这些确认完了以后,你还要去确认你自己所处的情境和得出那个得出你认为正确的道理的情境是否类似,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哪部分可以直接带入实践,哪部分需要调整。

做到这一步,想必你一定会有新的感悟,得出新的结论,你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就是这样子一个个经过你大脑,走过你的心流后得出的道理,才是改变你一生的道理。

所以,别偷懒,动起来吧。

去探寻那些属于你的道理,你可以过好这一生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dl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