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严肃码匠圈银幕故事简书电影院
如果之前没看过漫威,直接看《复联3》会有什么影响吗

如果之前没看过漫威,直接看《复联3》会有什么影响吗

作者: 江寒园 | 来源:发表于2018-05-23 00:12 被阅读86次

    这样的事情我之前就做过,两年前也是5月份,上映《美国队长3》,之前一部漫威都没看过,除了几部蜘蛛侠,钢铁侠听说过,也还没看,然后几乎就是以这样的白板经验看的《美队3》。

    看完后依然打了四星推荐,因为觉得即使对当时还是路人的我来说,也还算友好的,单这部影片,也足以自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和故事线,而且这样的特效和动作戏,包括故事性都足以值回票价。各个英雄之间也并不是像之前一些压低的评论里所说的,一锅粥乱炖,关羽打秦琼,各人特色都比较鲜明,技能也并不重叠。

    后来回想,第一遍看并没有多么理解美队和钢铁侠之间的路线之争,对两人之间也没有任何偏袒或者任何感情倾注,只是觉得打得好看,机场混战颇为精彩,预告片也是以这个为重点,小蜘蛛帅气的落地姿势很酷,碎碎念也可爱。

    看过后没有立即去补,直到17年才系统补了之前的漫威。《复联2》、《美队3》更是前后看了起码三遍。现在再回头总结,才得出几点认识:

    对漫威电影的考量和评价,我以为最好是以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即要把它放在一个整体序列里去评价,它所处的位置,它自身的地位,以及与前后几部的联系和影响。

    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例,你评价一个“绿”字,不是单评价一个字,评价的时候,要同时考虑整个句子,再扩大一点,理解一个句子,也是要联系前后文及文章背景,综合地考虑,才能尽可能准确。这是纵坐标轴。横坐标轴,则是联系它的可能性选择,即未出现的字,比如“过”、“到”、“吹”,把“绿”字同他们做横向共时性比较。这样在一个网格线中,横纵坐标联系,不是单看它一个字,而是看它背后的结构。

    对漫威电影的评价也是如此,抛开其他,单独评价任何一部,都是不确切,不合适的,最好是要放在一个漫威电影系统里去做通盘考虑,看电影背后的结构,布局,把这一部片子放进总体结构里看它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

    首先,评价漫威电影,最重要的一个考量指标,是人物的历史纵深感。

    何谓“历史纵深”,以小说为例,网络小说,以及金庸所写的大部头武侠小说,古代通俗话本小说,最显要的一个特征,几百万字,写到后半段,自然成就了小说内部的「历史纵深感」。即情节、线索、人物都有了前后比较变化,不自觉会出现今昔对比之意。比如《鹿鼎记》,快结尾时,韦小宝被康熙发现是天地会,要逃跑,躲在草垛中,想,“那日我和阿珂,还有师太和那郑克塽臭小子,也是四个人,都躲进了麦秆堆中。”

    情节蜿蜒变化,物是人非,自然会发出今昔对比之叹。

    而这时间感、历史纵深感往往成为人物成长、变化,使角色丰满立体的一个关键。

    以“钢铁侠”为例,从2008年第一部《钢铁侠》再到《复联3》,一开始是亿万富翁和花花公子的形象,几乎睡遍了12个月的封面女郎,接着一变成为工程师和科技天才,遭受困厄,硬是在一个破山洞里,几天时间造出了铁甲,然后我们发现他原来是麻省理工学院以最高分毕业的高材生。你看这个系列,有不少托尼穿个背心自己干活研发的场景,再到后来的16年《美队3》。

    美队和托尼有一段对话,很能说明两个人的性格,美队指责托尼说,你不是能趴下扛住铁丝网让战友爬过去的人,托尼说,要是我,我会直接剪开铁丝网。对话简短,但鲜明异常。美队是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证队友安全、让团队顺利度过难关的人,而托尼会绕过这个难题,想到另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

    但是其实你看,在这之前的《复联1》,托尼是怎么做的——

    托尼把能量全部加进飞行器,带着导弹飞进虫洞差点出不来了,下来也是电量耗尽差点摔死,你会发现这么一个转变,这时候的他居然是在牺牲自己,舍己为人,这还是《钢铁侠1》里的那个花花公子吗。

    还有《钢铁侠3》里,作战间隙救了小男孩,同时让他继续葆有自己的天真,这个镜头想起来就很暖。

    从08年的《钢铁侠1》到18年的《复联3》,可以说托尼整个过程一直在不断地自我改变。

    在《复联1》这场入侵地球战后,他后期几乎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没日没夜研发铁甲,甚至导致与小辣椒分手。

    托尼有很多缺点,他会酗酒,也会自暴自弃,他有自己的焦虑,也曾一度想要逃避,托尼是整个漫威电影谱系里,血肉最丰满的,主编们倾注精力最多,用力最深的一个角色形象。直到《复联3》,他的光辉达到顶点。

    《复联3》里的托尼,是我们普通人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科技世界里,单凭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锤神当然是MVP,但是托尼·斯塔克虽败犹荣。

    再有,《美队3》里的两个路线斗争,让托尼发生转变,认可联合国条约,接受政府指令的不仅是在过道里与那个妇人的一场遭遇,那个妇人的儿子在《复联2》里的索科维亚之战里,被意外波及死亡。这仅是这部电影里给的一个Push,一个推动力,但是因循到过去,你会发现托尼是一个善于自我反思,也愿意为自己行动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负责的人,他是一个理性的人,绝对的放任并不产生绝对的自由,自由产生于相对的压力之中,正如空闲也产生于自律之中,相反相成。

    复仇者联盟绝对的行动自由也许反而会导致更为糟糕的后果,所以回顾这个电影系列对托尼的性格塑造,他选择接受这个条约是一个必然。

    而美队及其所代表的,从之前的两部,整个系列来,我们也可以推断出他的选择,他是一个信任朋友,信任团队,更甚于信任集体和国家的人。所以一直救巴基,所以他不加入联合国的“索科维亚协议”,不接受政府掌控,别看叫美国队长,其实相信个人更甚于集体。

    而到《复联2》,遇到红女巫被蛊惑心智,雷神美队托尼他们各自陷入自己的心魔之中,过去历史之中,这是漫威对自己作品历史回顾,以及IP上的互文。

    以福斯特对小说人物的区别和比较,他们已经成为立体丰满有深度的“圆形人物”,而非作为导演提线木偶的“扁形人物”。也就是说,到这种程度,角色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性格,其后的一些选择,即使是作者也不能瞎编乱造,这些人物有了各自的历史纵深感,有自己的历史、性格、情感归属,越到后期作者改动的余地就越小,作者只能如托尔斯泰一样,偷偷跟在人物背后看他们的行动然后记录下来。

    第二点,是作品序列的情节、人物变化的前后承接关系,粉丝心领神会的伏笔与呼应,彩蛋文化。

    作品序列,电影谱系,或者一般的说法,叫做电影宇宙,漫威电影宇宙。整个作品序列自成一体,是作为一个动态结构而存在的。

    再以《美队3》为例,因为联合国协议,以及巴基的关系,美队与托尼从此决裂,整个《复联3》,美队和托尼没说过一句话,没出现在同一个镜头里。托尼还在犹豫,他们还没有和好。

    如果没看过之前几部,也不会理解,托尼跟美队打过之后,让美队放下盾牌,说这是我爸做的(托尼说这句话的时候好可怜,就像小孩子受了欺负要拿回自己的东西不跟你玩了)。

    这是电影谱系的存在点,漫威电影的历史关照。到《复联3》,美队确实再也没拿那个圆形盾牌,而且如果你留意美队的服饰形象,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他不再穿那种代表美国集体的战服,而是换成了深色战服,胸前也不再印有派大星。因为《美队3》里的联合国条约(索科维亚协议),美队不服从,所以成为流亡人员,从此不再代表美国,仅为个体而作战。

    所以你会注意到,整个作品序列都是互有前后承接关系的。这个还可以列举很多,谈到蜘蛛侠,你就能提起对应的那句著名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钢铁侠、蜘蛛侠、美队、雷神都各有单人作品序列,甚至也包括洛基,虽然是作为配角,他前后的形象也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从一开始的大反派到最后混成了一个谐星,与父亲哥哥的关系也在变化,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各个英雄的成长,千头万绪,以及情节的前后因果,这些都要考虑到,所以评价一部漫威电影,是要放到作品序列里,整个电影宇宙这个动态“结构”里,做考量的。

    所以现在看漫威,门槛确实也越来越高,这是不可否认的,同一部漫威电影,一个路人看和一个粉丝看效果是不一样的,路人看的只是特效和动作戏,不会理解一个角色的成长历程,心理挣扎,人物间的历史关系(美队和托尼曾有的冷战和决裂),以及伏笔的呼应。一些没有刻意架设的伏笔,彩蛋,但是放在整个作品序列里会自行呼应,粉丝看到也都会心领神会,甚至能发现导演组的细微用心,这些都是埋藏在电影作品里的小秘密。

    再说第三点,就是情感投入。

    钢铁侠、美国队长、蜘蛛侠、雷神他们经过自身的系列成长,已经自成为一个有生命力有意识的形象了。“十年布局”的海报口号不是白做的,如果之前没看过漫威,你看的只是单独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你看的这场战役,只是他们人生中一个横截面。

    而粉丝看的是角色数十年的成长历程,历史过往、情节蜿蜒,线索呼应,彼此构成一个联动的态势,以及他们十年的青春,18部电影的感情投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之前没看过漫威,直接看《复联3》会有什么影响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dl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