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蒋勋对话(五)

作者: 牛犁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15:10 被阅读78次

    台湾作家蒋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写作,他在绘画和美学方面都颇有建树。他的《孤独六讲》是我最喜欢读的作品之一。现在我尝试用与他对话的方式,把他的作品和思想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能重新认识孤独和孤独给予我们的能量。

    我:昨天听你讲解思维孤独,感到茅塞顿开。不知道今天先生想讲点什么?

    蒋勋:今天想着重和大家聊聊<伦理孤独>。

    我认为,伦理是最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据我观察,也是困扰社会的一个议题。

    就文字学上来解释,伦理是一种分类,一种合理的分类。我们把一个人定位在性别、年龄或者不同的族群中,便开始有了伦理上的归类。父亲、母亲、丈夫和妻子,都是伦理归类。甚至男或女,都是一种伦理归类。

    当归类是不合理性的时候,我们会用一个词叫做“乱伦”。这个词在媒体或者一般阐述道德概念上常会用得到。

    其实道德是个预设的范围。

    乱伦就是将既有的人际关系分类重新调整,背叛原来的分类原则,甚至对原来的分类原则产生怀疑后,而提出新的分类方式。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古埃及文明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在其中一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法老王的皇室采取分类通婚。在人类学上称为“血缘内婚”,也就是为了确保皇室血缘的纯粹,皇室贵族不可以与其他家族的人通婚。

    从人类学的角度理解所谓的“伦理”和“乱伦”,其实是一直在适应不同时代对道德的看法。在“血缘内婚”时代,法老王娶他的妹妹为妻,或是父亲娶女儿为妻,是正常的。如果娶的是一个血缘不同,其他家族的人,那才叫乱伦。

    中国古代,君臣伦理是第一伦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合不合理。如果从这个角度讲,我们都乱伦了,都背判了君臣之伦。

    五伦之中,最难以撼动的是父子之伦。“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是说在所有善行中,第一要做到的就是孝,而所有罪恶中以情欲最为严重。

    我们谈乱伦,其实里面有很多议题。我记得年少时,读到哪吒把肉身还给父母,最后找了与父母不相干的东西作为肉体的寄托,隐约感到那正是我当时最想做的背叛,我不希望有血缘,血缘是我巨大的负担和束缚。

    我:你在书中说的伦理分类像公式是怎样回事?

    蒋勋:在我的小说《因为孤独的缘故》里,有很多背叛伦理的故事。在<热死鹦鹉>中,医学系的男学生爱上光头的男老师;在<救生员的最后一个夏天>里,读建筑的大学生回到家里,爸爸对他说,他要和他的男朋友去荷兰结婚了。这些都不是我们的伦理所能理解的事,可是正是因为这些可能只占百分之零点几的冰山一角,才让我们看见,原有的伦理分类是不够的。

    原来的任何一种伦理分类,就像一道公式。许多人其实生活在公式之外,可是因为这是“公认”的公式,没人敢去置疑它,所以许多看起来没有问题的伦理,都有很大的问题。

    在<救生员的最后一个夏天>中,那个大学生的父亲有妻子有儿子,完全符合伦理,可是他却引爆了一个颠覆伦理的炸弹,他要建立的新伦理是一个一直存在,却不容易被发现的事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可能是我们的亲人或朋友,可你不一定会发现,因为这个伦理被社会一般伦理这个最大公约数所掩盖了。

    我:最后一个问题,你说的“不要把伦理当作倚赖”怎样理解?

    蒋勋:上千年的大团圆的文化的确会带给人一种感动,可是伦理并不总是那么美好,任何伦理都是有缺陷的。既使我们与最亲密的人拥抱在一起,我们还是孤独的,因为再绵密的人际网络也无法将人与人合为一体。就像柏拉图的寓言说的,人是被劈开的两半,去寻找另一半,还总是找错。大团圆文化只是让我们暂时陶醉一下,可是只要你清醒,你就知道个体的孤独不可能被他者所代替。但是,不要误会这就没有爱了。而是在个体独立的状态下,你的爱才会更成熟,不会是陶醉,也不会是依赖。

    成熟的爱是依靠不是依赖。依靠是在你偶尔疲倦时可以靠一下,休息一下,倚赖则是赖着不走了。我们常常把伦理当作倚赖,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都是。我看到许多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宠爱,有人觉得这样很幸福。我却觉得这样很可怕。因为等孩子长大后,这些人反过来会倚赖他,那会是多沉重!

    当我们可以从健全的个体出发,倚靠不变成倚赖,倚靠也不会变成一种常态。因为自己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爱人对朋友都会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喜悦,而不是盲目的沉醉。

    这样所构建出来的伦理也许会更健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蒋勋对话(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ku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