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人说专题精选简书电影院影视明星
徐枫丨当得侠女,拿过影后,嫁给债主,撑起汤臣

徐枫丨当得侠女,拿过影后,嫁给债主,撑起汤臣

作者: 柏轻舟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00:47 被阅读623次

原创

每次看到这张合影,都会觉得感慨万千。

才华横溢的陈导,风华绝代的哥哥,还有慧眼识人、一手促成《霸王别姬》的徐枫。

历来各大华语电影、电视节的各类奖项,都多多少少会引起争论,演技问题、咖位问题,甚至上升到国籍问题,很多帖子里,粉粉、黑黑根本分不清楚。

但有一个奖,从无黑幕、无人质疑,那就是:

终身成就奖。

今天要写的,就是几天前刚刚结束的,第五十四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徐枫的传奇。

一、一代侠女,两届影后

1950年,徐枫出生在台北,5岁时,她失去了父亲,之后,母亲改嫁到一个同样经济窘迫的家庭。

高中还没毕业的徐枫,就不得不去承担一个成年人的责任:挣钱养家。

为确保能找到一份工作,她同时应征了两个工作:工厂女工和电影演员。

试镜的那天,一共只看过三部电影的徐枫,要面对一千多人只选12人的竞争,她穿着土气的白裤子、蓝白横条T恤来面试,导演给出了一个题目:

面对心爱男人与别的女人的结婚照。

不懂演戏的徐枫,看着照片,想起自己的艰难身世,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

一旁的导演以为她是在表演,直喊“zoom,zoom!”,并要摄影师锁定眼睛特写。

这不是表演的表演,尤其是那双眼睛,打动了导演,徐枫最终被以高分录取。

一个星期后,她也收到了工厂的录用通知。

“幸亏是一个星期后才收到,否则,我一生的命运将要重写。”

若真是这样,恐怕香港、台湾和大陆的电影历史,也都要改写。

决定录用徐枫的这位导演名叫胡金铨。

是中国第一位靠武侠电影在国际影坛扬名立万的导演,78年被英国《国际电影指南》评选为“世界五大导演”之一。

除了徐枫,他还有另外一个女弟子,叫许鞍华。

从16岁开始,整整15年,我在武侠世界、电影社会中成长,“忠孝仁义、侠义恩仇”这些传统的道德观,深入我的骨髓。——徐枫

她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创下票房佳绩的《龙门客栈》,不过当时的徐枫只是这部电影里一个小角色,真正的女主角是另一位侠女,——上官灵凤。

徐枫说当时自己很怕摄影机,所以总是躲着。

在片场除了演戏,他们这些新人还要担待其他工作,像徐枫,就要负责人工制造烟雾。

后来的《侠女》,胡金铨将徐枫带到了戛纳。

徐枫坦言,那次戛纳之行打开了她的视野,让她对于电影有了一种国际观。

那时我才知,原来拍一部电影,可以得到那么大的尊重。

所以我才会成为制片人,才会有后来的《滚滚红尘》、《霸王别姬》。

我成立了电影公司,在里面挂一个世界地图,我说要在全世界的电影院上映我们的电影,人家都是当一个笑话在听。

——徐枫

乔宏、徐枫、胡金铨在戛纳电影节

1976年,徐枫达到个人演艺生涯的第一个高峰。

凭借在《刺客》一片中的出色表演,她获得了第十三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之后,她又接连主演了《八百壮士》、《血连环》、《侠士、镖客、杀手》等一系列影片。

1979年,她和归亚蕾等人主演了陈耀圻执导的历史题材的传奇影片《源》。

据说该片的完整版本长达3小时30分,但发行时却删剪为2小时10分,因此显得有不少场面交代不清。

但尽管如此,徐枫饰演的主人公吴霖芳,却为她赢得了一片喝彩声,并为她赢得了第十七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

二、恩师胡金铨

谈及胡金铨,徐枫首先视之为提拔入门的恩师。

在剧组里,胡金铨从语言、礼仪、表演等各方面从头教起,“胡导演教我们纠正国语,教我们吃西餐,教我们基本的跳舞,还有教我们怎么样演戏。都是从头一点点教起,比如说,‘你看机器对着你,表示机器里面就会有你’。”

后来就是磨练她们的表演,

“《侠女》有一场戏是男主角的妈妈生病了,我帮忙照顾,要帮她盖被。胡导演就会讲,你怎么那么假,你根本不是真的。我就不懂什么意思。胡导演说,你根本不入戏。那时候因为太小,我才17岁。他说,徐枫,很简单,你作为一个演员,你不可以去演,你要认为你就是这个角色,心里面有戏,眼睛就会有戏,观众就可以从你的眼睛里面看出感情来。所以,很多人讲,徐枫演武侠片不是会武功,是因为眼睛里面有武功。”

在徐枫的记忆中,胡金铨几乎骂过每一位演员,只有白鹰从没被骂过。

“他会骂人,骂人就一个字:笨。《侠女》里演瞎子的白鹰,很聪明。我很奇怪白鹰怎么总是不被骂。我留心观察,发现胡导说‘来,试一遍’,然后他每次都做到100分。后来,我也试一遍就做到最好,被骂果然越来越少了。胡导从来不当面夸我们,但是我听到人说,他真的有跟人家说‘徐枫真的生得七窍玲珑心,耳听八方’。”

但是,徐枫发现,不管她做到了什么成就,在胡金铨眼里,她永远是那个16岁的小女孩。

“我记得,我已经在当电影公司老板,已经拿了金棕榈奖,觉得很久没有人拍武侠片,就和胡导演说我们来拍一部。

我找来徐克做制片人、程晓东做武术指导。他们就拍了,是《笑傲江湖》。”

“大概拍了三分之一的时候,胡导演、徐克就闹翻了。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根本不敢问他。

这件事结束以后,我也想清楚了,我跟胡导演不能合作。

我跟别人做制片人不一样,我一定要跟导演谈很久,我们的理想、目标都要一致。

比如说我拍《霸王别姬》,因为我买了李碧华的小说,我找陈凯歌,跟他说一定要张国荣来演,那时候他根本不知道张国荣,我就给他看张国荣的相片、杂志、影片。”

“当时我说一定要巩俐来演,他说不要,我说你跟巩俐的火花一定会很大,跟她合作火花会很大。

然后他希望用张丰毅,我是没有固定的人选,可是我觉得张丰毅老是演痞子这样子的,他后来跟我说,徐枫你觉得霸王这个人应该怎么样?我说你想想看,一个男人、一个女人都这么爱这个霸王,他一出场观众都要被他镇住。

他说霸王这个角色应该是台上是霸王,台下是吃喝嫖赌样样都来,我说那就张丰毅。

因为人有时候会一下子塞住,但是他一说就对了。”

“在我这,电影是聊出来的。

因为在他眼里,我永远都是那个16岁的小徒弟。他会觉的,徐枫你根本不懂电影,你的电影都是我给你的。他没有想到我已经长大了,就算我得了金棕榈,他也觉得我是一个小孩子。

那么,我就当一辈子的小徒弟就好了,乖乖的,你也不要啰里啰唆。”

——徐枫

三、知己,也是爱人

大概因为出演了太多武侠电影,徐枫也有了不少江湖人的豪气。

她按母亲的遗愿,嫁给了不爱的人,对方用她名字做生意,欠下巨债跑路,徐枫就拍片还这个债。

她后来的先生汤君年,也是当时的债主之一,还是那个最大的债主。

他追债而来时,徐枫颇具豪情地告诉他,“我每天在拍片存钱还债,你追得太紧抓我去坐牢的话,大家都没好处,你的债我一定会还,但你要给我时间,我说得出做得到,请你相信我。”

汤君年三十几岁还未结婚,一看此女有勇有谋、有担当有魄力,有颜值有气质,当即动了心,就开始追求她。

虽然汤君年是非常内向的人,也不喜欢到拍戏的现场,可是却会送徐枫去很远的片场,戏拍完之后,又去接徐枫。

可以说,为了追求徐枫,当年的汤君年,做了很多不符合他个性的事。

他出生在一个很传统的家庭,他们家是绝对不可能同意他娶一个电影明星,更不要说还是个离过婚的女人。

可是当年的汤君年,非徐枫不娶。

“童年,我是看着继父的脸色长大的,如果说在饭桌上我想夹菜,我一定会在意看他的表情。”

“从小养成的习惯,我会为周围所有的人着想,我很懂得怎么爱别人,可周围朋友说,徐枫,你最大的缺点是不爱自己。是,我总是为周围所有的人操心,而不会操我自己的心。因为从小,我就不知道如何去爱自己。我不懂得如何为自己。你说我会想拿什么去犒劳自己?从来没有过,我不知道。”

“我犹豫过,可汤先生的追求攻势深深让我感动,无法抵挡。当时公婆并不同意他娶一个演员,他很坚持。我的公婆日后告诉我,如果当时他们不同意汤先生的婚姻,那么他们就会失去一个儿子。”

“汤先生不是一个善于表达感情的人。我曾经问他,你这辈子最重要的是什么?他想都没想,说然是你啦。”

——徐枫

其实汤君年很早就认识徐枫,有人问他为什么隔了这么久才追她,他说,以前绝对不相信一个女人会在离婚之后,拿钱给前夫还债。

他不相信女人有这份义气,而徐枫这样做了。

他觉得徐枫是不一般的、特别的,特别值得珍惜的……

四、有关汤臣

汤君年是上海浦东南汇人,自小随父离沪,定居香港。

1970年,时年22岁的汤君年只身赴台创业,主营以进口窗帘布为主的“汤臣窗帘布”公司。

他靠着一台摩托车,穿梭在台北市迪化街的各大布庄,利用当时刚普及的电视大做广告,很快,汤臣窗帘布便拥有3000多家经销商、一年5亿台币产值。

80年代初,汤君年将公司改制为汤臣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房产开发项目。

徐枫说,汤君年对事业的责任心很强,甚至大于对家庭的,“那个时候,我们在香港已经有五家上市公司,生活已十分优裕。但他还是一直在寻找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机会。”

90年代初,汤君年受邀(zf)来到浦东,在上海住了一个月后,他决定投资浦东。

徐枫还记得,当时有一次和汤君年去大卖场,500元买了很多很多东西。

她跟汤君年说,“其实我们只要两栋房子,一栋自住,一栋收租,这样就很好。”

汤君年当年的投资意识令她不解,当时的浦东,不要说外商,就是上海人也不愿去开发,为什么要去这样一块土地冒险?

但汤君年的考虑是,相比浦西,浦东虽然芦苇丛生,却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得很漂亮。

之后,他卖掉了在深圳、广州等地的资产,全部投入到浦东的开发当中,成为“浦东开放第一人”。

今天回头看这段经历,大家会觉得汤臣当年的决定有先见之明,但却无法了解当年的困境和风险。

就像在汤臣洲际酒店盖好以后,汤先生和我就住在那边,当时汤臣金融中心的办公大楼也刚盖好,那时我上班前的9点钟,从窗口往下看,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我心都凉到谷底。

那时我只在想,浦东什么时候才可以有人?

——徐枫

雪上加霜的是,1995年内地房地产市场进行过一轮调控。

就像现在的宏调,很多规定,它不准你的,大家都没办法。不准你房屋贷款,不准你借钱给发展商,当地政府也是没办法,想帮你也不行。

1995年的时候,真的很困难,差点撑不下去了,那时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把我们在香港的三家上市公司卖掉,然后把香港最好地点的办公楼资产也卖掉,全部用来救上海的项目。

——徐枫

直到2000年以后,汤臣在上海的投资进入正轨,被誉为是“浦东第一地主”,旗下产业包括了汤臣高尔夫别墅、汤臣高尔夫球场、汤臣豪园、汤臣金融大厦、汤臣商务中心和新亚汤臣洲际酒店等。

2002年,汤臣进入上海二十周年,徐枫算过一笔账。

自1992年,他们在浦东投入了十几亿美元,如果当年把这笔钱买汇丰的股票,汤家的资产,可能会比比尔·盖茨更多。

算这笔账不是说我后悔在浦东的投资,而是告诉你,汤先生不是商人,是企业家。

——徐枫

五、转型幕后

嫁给汤君年后,徐枫也就主动放弃了电影事业。

徐枫进了汤君年新开的百货公司去管图章,可结果她却发现自己连一个会计都不如。

不久,汤先生哄太太高兴,给了她一笔钱,400万,说那笔钱可以买珠宝,可以买房子、可以投资做任何事。

徐枫无数次地在他面前嚷嚷过,“投资电影的人都是浪费钱的傻子”,可一拿到钱,出于本能反应,她就想投资拍片。

她知道,她这一辈子都不可能离开电影。

当即,徐枫成立了“汤臣电影事业有限公司”,她的资本,也就此在两岸三地的电影界开始流转。

变成制片人的徐枫,依然保持了侠女风范。

当时林青霞想和秦汉演三毛编剧的《滚滚红尘》,但没有人愿意投资,打电话给徐枫,徐枫一看剧本很喜欢,立马就投了。

这部电影也成为了青霞姐姐唯一一座金马影后,并共斩获八项金马奖。

更不用说后来的《霸王别姬》,至今为止这部电影,都是戛纳历史上唯一的华语片金棕榈。

启用哥哥和巩俐,都是徐枫力挺的结果。

这里还有一个小八卦,当时徐枫也试图给巩俐和摩纳哥亲王做媒,只不过这个红线还没牵上,巩俐自己悄悄嫁人了。

之后,她又投资拍摄了《风月》、《美丽上海》等。

为了褒奖她的电影成就,戛纳影展于1998年颁发了“最杰出制片人奖”给徐枫。

电影投资事业的成功,让徐枫拥有了新的人生。

当初汤君年给太太那400万是让她随便花,没想到,会成了她的创业基金,更加没想到,她在此期间表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和经营才华。

于是,开始动员她,将精力更多地转移到经营汤臣的事业上。

起初,徐枫对这个建议不太有兴趣。

因为她坚持认为,电影才是永恒的事业,值得一生去付出。

但汤先生并不放弃,继续说服,“建筑也是永恒的事业,而且,电影拍完后很多年,才会被重新放一下,建筑却每一秒都存在在那里,可以存在几百年。”

这是他打动徐枫的关键。

六、撑起汤臣

1995年,拍摄完《风月》之后,为电影事业操劳的徐枫,染上了重病。

患病期间,徐枫因为病痛的缘故,脾气不好,她的丈夫一直陪在她的身边,给她鼓励和安慰。

2004年,在拍摄《美丽上海》期间,年仅56岁的汤君年,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

这次史无前例的打击,让徐枫陷入了长久地悲痛。

“人走万事空”的悲观情绪,笼罩了她整整两年。

一些眼见徐枫憔悴的人,甚至传出话,“不到半年,徐枫就会随汤先生而去。”

到欧洲去了一趟,看到很多大艺术家的作品。就想到,人也都是要离开世界的,但人生的意义并不只在于活着,比如那些艺术家的作品跨越百年还在。

我想,汤先生也是希望我把汤臣更好地发展下去。

2006年年底,基本走出了阴霾的徐枫,出任了汤臣集团已空缺两年之久的董事局主席,并继续兼任董事总经理。

她和汤君年有两个儿子,长子汤子嘉,幼子汤珈铖。

汤珈铖曾是顶级豪门阔少中的颜值担当,被称为最帅富二代,是早在王思聪之前的国民老公。

撩过他的女明星很多,他也有过几个女友,但至今未婚,择偶对象是,“像母亲一样美丽大方”。

拥有这样的儿子,仅仅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徐枫也满足了。

七、结语

2017年11月25日,金马奖终身成就奖颁给了六十七岁的徐枫,两个儿子都贴心现身。

颁奖嘉宾是金马奖主席张艾嘉:

“四十多年来,她一直享受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侠女。背负一个美名很困难的,她做到了。侠女冷艳无情,但现实中她很热情。她是个好演员,是个非常有眼光的制片人。《山中传奇》修复版来自她慷慨的捐助。”

现场画面还放了《霸王别姬》,突出她作为制片人,对华语电影的帮助。

徐枫表示:

“首先感谢金马奖对我的肯定,这也督促我应该早点复出制作电影,才是对金马奖最好的报答。”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胡金铨导演。16岁考入电影圈,都是他的教导,没有他就没今天的我。没有他的《侠女》带我去戛纳,就没有我的国际视野。半个世纪以来,电影流进我的血液,和我不可分割,这个奖对我而言,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

关于电影,徐枫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人会死的,但电影不会。

她的电影生涯,经历了两岸三地的好时代、坏时代,她个人的好时代、坏时代。

而后,留下了一张面容,一个名字,一段传说——

当演员,获得了两届金马奖的影后,和终身成就奖,被称为“永远的侠女”。

从商后,从台湾到香港、从香港到上海,从中国到世界,她不断挑战个人意志,与智慧的更高境界,也不断刷新着人生。

嫁老公,嫁给了痴情专一的大富豪。

生孩子,两个儿子都以“妈妈”为荣。

荧幕内外,她都很少缠绵而温柔,只知独立、自主、有力量。

不枉此生,不过如此。

柏轻舟美人志系列之徐枫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徐枫丨当得侠女,拿过影后,嫁给债主,撑起汤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rxq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