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流,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本诗写就时间:诗人游历吴越时的一个秋日。诗人于开元十五年游历一次,于开元十七年-开元二十一年之间再次游历一次。
襄水:汉水流经襄阳境内的一段。曲:江水转弯处。
迷津:《论语·微子》的典故。孔子使子路问津(津即渡口)。长沮、桀溺是隐者。孔子入世,以仁教化天下。子路问津,长沮、桀溺不说津的所在,反讥讽孔子。孔子听了子路的转述后感叹:“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飞鸟走兽是不可同处的,我不跟世上的人打交导,我跟谁打交导呢?如果天下有道世风纯良,我也不用到处教化了。
北风萧萧,落叶纷纷,大雁阵阵向南飞,浦阳江水清洌寒气彻骨。如有一盆碳火,再温一壶桑落酒,插几枝黄菊,岂非快活散神仙。家旁缓缓流淌的襄水,曲曲折折流转了几多日月。魂牵梦绕我的家乡在何方?抬头望,只见高挂楚地的层云,把我和家乡遥遥隔绝。
潜心修学,游历四方,然后告别父母亲人远离故土家乡,去到京畿繁华地,满眼生疏,无一人相语,为的是一日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叩开多少扇朱门,呈上多少首诗文,日月一天天流去,也只能坐观垂钓者,徙有羡鱼情。独在异乡,每逢佳节,思念的泪流得能连到九曲襄水,何时能回到阔别经年的家?遥望天边,似乎接我回乡的一片帆正张在云端。
渡口在哪里?是渡我入世,是渡我隐居?江水迷茫海一样宽广,路漫漫去往何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