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裘拂袖——悬肘第五证

作者: 不熟的果实最好 | 来源:发表于2020-03-29 12:52 被阅读0次

偶然翻开一本清代书家梁巘(巘音演,指山顶)的《评书帖》,开篇就讲执笔,引人入胜。收录一曲《执笔歌》后,言归正传则从董思翁传执笔法开始。

梁巘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名书家,字闻山,号松斋,安徽亳州人。他与清四家里的钱塘梁同书并称南北,有双壁的美誉,这在清代书法最为鼎盛的乾隆朝堪为荣耀。

梁松斋的书论集中在他的《承晋斋积闻录》里,包括《古今法书论》、《名人书法论》等八篇,其中的《执笔论》和文首提到的《评书帖》十分接近。但整套《承晋斋积闻录》只找到民国手抄本,其书法毕竟无法和清代的佳本媲美,潦草抄录时也恐有遗漏。

只是这本是梁松斋先生的合集,讨论执笔问题至少可以和《评书帖》相对照。

此外,网上还能找到梁松斋讲执笔法的核心字句,出现在一篇叫“书法秘诀”的长文里,但没有明确的作者。其内容应是从梁文抄去的,这一段且看原文。

1、梁巘在《评书帖》这样讲执笔法:

“董公其昌传执笔法于其邑沈公荃,荃传王公鸿绪,绪传张公照,照传何公国宗,国宗传白下(指金陵)梅君釴(音义),予学书三十年后始缘釴得其传。

先是张公秘其法不授人,一日同何公坐狱中。何公叩至再三乃告,仍属勿洩。出狱何公徧(同遍)语人,梅君因得之。

及张公总裁某馆,梅君誊录馆中。见公作书,著狐裘,袖拂几上。公曰:“观吾袖拂儿乎?肘实悬而动也!”梅君归告予,予学书复十余年,觉有得。”

这一段的意思是,董其昌把执笔法传给同乡沈荃,沈传给王鸿绪(号俨斋),王传给张照(字得天),张又传给何国宗,何再传给梅釴,最后由梅釴传到梁巘。松斋先生学书三十年,学到这个秘传缘自这位梅白下。

张照的秘法并不传人,乾隆初年时他因为在苗疆用兵不力,高宗乾隆帝认为他挟私耽误军机,把他下了狱。这时碰上因为兴修水利失误,同陷囹圄的勘察测绘专家何国宗。

这一段在《清史稿梁巘传》里也有简述,但如何传法还得看梁松斋的妙笔。

何国宗再三央求,张得天先生终于倾囊以授,但让他保密。谁知这位爷出去就讲,终于让南京的梅釴了解到。当真理坐在身边,甘愿吃苦也要弄明白的有心人才能最终受益。

张照曾经主持修订宫廷音乐,同在律吕馆誊抄的后辈梅釴于是有缘请教执笔真传。张得天先生写字,穿着狐裘,袖子轻拂在几案上,他说:“看见我的袖子吗?手肘是悬着的,是肘在运笔!”

梅釴回来以后告诉梁松斋。又过了十余年,松斋先生开始觉得这个秘法受用。

  这一幅临米帖意韵洋溢、从容老辣,每个字都耐品味。全帖神似米芾,儁拔而有控制,没有多年的悬肘功夫是达不到这样境界的。练就如此功底,悬肘小字写出来,总归也“如大字”。

2、从时间脉络看,董思翁卒于崇祯九年(1636年),传授给沈荃时沈应该只是束发少年,得益于乡贤垂爱,先拔头筹。

沈荃后来深得清圣祖眷顾,能够指陈得失,对康熙帝书法的精进勤耕有加。因为他临写米帖时笔锋见秃,一国之君竟取来一种御用的“凤管”笔,亲自吮毫以授。君臣同好,可以想见康熙帝的书法也获真传。

3、沈荃传给王鸿绪,王比自己大约小二十岁,后来成就颇高。王鸿绪曾任《明史》总裁,还参与编纂《佩文韵府》,这是隋朝《切韵》系统自宋代以后的第一本官方韵书。

4、《书林纪事》载,王鸿绪传法给外甥张照却颇费周章。舅舅每见外甥的字则要呵斥,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意。外甥于是躲进舅舅书房,终于窥见真法。

原来这位王俨斋先生让人把墨研磨停当,把人轰走。自己关上门,从箱子里拿出绳索系在柱子上,“以架右肘之用”!

有趣的是,张得天回去模仿此法,练了一个月,再捧着书作前来。俨斋先生一看就乐了,说“你是看见我写字了吗?”

悬肘写字尚不熟练时,运笔会比较困难,初显笨拙,所以王鸿绪一眼就看出来怎么回事。可见从董思翁那里承袭来的秘法,就是悬肘。秘而不宣是因为这是别人想不到的悬肘写小字;用绳子架右肘是因为老先生春秋已高,要省点气力的无奈之举。

《清史稿》说:“董宗伯以授王思农鸿绪”,可是思翁1636年已去世,王鸿绪在康熙朝末年(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仍在世,其间相距近百年。所以这里董教王执笔是简略的写法,表明从董经由沈荃,才到王鸿绪的脉络。

张照虽然经历仕途坎坷,但也许正是凭借秘传成为有清一代的大书家。

清圣祖有御制诗:“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羲之后一人,舍谁能若。。。”。

这里康熙帝是说,张照的字得到米董真谛,颇具米字雄奇和董书的精绝稳定,而又不落米的粗放、董的纤弱,羲之以后只有张照堪称法书一人。

这当然是激赏,但显然言过其实。乾隆时期的《三希堂法帖》收了所谓米芾的《天马赋》,但该帖结体怪异,身份难测,至少不能算米老精品。但这样的帖本存于内府,就难怪康熙帝会看出米书还有“略”的部分。

董书伪作更多,皇家秘阁同样有不少,用名义上的董帖去勾画董思翁的样子,当然“弱”字当头。

5、据《清史稿》记载,何国宗是顺天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出身。他曾领算学馆和律吕馆总裁、钦天监正和礼部尚书,现在看也算文理科俱佳。

何氏兄弟曾奔赴边陲,参与绘制壮阔的康熙朝《皇舆全览图》。何国宗在乾隆朝还赴伊犁“测天度、绘图”,成果汇聚为当朝的疆域全图《乾隆内府舆图》。

《清史稿 梁巘传》载,梁巘五十余岁时,曾在京城投书给这位何公求教。“国宗年已八十余,病不能对客。遣一孙传语,巘质以所闻。国宗答之曰:‘君已得之矣’。赠以所临米、黄二帖。”

“得之矣”在书法里似乎专用在顿悟时刻。比如怀素参草书时,听到颜真卿用“屋漏痕”作比,他领悟到屋漏(指墙上下来的水痕)、壁坼(音撤,指裂开;指墙的裂纹)都是一一自然、毫无刻意做作。

这正凸显自然的书卷气对作品格调的决定作用。

比如这幅怀素《苦笋帖》,明朝人项元汴在题跋里评论它“出规入矩”,意思是具备端谨的二王“山阴矩度”,也就是他在翰动若驰时刻,自然流露出灵动、雅致的书卷气息。

第二列“怀素上”上面的“来”字,笔势单调一些;而第一列的“异常佳”几个字八面出锋,就特别符合晋帖的风格;“异”字右边仿佛缺了重要一笔,也许就是悬肘时不经意的笔断意连,即便少了笔画也不失其自然。

怀素此刻领悟到自然的宗旨,便捉住颜鲁公的手说:“老贼得之矣!”鲁公叹息:“草圣之渊妙,代不绝人!”

而何国宗以过往的见识和积学立身,八旬病体也能负手指点。他所洞见的梁巘笔法,应看出不俗的悬肘功夫,不然不会这样礼赞。因为觅得知音,老翁不辞以自己的临帖相交付,这是一个优雅、开明的从容姿态。

清代书家众多,晚明的文化渊薮绵延遗韵。学问家、书家普遍保有雅致的底色,一时间高手云集,他们很容易碰撞出美谈,文化逸事本该如此。

6、梁巘是从金陵的梅釴那里听到这个执笔法。按光绪《亳州志》所载,梅釴祖籍宣城。梅氏在乾隆时期已是江宁显赫的诗书世家,自梁巘从梅釴那里学得笔法后,“以功力精专、苍健遒劲,釴与弟鏐(音留)皆自叹为不及”。

按梁松斋本人的说法,练字三十年后才学到这个笔法。可见这本来也不是用常规思路能够轻易领会的,而应该是想得到,也觉得有道理,但不相信就这么简单的方法。真正投入练习、从而领悟之后,松斋先生这才深信不疑,徧告诸子。

他冷静总结,此后“学书复十余年,觉有得”。

松斋先生晚年在安徽寿州主持书院,清中期杰出的金石家邓石如,就是由他介绍给梅釴之兄梅鏐。邓石如在金陵梅家的寄园数年里饱览古书拓片,耳濡目染,勤习论道,终于卓然成家。

7、梁巘《承晋斋积闻录》的《执笔论》里,在这段心法传承的表述之后,另有一句:

今以授寿州循理书院生徒,汝等勿忽其易而精进,以底于成,乃为不负此传也。

意思是,如今我在循理书院传授此法,你们不要忽视它容易取得精进、达到成功,这也就不负它的流传了。

言下之意,不坚持此道,成功会困难很多,“入门由是,精进甚易耳。登堂入室,煞有功夫在”。梁松斋先生曾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作者)细说该法,本文后段再介绍。

以上是这个秘法传承的脉络和节点,它像一串思想的珍珠牵连起晋宋一系“灵动、隽永”的审美观念,也作为基柱支撑着这座壮丽的楼宇。

自董其昌开始的秘法六传,由梁松斋先生把执笔的秘诀校订刊印,或者说甘冒不韪让它永代流传。而董思翁这个悬肘书写的心法,意味着小字也悬肘,这本来就是晋贤的“拨镫法”。

汉魏晋的贵族、士人悬空写黄麻,如指拨灯,两指三指都有。而魏晋行草书灵动轩昂,它兼有楷与隶的间架法度,也有今草破茧而出的高妙韵致,才情洋溢,志趣旷远,这是文人高士训练有素的精神生活。

1、然而从后汉到东晋和南朝的妙处,并没有在随后的历史洪流里成为显学。北朝和唐代楷书端谨有度,碑文和经书稳健而儁拔,这昭示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核。

唐代悬肘书写小字的书家似不可考,但应不在少数。梁巘说“(颜真卿)小字《麻姑仙坛》悬肘书,故圆而有棱角”(《承晋斋积闻录》)就是他的观察。

五代时题壁甚多的杨凝式也许算其中一位,因为有悬肘小字的功底,才写得出让北宋书家李建中隔空膜拜的题壁。因为悬肘书写小字的一个结果,就是实现书写时自如的控制

宋代米芾一定是这样写字的。他的书作真伪判断比较清晰,米书中的精品灵动、隽永、有力的特征异常鲜明,迥异于唐和北宋其他书家。

明末李日华说米书“信肘不信腕、信指不信笔”,所以能“陵轹(力压)诸老,自占一头地(头名)”就是这个原因。

悬肘书写,能保证书作的运笔灵动、不受羁绊;提按时手已悬空,运动全凭臂力,行笔更加自然,也可以避免轻率与刻意。

2、灵动、自然是书法当中书卷气的底色,小字悬肘可以练就稳定的运笔基础,是写出书卷气的技术保障。而有了这一保障,加上积学、领悟和诗书熏陶,书卷气就会满溢而出。

由此受益的清代成亲王永瑆就是代表人物。他的法书以书卷气见长,我们仔细观察书作,成亲王入体、精深的功力不必说,盈眼都是自然的风气,随手流出,毫不做作。

再进一步分析可见,他的书法儒雅灵动儁拔,虽然不像米董那样瘦劲,但特征依然鲜明。而这几个因素也就是构成书法书卷气的四项内容。

现在我们知道,从二王到米董再到沈荃、张照、永瑆、梁巘,一脉相承的就是悬肘小字的坚实功底。

据传,梁巘在京师鬻字时恰好被成亲王看到,赞其“执笔好,入门正”。在《承晋斋积闻录》里,松斋先生用这几个字评张照,最是简单明了。

而这里恐怕是因为看见梁书生动异常,结体儁拔,这分明是悬肘的端倪,所以成王才有此一说。

悬肘人一眼识破悬肘字。

3、《清史稿 梁巘传》有一段梁巘细说执笔法,受益者正是他的后辈、清代考据名家段玉裁。

这里摘录梁松斋之说,他的理论极其重要,可作实践的印证。

(以下按照原文的“红”、“黄”“棕”标记选取三部分,蓝色字体的是原文;解释附后;括号内的均是解读,而不是对原文的解释。)

 

1)执笔之法,指以运臂,臂以运身

凡捉笔以大指尖与食指尖相对,笔正直在两指尖之间。两指尖相接如环,两指本以上,平可安酒杯。

平其肘,腕不附几,肘圆而两指与笔正当胸。令全身之力行于臂,而凑于两指尖

两指尖不圆如环,或如环而不平,则捉之也不紧,臂之力尚不能出,而况于身?紧则身之力全凑于指尖,而何有于臂?

意思是:

1)说到执笔(要使意识在笔尖),此时手指决定手臂,让身体来相协调。(这自然要求从指到身体完全不能有障碍,即悬肘。

握笔时拇指和食指指尖相对,让毛笔正值中间。两个指尖相接如环,而手指本身形成的圆环,平稳得可以安置酒杯。(这一段强调指尖夹紧毛笔,且虎口放平,是要求始终放直笔管,但这个手势写小字则不太自然。

考虑到这个执笔法的宗旨,是让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臂贯注到指尖,使其运行毛笔实现笔尖的意识,所以手指只要有力、控制、自然灵动就好,即悬肘才是这个执笔法的精华

这是网络上很容易找到的一个握笔法,也是最规范、最基本的姿势。梁巘在这里反复提到指尖,都是为“握紧笔、使字有力”服务的,但用这个“指法”写字,并不容易使字灵动。)

    

原文说:平端手肘,且手腕悬空(实质是悬肘;让肘部的角度圆润(也就是使笔距离身体略远),两指和毛笔则正对胸口(这样便于观察与调度)。让全身之力行于臂上,接近两个指尖

如果两个指尖没有圆如闭环,或者圆而不平,那么握笔不会紧,臂力还用不上,何况全身的力量?(握笔)一紧则全身之力集中在指尖,手臂上都不会有感觉。

(实际上要使握笔紧而运笔灵动自如,目前常见的四指握笔法是比较合理的,反复、长时间的实践可以感受到,梁说这个方法对手指的要求显得呆板。)

2)古人知指之不能运臂也,故使指顶相接以固笔。笔管可断,指锲痛不可胜,而后字中有力。

其以大指与食指也,谓之单勾;其以大指与食指、中指也,谓之双勾;中指者,所以辅食指之力也,总谓之“拨镫法”

意思是:

2)古人知道手指本身不能运臂,所以让指尖相接,固定毛笔。(一开始甚至)笔管可以断,而手指如遭刻镂,痛不能受,(练习、掌握以)后写的字才虎虎有力。

只用拇指和食指的,叫作“单勾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叫作“双勾法”。中指是用来辅助食指之力的,这两种方法合称“拨镫法”(合古语“拨灯法”之意)。

梁松斋此时终于脱口说出“拨镫法”。在他的表述中,悬肘、食指与大拇指的指尖相对、夹紧笔管、虎口平端的,是“拨镫法”。

但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梁说的手指略有生硬。比如米董都是悬肘书写的行家(《悬肘法四证》),他们的《蜀素帖》和《狮子捉象跋》固然庄重,但最打动人心的更是其灵动的韵味。悬肘已经为他们提供了轩昂、儁拔、自然的创作条件,他们不必选择一个完全制约灵活性的握笔法。

不论单勾还是双勾,古人的拨灯比喻意味着悬肘、也含有手指姿势的意象。当手指用力死掐笔管,恐怕就距离“拨灯”太远了。想见魏晋风流士子,悬空书写时手指必定自然握紧,充分运用手指的细微变化,自如体现笔划的粗细与转折,而所有运行都在手臂的控制之下。

梁巘在《执笔论》里说:“执笔大、中、食三指宜死,肘宜活”,一死一活两相对照。如果忽视一面翰动若驰、一面两指尖相对的高难度画面,这句话里指与肘的分工切中要害。)

  

3)王献之七八岁时学书,右军从旁掣其笔不得,即谓此法。舍此法,皆旁门外道。

二王以后,至唐宋元明诸大家,口口相传如是。。。(前文已述)。本朝但有一张文敏耳,他未为善。

意思是:

3)献之七八岁的时候练字,父亲右军从旁边拽了一下毛笔没拽动,说的就是这个“拨镫法”。除了此法,其他都是旁门外道

从东晋二王以后,一直到唐宋元明诸大家,都这样口口相传。董思翁辗转传到当朝的张照,(此后)我也是听闻才知道的。(算起来)本朝也只有一个张得天(文敏)先生的法书能入眼目,其他的书家都不算好。

(献之握笔的故事流传已久,但不能因为他握得紧而推断“拨镫法”到了“笔管可断,指锲痛不可胜”的程度。事实上用现在最通行的握笔法,无名指半实半虚就能保障握笔稳健,配合悬肘,而且可以十分自然,没有羁绊。

什么才是最实用、最接近晋宋名家的执笔法,我们可以从秘法流传的脉络和实践做出判断,有的古代示意图和“拨镫法”也离题千里。)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梁巘所传的“拨镫法”也许是古代“拨镫法”的一种。强调必须悬肘,是通过手臂控制手指运行笔管,所以它算“拨镫法”;

但指尖生硬地相对、死掐笔管,它要求笔管较粗、书写较慢,至少不能写出灵动的小字,所以它可能专用于写大字,而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拨镫法”。

“拨灯”的意向和运笔的实践表明,只要悬肘、指尖按照四指握笔的基本姿势,可以自如而有力地写字,且能够达到梁松斋所提到的“拨镫法”要旨。这是笔者写小字的姿势,加以练习就可以做到。

“拨镫法”毕竟科学地调动了手臂,使写出的字儁拔、灵动,但悬肘之后手指到底是不是像梁松斋说的那样很别扭地掐着?

很可能不是这样,因为一法六传一百多年,走样并不奇怪。而且实践证明手指若要自如、有控制地驾驭毛笔,就应该选取一个类似自然“拨灯”的姿势,而悬肘的部分的确是有用的。

4、那什么昰比较实用的“拨镫法”,或者说既能够满足梁松斋所提的要求,又好用、自然的执笔法是什么样?

1)不妨先分辨一下这个“执笔法”图:

这个广为流传的手法,释文“置笔于大指、中指节前,居转动之际,以两小指齐中指,兼助为。。”。

中指、无名指、小指相齐,可以想见该法求稳的意图,所以它更便于初学者掌握。

察其书法比较古雅,但结体柔弱、败笔好几处,水准只在中流。关键它肯定不是“拨镫法”:首先该图是否悬肘不知道,其次两指尖无力地交错,王献之如果这样握笔,哪能承受乃父突然的一掣?

                                          这个执笔法遗失了指尖的意识。悬肘书写时笔尖细微的变化,本来都需要利用全臂指挥指尖去运行,而在这个手法下完全做不到,所以写不出精绝的作品。

强调指尖,实际是利用手指的运动,解决书写中比提按更小的变化。在悬肘书写时,有指尖的保障,就不用考虑提按这样的问题。因为此时字的笔画轻重是由手臂来指挥的,意识传导到指尖已经微妙自然,所以不会像其他执笔法一样,因为容易达成而出现随心或刻意。

董思翁《画禅室随笔》四卷,言及书法重点在作书时用笔的转束和用墨的枯润,通篇却没有最基础的“提按”两个字,只说了四次“提笔”。原因就在于悬肘以后才可以规避提按时的刻意,这连悬腕书写都做不到。

如果这张图描绘的是唐代流行的执笔法,那它必然不会流行于士大夫和专门书家之间。

精绝的书法讲控制,握笔至少要保证对笔管的驾驭:灵巧而有度、手指离纸稍远、配合悬肘,而这张图的姿势分明没有照顾到这几点。

2)比较实用的执笔法

这是笔者悬肘书写条幅和小字的执笔,小字是在A4纸(纵高29.7厘米)上写《佩文诗韵》的平声字(30个)。悬肘书写,指尖未见得相扣如环,只要意识在笔尖,能把稳毛笔即可。手臂稳定,字就能够较好地控制。

熟练以后,并不会特意感觉到握笔姿势的“准”与“不准”。但想要达到自如的程度,需要把执笔习惯形成自然反应,而且需要相当熟练。

这就好比我们拿筷子的手势,只要和基本的指法相去不远就都是合理的,而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去掌握。只是真正考验“筷功”的时候不多,所以我们感觉自己都用得不错。如果宴席上能优雅而灵动地搛一筷子,比如带壳的勾芡贝类,或者炒年糕,都证明指尖富有功力。

也就是说为了最大限度地自如使用筷子或者毛笔,悬肘是必然的;而且我们都能体会到,运笔或者用筷的时候,手指始终是根据目的调节松紧度的。

梁松斋说“(执笔)指宜死、肘宜活”,看来是强调手指不放松,且手肘不受制约

5、梁松斋先生提到的“拨镫法”就是成亲王永瑆一意推广的古法,曾在晋宋间隐隐相传。因为练习必然选用悬肘写小字的方法,状似刻意,实际掌握起来却比较艰难,所以不明就里的练习者通常早早放弃。

古代书法的传承缺少清晰的真本,学者难觅仙源。其中佼佼者都是见识广博、领悟独到的极少部分人物,这其中就有心法秘传的原因。

结果这一方法因为口口相传,并不广为人知。明末的时候,董其昌的好友李日华在评说米字时(谓其“信肘不信腕”)曾隐约道破。

成亲王的“拨镫法”也是从宫廷太监所见思翁当年的执笔,相传得知。强调悬肘的“拨镫法”在明末清初时候,经历了一场朝野两条线索的传承,殊途同归。

当年也就是因为这个少用的方法,使得成亲王看见梁巘的字如遇知音。

6、无论梁松斋表述的“拨镫法”多么难以达成,但练习的主旨却分毫不差。

需要保证悬肘、小字、挺腰坐正,以便身上的力量可以顺畅地注到笔尖,并且练习“不可一字不提笔”(米芾语)。久而久之,再小的字也可以悬肘从容写就,运笔写稍大的字则容易秀润、儁拔、灵动,再糅合瘦劲,这岂不就是米董的精绝风格吗?

“拨镫法”写字,无论手指如何把握,一定是悬肘的。但凡不是悬肘书写,都达不到该法的效果,所以不足以效法。

从米芾到董其昌,一定包括以流畅和雅致著称的元代顶尖大家赵孟頫,他们的秘法一致。

上承后汉张芝和东晋诸贤,使得这一系翰墨佳品独树一帜:飞舞灵动,悦人眼目,佳处动人心魄。浓郁的书卷气是一幅好的书作必备的元素——功力、书卷气和气宇构成佳作的三个层面,这也是相互独立又有机递进的观察维度。

和董思翁同时期的书家,精于“拨镫法”的实践者凤毛麟角。而仰仗董思翁的暮年垂教,明末清初的书坛有一支异军突起,悬肘秘诀在清代中期借梁巘的妙笔得以传播。

本来是一个很实用的练习、创作法,却在传承中秘而不宣,可以想见史上书家之间的竞争、防备有多激烈。

7、本号曾在《悬肘法四证》一文里论证米芾、董其昌和永瑆悬肘写小字的必然性,这里梁巘的“袖拂几上”又添一个明确的新证。悬肘书写是“拨镫法”的必然结果。

因为悬肘写大字作为一个常识,完全不会为书家们视作异常;悬肘法就是指小字也悬肘,这是书法突破音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把悬肘法作专门介绍,因为决定它生命力的实际是古老的“拨镫法”。

以上,供各位批判。

千年秘传的法门,被梁松斋先生修订丹铅,借语前辈张得天“狐裘拂袖于几上”的画面,终于拼却一说。

本文最后,作律绝两首:

其一

古来一样不分明,

秘艺门庭泾渭清。

拼却丹铅说悬肘,

醍醐借语北狐名。

    《庚》韵

其二

运笔何如运箸难,

同依悬肘过前关。

可叹一管携风去,

不及双枝带雨还。

    《删》与邻韵《寒》(难)

(全文完)

狐裘拂袖——悬肘第五证(中)

解谜诗

董其昌的罗生门

董其昌名号补遗

盛唐那次饯行——一首四联回文七律

英雄儿女

“晚来风味浓于酒”

对镜梅边新雪多

莫言夏衍余秋雨

《饮冰室诗话》的佳句(全)

快雪时晴添曙色

书法的几重身影

多学元章访晋贤

“衰”应该念cui吗——回乡诗考补遗

悬肘小字的样子

异体诗的意趣

上海深秋纪行(中) ——悬肘法四证

上海深秋纪行(上)

黄庭坚口中的“上水船”

何监的临别诗行考

明治汉诗(全)

台湾行散记

仙客刘诸城(上)

试向樽前问霜色——三救解析

米芾心法——《海岳名言》

什么是文人字

为什么学习书法要懂点格律

点彻人间夜半灯

翰墨宝筏——思翁大展巡礼

摊卷添灯写压纹——落笔的规律

故园权作少年游——昆明饮食

不添烟柳也春山

书法核心的字眼

四联对仗的清明茶诗

哪个才是宋徽宗

云在青霄水在瓶——禅机和书法的疑案

苏东坡的归隐

被误读的米元章

无公则无南宋

斜风细雨入汤山

北宋的几个瞬间

明珠就性赠襄阳

翰墨风流——三个维度看书法

黄鹤楼的鹤是哪一种黄

盲写的状态

酒后的状态

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不熟的果实最好(ID:bushideguoshi)

本号文章皆为原创,微信以外平台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谢谢!

相关文章

  • 狐裘拂袖——悬肘第五证

    一 偶然翻开一本清代书家梁巘(巘音演,指山顶)的《评书帖》,开篇就讲执笔,引人入胜。收录一曲《执笔歌》后,言归正传...

  • 狐裘拂袖——悬肘第五证(上)

    偶然翻开一本清代书家梁巘(巘音演,指山顶)的《评书帖》,开篇就讲执笔,引人入胜。收录一曲《执笔歌》后,言归正传则从...

  • 狐裘拂袖——悬肘第五证(中)

    (接前文) 一 5、据《清史稿》记载,何国宗是顺天大兴人,康熙朝进士出身。他曾领算学馆和律吕馆总裁、钦天监正和礼部...

  • 狐裘拂袖——悬肘第五证(下)终

    (接前文) 二 4、那什么昰比较实用的“拨镫法”,或者说既能够满足梁松斋所提的要求,又好用、自然的执笔法是什么样?...

  • 狐裘拂袖——悬肘第五证(下)之“拨镫法”

    (接前文) 二 3、《清史稿 梁巘传》有一段梁巘细说执笔法,受益者正是他的后辈、清代考据名家段玉裁。 这里摘录梁松...

  • 缘分‖狐裘

    刘三元是当地一家布庄的老板,布庄一开始是刘三元的爷爷经营,后来到他父亲,现在又到他。 店铺不大,好在经营时间长了,...

  • 【出发】习字day11

    今天练习悬肘

  • 拂袖

    楼台昨夜东风过,泪吹落,心如锁。暗影流波愁灼灼,星亮如眸,满樽孤酒,一夜同君守。 红花绿柳斜阳落,笑语...

  • 悬肘

    写毛笔字为什么要悬肘? 为啥?为啥?为啥? 写多了就有一点体会。 才开始写时,悬肘书写把握不住轻重,写得多啦,就能...

  • 狐裘不暖°

    前言 镜前,女孩目光木然.呆滞了好一会,最终拿起木梳,机械性地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狐裘拂袖——悬肘第五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gy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