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院心理价值是什么
深剖《比利林恩》你看不见的心理故事

深剖《比利林恩》你看不见的心理故事

作者: 球爸小新 | 来源:发表于2016-12-01 11:44 被阅读337次

    前面两篇文章,球爸从分别从“战争”,“人物心理”角度分析《林恩》对英雄的解读,本篇,我们再从林恩个人的心理历程看看,一个平凡人作为一个国家英雄所要付出的代价。

    《林恩》中,主角林恩有一条矛盾的明线,就是“回不回伊拉克”,而同时又有一条暗线,叫“做不做英雄”。其实这两条线看似相同,但在最后时刻分道扬镳。而能把“回战场”和“做英雄”两件事儿分开来,才是林恩内心矛盾化解的标志。

    这一过程是怎么发展的呢?

    心理矛盾的大线索

    球爸认为安神主要在林恩身上,下了三条线索来强化矛盾冲突,分别是:

    这里我没有提“姐姐的挽留”这个最明显的动因,因为我认为,这只是导演为了将矛盾外化的安排,对林恩的内心冲突,却是比较弱的。

    这三条线索,像三个砝码一样,压在林恩心理的矛盾天平上。

    另外,整个片子还有一个看似可有可无的小道具,第一次看,感觉有点多余,二刷时才明白,它起到的作用是让林恩心理矛盾进行外化的表达,这个小东西就是——

    下面我们顺着三条线索进行阐述:

    线索1、伊拉克的回忆

    影片花了大篇幅来描述伊拉克的回忆。而这段回忆中,又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对蘑菇“爸爸”的情感

    对伊拉克人民的愧疚

    对战争的畏惧

    昨天我们说过,“蘑菇”对于林恩来说是心理上的“父亲”。而能传承“父亲”的精神和责任,甚至超越父亲,是每个儿子的心理动力。所以影片中每一次对“蘑菇”的回忆,都是在往“回去”这个心理天平上加码。

    而同时,在回忆他们在伊拉克的经历时,发现他们虽然装备着世界最精良的武器,但依然是一种对周围环境极度恐惧的心理,连一个当地人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点烟的动作,都被配上的枪械的声音,可见李安对情节的把握是多么细腻。

    同时这种对周围环境极度敏感的状态,也跟随他们回到美国。中场表演,战友的突然失控,表演结束后集体的情感崩溃等都是这种情绪的体现,我想在那一刻,谁都不想再回到那个鬼地方了吧。

    而一次闯入当地居民家中执行任务,伊拉克儿童充满血丝的眼神和记者招待会上,林恩对“我们给当地带来了改变吗?”这个问题的心理回答,都反应他们作为一线的士兵,已经对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持怀疑态度了。

    所以,总的来说在“伊拉克的回忆”这个砝码是压在了“不回去”这一端。

    线索2、美女的诱惑

    在某影评网站上,对啦啦队美女的介绍是这么说的“一位美丽兼内心有着强大的思想女孩……她的思想坚毅,成功感染了林恩,是扭转林恩思想的重要形象。”在我看来这个介绍非常的………………无厘头

    你要这知道,这个人物设定是啦啦队女郎,我想编剧和李安,对这个人物背景一定是有所考虑的,在美国这个职业多半跟球星有一腿,啦啦队女郎,天生就是“英雄”的女人。试想,如果林恩是一个普通的士兵,这位辣妹还会跟他发生什么吗?她喜欢的是一个大男孩,还是一个媒体塑造的美国英雄。相信不言自明。

    当一个“处男”在遇见初恋时,所表现出的痴情,相信很多男人都有体会。我们的林恩三言两语就被辣妹迷的五迷三道,连唱国歌时,脑子都在幻想和美女,在自己养了条狗的“家”里嘿咻的场景。

    起初这个砝码上,在林恩的内心是压在“不回去”这一边,他甚至和战友、戴姆队长试探性的表达过这个意思。

    而当情人惜别之时,林恩说“我甚至有那么一刻想留下来”时,美女想都没想就说“你是授勋的英雄,怎么能不回到战场呢”,这时候林恩明白,她爱的不过是那个带着面具的林恩。

    要得到美女的爱,就要做英雄,就必须要回到战场。

    所以这个砝码,开始很重,但最后,她没有压在任何一边,而是被抛弃了。就像他们最后分手时表现的一样,转身各自分开,再无回眸。

    线索3、拍电影和头疼片

    从影片开始10分钟左右,经纪人叫抛出了“把B班的故事拍成电影,每个人可得10万美金”的诱惑,这对B班这些社会底层出生的士兵来说,不可不谓是个大诱惑。而与这个诱惑几乎同时出现的,是充满隐喻色彩的道具,头疼片。

    球爸在一刷的时候,感觉很多余,但二刷的时候感觉这是一个非常妙的设定。当在悍马车上,一方面“伊拉克的回忆”让林恩心生退意,另一方面金钱的诱惑又让他产生犹豫。在这种矛盾的压力下,他产生了身体上的反应,林恩第一次索要头疼片

    第二次出现头疼片,是在他们在球场,前往拍摄小短片的路上。这是他又一次需要在公众面前强化自己英雄面具的时候,他的内心再一次矛盾与纠结。

    但前两次,他都没有拿到头疼片,他“头疼”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第三次,出现头疼片则是公然与球队大老板“撕逼”过后。

    球队老板和石油大亨一样,都是作为美国精英的代表,是这些“傀儡英雄”的受益者,他们以“英雄”的名义引导舆论,把自己对利益的追逐,包装成美国价值观的守护。

    当“你们的故事不再属于你们,而是这个国家的根基”这冠冕堂皇的话,从一个奸商的嘴里说出来,感觉特别有讽刺性。

    在这些精英眼中,5500美金就可以买到一个英雄的尊严,6000美金就可以让一个人上战场卖命,而一个“球场座位的购买资格”则价值几万美金。

    林恩并不接受诺姆“少总比没有好”的价值观。在他看来,“没有”是放开了他的枷锁,回到伊拉克,他不是英雄,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兵,不用戴着面具活着;“少”则是放弃尊严,活在英雄的外衣之下,在他看来这就是英雄的代价。

    这场戏,让林恩终于把“回不回伊拉克”和“做不做英雄”分开了,他再不用背负着道德的压力来做选择。

    当林恩和戴姆走出诺姆的办公室,他终于拿到了“头疼片”让他“头疼”的矛盾也得到了化解。

    最后,林恩终于回到了他的伊拉克。

    是什么让他回去,也许是为了兄弟间的承诺,也许是为了追随蘑菇的灵魂,也许只是随着命运的安排,也许在伊拉克,他在能摘下面具,做那个技术兵比利林恩。无论什么原因,那一刻,他自由了。

    全剧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深剖《比利林恩》你看不见的心理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sot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