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米的

作者: 名布 | 来源:发表于2020-11-28 16:54 被阅读0次

          交易,即交换。以物换物的行为,在淮北平原的农村,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初。货币没有处处交易都要用,却并非人无所剩余,而是生活日上,开始有余粮了。其中的一种交换,就是换水稻了。

          《颍州府志》记载我的故乡“崔公度知颍州,敕云:土沃民伙,有鱼稻之饶。”就有了物阜民丰的历史。“伙”就是多,人多,我的村庄所在地,人口千万地级市,对应古时,人口众多;稻饶,临淮河北岸尤是如此这。我的村庄居淮河北岸五十公里,因河沟纵横,水禽鱼塘遍布,像极了南方鱼米之乡,种稻也就不足为怪了。

          村庄种水稻的时候,村里人都以此为傲,后来仅剩一个自然村,就更是如此了。水稻自给自足,十里八乡,独一无二,也点燃了贫困村庄的自豪感。在干旱稍微频繁,河水沟水变少之后,村庄里也没有摆脱种植稻米的依赖,一些住户开始种植旱稻。只是,几户开始种植之后的没几年,旱稻也没有种植开来,稻米的根算是彻底离开了我的村庄的土地。村庄里的人从村庄走到外面的城市生活打拼,能种水稻的劳力不在家乡干活,水稻就从村庄里消失了。

          临近的几个村庄都不种水稻,当时只有我的村庄贴近大河苏沟,才得以有灌溉的水源。外来的人,不知道这里有村庄还种水稻,就有了下面这个事情。

          换大米的拉着一车子大米,到各个村庄交换小麦,按等价交换,一斤米能换一斤半到两斤的小麦。一天刚过午饭,一个换米的开着手扶拖拉机到了庄里,停下手扶拖拉机,熄灭机器后,就大声的喊起“换大米……换大米……”,交换的东西若是其他还好,偏偏是大米,庄里人听到这种奇怪的吆喊声,还不敢确定是真是假,就笑着还带着仇意地叫小孩子出去看看。

          换大米的开着手扶拖拉机带着兜子,车兜子里躺着几个没有外包装饰的装满大米的尼龙袋子。袋子旁边,一个透明塑料袋里的米,是来换大米的人刻意展示给村庄里的人看的。

          虽然换大米的声音足够大,村里人接近了之后,还是让人不禁问了一句是换什么的。看到有人从屋里走出来了,换大米的问:

          “可换大米?”

          “换啥?”

          “换米。”

          “哈哈哈,那你赶紧走吧,俺庄里就种稻,没人换米。”

          “种稻?”

          “自家种的米都吃不完,哪有换米的。”换米的人和庄里人一来一回的问答后,就又拿起摇机把摇开了手扶拖拉机上的柴油机,穿过庄走了。

          庄里人见换大米的走了之后,还不断的回味,不断地笑着。心里在听到来换大米的时候,有一种对吃了自己家种的大米的自豪,同时也有对自己家大米卖不出去的痛恨。

          买米的在隔壁庄里行得通,来到了我们的庄,便不得不遗憾地离去了。后来就没有见过换大米的来过,换大米的只出现过那一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换米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cc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