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艺术之家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
《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民惟邦本》

《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民惟邦本》

作者: 七女侠 | 来源:发表于2021-02-06 14:36 被阅读0次

              李江海书法作品:《民惟邦本》

    李江海作品《民惟邦本》

          四尺对开,甲骨文,横幅。《尚书》语录,书于庚子秋月,六朝古都建康桃叶渡口润心阁。

          甲骨文是我国的书法字体中的一种风格,它对我国书法的字体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现如今,一个优秀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宋镇豪先生在《甲骨文丛书》序言中提到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草、行、隶、楷等今文字字体先后成熟的魏晋时代,如果缺少了历史上任何一种成熟字体如古文字中的甲骨文、金文、楚简、帛书等书法这个系统就不完美的,中国书法这座“东方艺术的最高峰”就不那么雄伟壮丽了。

          “民惟邦本”出自《尚书·五子之歌》,《五子之歌》是指夏朝国君太康的五个弟弟所作诗歌。当时大禹之孙太康,因为没有德行,长期在外田猎不归,招致百姓反感,被后羿侵占了国都。他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怨恨,叙失国之事,以表示悔改。如下歌词如下: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其五曰:“呜呼曷归?予怀之悲。万姓仇予,予将畴依?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弗慎厥德,虽悔可追?”《尚书·五子之歌》体现的民生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尚书·五子之歌》的首句是全歌的核心所在,体现了我国早期的民本思想:执政者必须重视民生,绝不可轻视,因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民众安定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并且告诫执政者,应当谨慎地对待民众的呼声,要像以一根朽坏的绳索驾着六匹马那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切不可粗心大意;强调执政者应当怀有畏惧之心,时时注意回应民生的需求。该诗第二句转述了大禹的训诫:喜欢美色、喜欢游猎、喜欢喝酒、喜欢音乐、还喜欢华丽的宫殿,这五种毛病,只要犯上一种就会灭亡。该诗的第三句强调了道德化行政的重要性,大意是:陶唐氏部落本来有很广大的土地,因为失德,败坏纲常,导致灭亡。该诗的第四句描述了法治与民生的关系,大意为:大禹治定法典,为后世楷模,因为太康废弃了典法,导致宗庙祭祀灭绝、国家灭亡。一个国家的民生状况与其法治状况密切相关,法治缺失或不健全是阻滞民生改善的制度根源。《尚书·五子之歌》最后一句表达了大禹五子直到被敌人逼到洛河对岸,没有归宿,才叹息不懂得治理国家、改善民生的政治懊恼、羞愧、悔恨。

        《五子之歌》可说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是对帝王亡国的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夏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荒废政事,不理民情,人民不堪忍受。有穷国君羿率人民在黄河北岸抵御太康返回国都,从而使太康失去帝位。太康去洛南打猎时,他的五个弟弟侍候他们的母亲同去了,太康被阻后。五个弟弟在洛水之北等候了一百多天,始终不见太康回来,于是作了五首歌,表示对太康的指责和怨恨。五子的名字,书传没有记载,大概被有穷国后羿立为王的仲康是其中的一个。文中说:“五子成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事实上;只有前两首是陈述大禹的告诫,后三首分别是恨亡国都、恨绝宗祀和追悔不及的感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中引用了这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为政者更应认识到这一点,敬畏民众、敬畏民众赋予的权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海纳百川》———师父李江海书法作品集录之《民惟邦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co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