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三十八

作者: zbcao | 来源:发表于2018-12-19 23:32 被阅读1次

1 开始明帝治虖沱,石臼河,想通漕运。太原吏民苦役,连年无成,死者不可胜算。--封建社会交通不发达,转运粮食有时关乎国家存亡,粮运之道其重要性不言而知。但开河渠耗人力物力,古代农民起义也总是集中在这些人里面,隋运河是最熟知一个例子。死很多人,是因为干活累吃不饱,还要受官吏鞭笞。起义,是因为分配不平,活的艰难,一群受苦受气的人集中一起。可借鉴的是大工程里面养的蛀虫越多,要防腐蚀,这个在国家政府里面应该最先透明化。民苦于生的时候国家肯定要有问题,所以住房,看病问题肯定得加快速度解决。嗯,还有就是三峡工程利弊不谈,但其间的账有清算过?

2 章帝多次欲封舅氏,太后不肯,言辞恳切非为谦让之名。所以更显章帝不肖。但也有其自己想法,他非马太后所生,但马太后抚育而大,所封舅氏也是马太后兄弟,所以为了行孝的想法为多。现常说野狐禅,这便是野狐孝,没远见不说,这种也一定是是其所是不怎么听谏的人。

3 当时成都民物丰盛,房屋挨的近,所以为了防火灾,晚上不能生火。于是便转为偷偷摸摸生火,起火的次数更多了。廉范为蜀郡太守,便解除禁火令,严使储水,民歌之。--民可使由之,一定要与民方便。若是大势,堵不如疏。还有宵禁,还有以前指定地点通市,如今还有的言论自由,出境,总有一天会只存在过去。

4 尚书张林上言:“县官经用不足,宜自煮盐。”--存在政府本是为民利益的,可最怕碰到这种时候,政府经用不足,如今好在没有战争,若有战争,古时是加税,现在也只有加税吧?问题是政策由上往下,下民只有接受。官府煮盐,民营基本断绝,百姓便只能私盐,所以又是一个不少百姓受此法网的政策。所以政府垄断行业绝不能生活便利之物。

相关文章

  • 汉纪三十八

    1 开始明帝治虖沱,石臼河,想通漕运。太原吏民苦役,连年无成,死者不可胜算。--封建社会交通不发达,转运粮食有时关...

  • 《资治通鉴》161: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史为鉴呢?

    学习内容:卷第四十六,汉纪三十八(公元76年—公元84年,共9年) 主要历史事件: 汉章帝采纳谏言,断事宽厚 班超...

  • 汉纪 汉初纪

    公元前206年,刘邦称汉高帝,国号汉,推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汉之北郡,围北,至冬尤寒,故其地灵物善用冰雪霜寒。围...

  • 《资治通鉴》134: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模仿,老板应该利

    学习内容:卷第三十八,汉纪三十 (公元15年——公元22年,共8年) 主要历史事件: 匈奴与汉朝和好,但依然侵盗中...

  • 读【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笔记(九)

    资治通鉴卷第四十六/汉纪三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 酒泉太守段彭等兵会柳中,击车师,攻交河城,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

  • 资治通鉴君子录51:刘庆

    汉纪三十八 初,明德太后为帝纳扶风宋杨二女为贵人,大贵人生太子庆。梁松弟竦有二女,亦为贵人,小贵人生皇子肇。窦皇后...

  • 晋纪三十八

    1 (卢)循知不免,先鸩妻子,召妓妾问曰:“谁能从我死者?”多云:“雀鼠贪生,就死实难。”或云“官尚当死,某岂愿生...

  • 汉纪十八

    1 疏广宣帝时为太傅,很有名誉。有一天他对侄子少傅疏受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辞...

  • 汉纪二十

    1 萧望之是麒麟阁功臣,也是宣帝留给元帝社稷之臣,因为人正直,和内侍外戚不和。有一次佞臣设计诬告,元帝可其奏,可却...

  • 汉纪(一)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 冬季,10月,刘邦率军抵达霸上。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脖子系着绳子表示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纪三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gs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