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常可以听到父母在训斥孩子时说:“没有为什么,就凭我是你爸(妈),你就得听我的!”
如果去掉父母这一身份,这句话其实是很野蛮的,就好像孩子对父母说:“因为你是我父母,所以不管我怎么样,你们生了我就得为我负责。”
很多父母头疼自己的小孩为什么小时候那么听话,长大了就造反了,自己辛辛苦苦养大他们,却一点都不懂得感恩,整天就知道气自己。
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孩子还小时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当然不管父母是对是错都得乖乖听话了,但随着孩子年龄增加,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孩子开始学会顶嘴为自己辩驳。即使是小孩,也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当父母没有给孩子好好沟通的机会时,孩子只能通过某些过激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努力说服孩子,是父母的能力。当孩子的思维不断提高,父母说不过孩子时,常常用“我是你爸(妈)”去压服,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
2
父母可以是天生的,但父母的权威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父母教育孩子,当然需要有一定的权威。何为权威?假如你家孩子在闹,父母怎么说他,他该干嘛还是干嘛,你批评他,他对你笑,完全当你的话耳边风,当你透明人,这还怎么管教呢?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依恋就是我不需要任何条件,心甘情愿地听你的。你一出声,他马上听话,这就是权威。
这种怕不是惧怕,而是心底的尊重,你教训了孩子,他也能明白你是为他好而不会记恨,这就是权威。
多子女的家庭树立权威有更大的难度,因为不但要在每一个子女心中有权威,还要平衡所以子女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好,子女们很容易会联合起来对抗父母。
3
父母应该如何树立权威呢?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第一、与孩子共同立规矩。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经说过:“三岁之前有恩于他,三到六岁立威于他。”
父母可以和孩子制作一个自律表。
这些日常生活的内容要在孩子自愿的基础上拟定的,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个集体中管人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在一个家庭中管教小孩也一样要有家规,特别是子女多的家庭。
在执行规矩时尽量做到没有敌意的坚决,即态度温和,行动坚决,而且家长不要先做规矩的破坏者。
让孩子知道哭闹不能解决任何事,不能让他们把哭闹当成达到目的的手段。
第二、给出选择让孩子决定
当孩子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不听话时,父母不要做说一不二的暴君,而是要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让他们有选择的空间。有时,孩子并没有这么蛮不讲理,当你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耐性,他们也会觉得与父母“作对”没意思,变得更加懂事的。
第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父母立威于孩子的前提是爱孩子。
在(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中,有一篇记录了卡隆帮助教老师管理班级纪律的事情。作者是这么描述的:“那大的孩子举起手来正要打幼小的孩子的时候,幼小的只要一叫卡降,那大的就会缩回手去。”
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卡隆在班里的威望,这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身材高大,而是他对同学付出的真情。
“我的确相信,卡隆真是能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助朋友的人。这种精神,从他的眼光里很显明地可以看出,从他那粗大的喉音中,谁都可以听辩出他所含有的优美的真情。”
当学生在教室里面捣乱时,女助教老师无计可施:助教师一个一个去禁止他们,或者握住他的手,或是拉了去叫他立壁角,可是仍旧无效......
再看看卡隆的表现:卡隆忽然站起来,他震动着头,捍紧了拳,怒不可遏地叫说:‘停止,你们这些不是人的东西......’
最后,大家都不响了,等助教老师红了眼进来的时候,差不得肃静得连呼吸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女教师做不到的事情,学生卡隆却做到了,这就是他的本事,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同学心目中赢得的信赖,他的权威,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为什么亲妈打骂一下自己的小孩,没有人说她是虐待,但后妈若是打骂了继子女,就会被人认为是虐待孩子?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对孩子有没有爱,如果后妈对孩子没有爱心,而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来打骂孩子,这个连小孩都是能看出来的,当然也无法对孩子树立威信。
作为父母,不要再说“我是你妈,你就得听我的”这种鬼话了,如果大人都可以不讲道理,凭什么要求孩子讲道理呢?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就无证上岗做了父母,头衔可以挂,但父母的权威是要通过努力才拥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