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按昨天的计划再次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把写作者认为是投手,而阅读者为捕手,这个上次就让我记忆深刻。投手,投球的时候,主要是思考让捕手接到球,而捕手在投手投球的时候,一定在思考投手投球的思路。这个和写作者与阅读者关系非常像。
当我们在写作,并且定位于让更多人能看懂领会我们的文章时,一定会从阅读者角度去思考,这样写的角度、这样的逻辑框架或者这样的表达是不是读者能明白,能吸收。
这个用户思维,很多程度上决定了写作者的层次。白居易说,他写的诗一定要让老太太能懂。所以,写者在写的时候,不考虑读者,那肯定会是“茶水分离”的结果。
能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作者深邃的思想是一种高能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讲故事、举例子。记得前几年,我的领导对我们讲一些产品定位的时候,往往用烧菜、知名餐馆,或者是某种食材来举例。我们会后经常开玩笑说,“今天我们又烧了一个菜”。现在想想,这个是个很高深的活,把一个很难懂的、或者要深度思考的点,用大家最熟悉的做菜故事或者例子讲出来,确实让大家容易理解、容易体验到深刻的点。
在面试中,往往遇到过应聘者,讲自己努力、抗压能力强,或者学习能力超群,这样的表述,不可能让面试官相信。这个时候,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单位、具体的岗位职责,举例子,当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别人都要放弃,我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做的,最后得到了什么效果或者业绩。这样一套路数下来,肯定会得到面试官的认可。
未来写文章,自己一定要写具体的例子,和自己想表达的观点相结合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