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都有一部历史,每个宅门里面都有一串故事。
今天我想记下我所知道的我们家、姥姥家的陈年往事。
不知为什么首先想到的却是姥姥家,我是外甥狗,却总不把自己当外人。我的记忆中,姥爷仅仅是个符号,因为早在母亲18岁时,姥爷就过世。那就从姥姥说起吧。
姥姥家是村里的大户,半个村子都姓刘。姥爷排六,人称六哥、六叔。姥爷早年也是读书人,只是时运不济不曾举业。姥姥家很大,两一二十间房三四处院落,后院还有一处小树林。古老的门楼上嵌着一幅对联,由于年代久远,只有横批还在。“书香门第”几个大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脑中。我知道这是对姥姥家最确切的注解。
姥姥生于1910年,娘家也是殷实的经商之家。只是不知为什么,姐妹几个均被久久留在家中,最后都给人做了填房。从20多岁来到刘家,姥姥的人生便拉开了不寻常的序幕。
姥姥一过门必须接受两个非亲儿子,后来陆陆续续又生了七个子女。于是有了个我们这个不同寻常的大家庭。在那个年代,孩子多了,却看不到福,只是当母亲的活更多。在我母亲的记忆中,姥姥从未睡过整觉,每晚都有做不完的活。每每醒来,都是姥姥在煤油灯下做针线活的身影。白天还得操心一大家子人的吃食。那个年代,一家子忙来忙去其实只为了吃饱而已。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姥爷竟然为姥姥取了名字,还教姥姥识字,写字。现在想来,他们年轻时那段时光,也是红袖添香分外温馨。后来近百岁的姥姥依然能读书看报,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也正因为姥姥略识些字,所以孩子们都在温暖安静的环境中成长。
做旧社会的婆婆很容易吗?其实姥爷是不善耕种的,这一大家子人说到底还靠姥姥。白天围着石碾石磨转,夜晚给孩子们缝缝补补。好在孩子们都还争气。大舅学了医,三舅、五舅、六舅、小舅先后参军(二舅早夭),而四舅则是五十年代响当当的大学生。舅舅们的人生之路基本不以农事为主,过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我想这与姥爷姥姥的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记得妈妈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小舅念高中时,当时流行制服衬衣。做惯了粗布衣服的姥姥竟然想像着也为小舅做了一件有模有样的制服衬衣。所以说姥姥是善于学习能跟得上社会潮流的。
我上初中时姥姥已80多岁,那年姥姥竟与我讨论国际事件,我大受刺激。因为死读书的我知道的并不比姥姥多。
姥姥四次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先后四个舅舅走在她的前面,所有一切柔弱的姥姥都顽强地挺了过来。
姥姥后来在六舅家住了十四年,城市生活的滋养为姥姥的长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姥姥饮食有度,从不挑肥捡瘦、病弱弱的样子看着让人心疼却是个健康老人,尤其那双眼睛又黑又亮不见一丝混浊。姥姥还坚持自己动手,洗衣洗碗很少麻烦儿孙。姥姥做为跨世纪的健康老人还迎来家族中的第五代,又是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五代同堂成为乡间美谈。
姥姥是这个大家族的根。每年她的生日便是这个家族的节日,不仅孩子们从各地赶来,有时村里同姓的孙子辈,重孙辈的人也会来参加生日会,那场面热闹异常。有一年生日当天贺寿的客人直接买光集市上鸡蛋,不得不说人实在多。有时想如果不是因为姥姥,妈妈的兄弟姐妹们还能这么齐全地聚在一起吗?而我的那么多的表哥我又有多少机会一一认识呢?
05年95岁的姥姥走完她的人生,根不在了,这个家也再没有了齐整相聚的那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