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古代文化
管仲:大数据治国第一人

管仲:大数据治国第一人

作者: 小马锅过河 | 来源:发表于2016-06-13 19:42 被阅读130次

文/小马锅

春秋时,齐国拜管仲为相,率先发起经济改革。有一日,齐桓公问管仲:仲父,现在国家经济各项工作都已开展,如何做好管理呢?

管仲回:做好数据统计工作就行了。土地、人口、产出、消费、货币、乡、县、国家等都要有统计。没有大数据治理不好国家的。

怎么做好统计工作?

一个县土地有多少?人口多少?粮食产值多少?消费的一般标准多少?应当投放多少货币?粮食价格与货币流通数量是否合适?一年下来,余粮多少?从事纺织业的妇女有多少?布帛产量多少?按时价折算,总值多少?全年,百姓消费后剩余多少?等等都要统计。而且针对土地,要单独设立一个统计项目。

​为什么?

国家的土地种类繁多,按地形分有:沼泽地、山地、低洼地、水塘地等;按肥沃程度分有良田、中田和差田。君王必须对国家的土地情况了然于胸,这就是大数据。

那大数据如何运用呢?

小白啊,有了大数据,就可以监控全国,了解各县的基本情况,比如,有的县地少人多,粮食不足;有的县地多人少,粮食多。国家就可以根据大数据进行调控,对于土地收成好有余粮的农户,就主动借钱给他们。大户多借,小户小借。山地和中等土地的农户,一般粮食不足的,也要借钱给他们,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

等到年景好时,国家对据有上等土地的农户收回贷款,以粮还贷,当国家掌控多余的粮食,粮价就会上涨,货币贬值。这时去收购妇女所生产的布帛,并声明:国家无钱,以粮折算。这样,国家得到了所需布帛,粮价亦回归正常水平。

国家再投放货币,囤集粮食,粮价又暴涨。这时,通告富人和高利贷者们:君王要巡行各地,向其借钱花花。并告知各县,有存粮不许放出来。巡行时粮食不够了,就向民间借粮,粮价必然再次暴涨。此时,国君下令:借富人之钱,一律以粮食折价偿还。这样,粮价又回归正常水平。全国各县都如此实施,则不征税而国库丰。

妙哉!妙哉!大数据国之机密啊!

最后,我们简单分析管仲的调控手段:首先使粮价做长数倍,其次用粮食支付借款。再其次,当国家掌握大量货币,少量在民间时,则币值高而万物贱,此时投放货币收购物资。再其次,货币在民间,物资都集于官府,则万物价格必上涨数倍,国家便按照市价抛售物资,回笼货币。左手粮食,右手货币,玩弄天下于鼓掌之间。

国内粮价的涨落决定于国家,山林和库藏械器的价格涨落决定于国家,春秋冬夏的物价高低也决定于国家,国君则可以此绳万民之贫富。

“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故民力可得而尽也。”

《管子 山国轨》

相关文章

  • 管仲:大数据治国第一人

    文/小马锅 春秋时,齐国拜管仲为相,率先发起经济改革。有一日,齐桓公问管仲:仲父,现在国家经济各项工作都已开展,如...

  • 管仲治国理政

    为官之路 齐庄公五十六年管仲出生,管仲的祖先是周穆王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道中衰,导致...

  • (5)齐国为什么能成为春秋首霸?管仲言三大治国核心奥秘

    当初管仲初为齐相时,桓公与其谈论治国之道,管仲言治国核心奥秘有三,一为见而知人,二为知而能用,三为用而不疑。这三点...

  • 读《史记》之管仲列传

    一.人物分析及介绍 史记中关于管仲的记载,并没有大篇幅的介绍管仲如何治国,而是记录了管仲的一些人生轶事,因为司马迁...

  • 成全与成就     文  郭奋勇

    成全与成就 文 郭奋勇 《史记》中记载管仲与鲍叔牙辅佐齐桓公史实中讲道:“世人对管仲的治国才能不以为然,却铭记住...

  • 非贤莫能举贤,举贤者更贤

    鲍叔牙对齐桓公说:“我比管仲差远了,我不过是个小心谨慎、奉公守法的臣子而已,管仲才是治国图霸的人才哪!”于...

  • 齐国之兴,兴于众志

    在公子小白继承王位,成为君主,又听取鲍叔的推荐,拜之前政敌的辅臣管仲为相,最后将齐国建成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的治国...

  • 大臣救下一囚犯,囚犯却要绝交,大臣不解,囚犯说出一句千古名言

    晏子是齐景公时期的齐国重臣,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他与管仲并列,说管仲的治国才干,帮助齐桓公称霸。晏子的政治远见,则帮...

  • 管子札记

    读《管子》,往往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叹一声奇书也不为过,甚至怀疑管仲是一位真正的历史穿越者。 治国之本 《治国》篇道...

  • 管子札记

    读《管子》,往往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叹一声奇书也不为过,甚至怀疑管仲是一位真正的历史穿越者。 治国之本 《治国》篇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仲:大数据治国第一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by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