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作者: 复旦金声缘 | 来源:发表于2018-03-30 11:44 被阅读0次

    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1]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孙晨瑜  李士金  缪星怡  任艺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袁编第一卷第二章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有云:“《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2] 上文云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是什么意思?“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诗经》的“强烈深 厚”艺术魅力,难道单单是由“创作态度”决定的吗?袁编是说:《诗经》创作态度使得《诗经》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这成文理吗!袁编又把“形式体裁、语言技巧”与“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并列,云在这些方面“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试问“形式体裁”是指什么?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可以并列,形式包括体裁、语言技巧,包括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诗经》的“艺术形象”反映的是现实内容,《诗经》本来就是“诗”,若是细说,则主要是四言诗,而袁编经常“出新”,认为“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可以并列,共同显示出“艺术上的巨大成就”。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其实,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学校要求我们在一个学期之内学完三千年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大家之前来自不同的专业,文学功底相对薄弱,因此任务的艰巨可想而知。我们的李士金老师,在这一学期的课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老师的教学态度和个人对古代文学独特的见解。 1、震卦一起,畅通明达。在课堂上,老师的震卦时时提醒着我们接下来的精彩评论或者是需要我们牢记的知识要点。一开始这震卦确实有些突然的吓人,但后来这声音一起,更多的是提醒自己该听什么该记什么。 2、感兴趣学习,学会学习,有理想学习。这句话人人都能说,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而在第一节课时,李老师就要求我们将这十四个字记下来,同时引导我们如何在这门课上能去努力使自己做到以上几点。一千种人看世界就有一千种看法。三千年的文学作品很多很长也很广泛,若是老师带着同学课堂上泛泛而谈,其中又不乏晦涩难懂的文字释义,同学们怕是也提不起太大兴趣。所以老师让我们自己选择文学作品,课后准备,课堂上给一定的时间展示自己对于作品不同的了解与观点,同时与同学们进行深刻的讨论发表见解,课堂氛围时而紧张时而新奇有趣。古代文学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生动形象深刻的反映。文学之所以丰富多彩之所以题材广泛,则是生活的体现,因而我们现代人再看这些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与发现。古代著名的很多诗人文学家他们的遗传结构都是有缺陷的。这是李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在古代,很多的平民,他们每天耕地织布,早出晚归,他们想的更多的是生计问题。就算是当官的人也无非是加官晋爵,报效朝廷。而这些诗人文豪在面对种种的仕途不顺、漂泊在外等现状,借诗词感慨满腹愁丝。当然,他们的才华横溢与真挚的思想追求不容置疑,但整日的感叹忧国思家未免有些脱离现实了,而且诗人有时的一些处事作风更将自己推向了这种忧思不断的境地。如陶渊明不管不顾家中妻儿的生活,独自追求自己的世外桃源,在我看来是不是有些太个人主义了。他们抒发的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常常觉得自己很有才能而报国无门,那和现代人觉得成功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机遇是不是一样的心理?总之,李士金老师的引导的确给了我许多对文学作品以及对学习态度、方法的思考。不要将学习作为应付考试的手段,更要去感兴趣学习,学会学习,有理想学习。(0113150034 孙晨瑜)接触了新鲜的课程,感受了不同的学习环境。我在这门课的不断探索中获得了新知。李士金老师的风格很是与众不同,这样的上课模式以前也曾体验过,但是却没有真正的思考过。在老师给我们的试讲机会中,我感受到了困难。一门陌生的课和生疏的技巧使我感觉准备好一堂课是多么的困难!我在阅读课文《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时,我先是简单的翻译了一下,对诗有所了解,之后我觉得既然是陶渊明的《读山海经》,我不如从陶渊明出发来赏析这首诗。找到了出发点我就开始查询资料,寻找有用的信息,希望借此帮助我更好的讲述此首诗。诗是简单易懂的,但是我从中却体会到了艰辛。想要准备好,不仅需要丰富有用的资料,同时也是需要你的语言组织能力的。这两者都具有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课堂。我们在试讲的同时,老师也会给我们一些建议,一些评价。用生动的语言,用富有启发意义的事例来开导我们,提升我们,感化我们。这是我在试讲实验中的所感所思,所有的体会,努力需要坚持。期末了迎来了期末考试,如何准备考试,也是一个难题。每门课的准备都是不一样的。在这一门中,我明白了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平时的知识储备是关键。人一定要学习,不断读书,充实自己,才能汇集更充实而又有质感的语言,才能更好地答题,平时的准备充足了,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不必慌张了,因为有自信,因为有实力,就可迎接任何挑战。(0113150030 任艺)

    准备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脱稿,因为臣妾实在做不到啊啊啊啊啊!

    李老师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每个同学都被分配到课堂任务,就是轮流上去当老师讲课,要求声音够大,言之有物。对我来说,上台发言已经是个很大的挑战了,更何况要讲得够好。在焦虑感的驱使下,我提前了一个星期开始准备PPT。焦虑是不够智慧的表现,即便知道这一点,也很难驯服这种情绪。所幸我排在最后一名,之前所有同学热腾腾的经验都摆在面前供我参考,PPT的水平达标了,备课笔记也写好了,私下里演练了几遍就上台了。老师评价我声音够激情,内容也够好,但是从头到尾闷头读稿,美中不足。我承认,准备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脱稿,因为臣妾实在做不到啊啊啊啊啊!我曾有个习惯,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徘徊踱步。这个习惯是为了缓解焦虑情绪而养成的,但适得其反,它不但让我消沉抑郁,还严重损害了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导致每次考试前的复习背诵都无比艰难。但这次的古代文学考试,我竟完全不觉得焦虑,也一反常态地不想徘徊了,还轻轻松松把手机里的音乐删了个干净。要知道我有着十年的音乐徘徊史,这简直堪称壮举!学委为全班同学整理了考点,我采用了中学时背政治的方法,白天用大块大块的时间通读、强记,晚上睡前再看一遍,然后立刻睡下,考点就放在枕头边。有时舍友们都睡了,灯光不足,我就把考点打成电子稿,放在手机的wps里,用手机的阅读软件打开,睡不着时就在被窝里亮着手机继续背。记忆编码大部分是在睡眠中完成的,这个法子很好用,几天几夜背下来,想忘也忘不掉了。而经过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涣散了十年的记忆力和注意力也已经回到了正常的水平,考起试来轻松自如。(0113150063 缪星怡)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文学家传承文化的艺术因素值得我们全面深入系统的探究。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能传世不衰为世人所称道,不但是由于作品的思想境界的深刻,而且还因为文学是艺术,具有动人心魄的诱惑力。我们往往在欣赏一部伟大作品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那神奇空灵的艺术境界,进入了那先得我心,我见犹怜的和我十分相象的角色,和他同哭泣、同欢乐、同苦闷、同仿徨,似乎或者简直就到了忘我的境界,当你醒悟过来哑然失笑、长叹一声时,你也自对这种艺术的魔力无可奈何,对这种高尚的艺术境界回忆不已。文艺批评家已经把思想和艺术作为文学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分门别类地加以探讨,往往认为思想属于内容的范围,艺术乃形式的范围。这种划分对文学的研究是非常有利的,也是文学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但由于人类有种共通的毛病,就是喜欢走极端,文学的研究也不例处。人们研究文学的艺术成就的时候,往往过分地把思想和艺术割裂开来,把艺术孤立起来,关在书房里独自探讨,因而总是“艺术啊艺术”,到头来是失去了艺术的灵性,失去了艺术的本质,探讨艺术只成了形式的搬弄。我们应该看到,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是具体的,是实在的,是活生生的,把文学研究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不过是为着研究的方便罢了,而文学是一个综合的有机的有血有肉的整体,它的一切,从实质说是不可孤立起来的。它就象一个超群脱俗的美人,你可以感觉她的温柔和美丽,你可以生起对她的无限的爱意,你自然也可以从气质、外表、衣着分类的加以分析研究一番,但当人欣赏她、爱敬她的时候,她永远是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的形象。你也许会说,我于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我对她的那淡雅的上衣就很喜爱,但你也要知道,她的眼睛和上衣是因为在她整个有机的形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才发挥这样的效用。在《老残游记》的研究中,对于艺术成就的探讨往往是征引几节文字,把其中的精义和文彩孤立起来,略略评述一下便心满意足了,根本还谈不到系统的探讨。而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人们研究它的艺术成就时往往忽略了思想仍旧是艺术魅力的核心,只是把一些文学上的技巧和文字上的功夫作为最重要的东西加以评述,这样的研究便难免走错了道,结果是离开事实和真理越来越远。[3]

                                                                                                                                                                                                                                                                          本期编辑 :韩雪


    [1]致谢:本课堂教学改革得到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周桂峰、施军、赵宜江、周平、李相银、许芳红、杨颖、陈年高、孙义清、陈华东、赵科印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受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C205)。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三版,第64页。

    [3]李士金著《中国古代小说社会心理分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229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ob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