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文种
既然主角登场,各路配角也该一一亮相了。
公元前496年,檇李之战,越军大胜。越王勾践凭借着自己聪明的头脑,设下计谋,抵御了吴国人的外侵。然而虽然获胜,战争的结果,却令勾践本人十分担心。虽然一切都按照勾践的计划发生了,这中间却有一个意外的插曲,那就是手下大将灵姑浮将吴王阖闾击伤了,而且导致阖闾最终不治而死。
越国的综合国力要远远的差于吴国,这一点,勾践心理十分明白。若吴国来入侵,自己誓死也要守住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可主动出击吴国的事儿,对于勾践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如今吴王阖闾战死,相当于挑起了整个吴国人民的愤怒,日后新国君吴王夫差会卷土重来,这是必然的。如果吴国人来的越快,越国的危险就越大,因为靠死士震慑这种战略只能应用一次,再来就一定不好使了,人家上来就冲锋的话,越国的军队很可能连第一波攻势都抵挡不住。如今吴国国丧,新国君夫差要为父守孝,国家不宜动兵,这对于越国来说是绝好的机会,如果能够靠着这段时间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缩小自己与吴国的差异,那么日后当吴国人卷土重来,越国就有了几分把握。
搞军事也好,搞建设也罢,需要的是人才。偌大的一个国家,什么事情都靠勾践亲力亲为,那是不现实的。而越国这些贵族们也都是土老帽,没什么见识,打打仗还行,可要说治理国家那是一窍不通。甚至包括勾践本人,凭借着天资聪慧,想想鬼主意还行,眼下一个需要发展的国家交在自己手中,还真不知该从何处着手才好。老爹打下了江山,可要守住这份产业,简直难上加难。
两个楚国人给越王勾践帮上了大忙,他们一个叫做范蠡,一个叫做文种。
太史公的《史记》并没有交代范蠡和文种的来历,但根据《越绝书》中记载,这二人原本是楚国人。范蠡原是楚国宛城三户邑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浙川县大石桥乡一带),出身落魄贵族之家,从小饱读诗书,受过良好的教育,可是家道衰落,导致他没有一个入仕为官的平台。这样的背景,令本应该入朝为官的贵族范蠡流落在民间,并且使他在乡里乡亲之中没有办法与人沟通。因为他的受教育程度,加上纷乱嘈杂、战火连连的年代,导致他对这个世界有着很多很多的看法,甚至经常是忧国忧民,有着强烈的政治抱负。可是这些对政治、哲学、人生观的看法,是没有读过书的,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们听也听不懂的。所以范蠡很郁闷,渐渐的就不和人沟通,而实在没法发泄的时候就在酒后发发让别人认为是“天方夜谭”的牢骚。时间长了,人们认为这个范蠡是个疯子,关于他的绯闻就越传越多了起来。看来范蠡并不是一个像孔子所说:“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相反,这样的生活令他很懊恼。
文种的出身要比范蠡“幸运”得多,他所出身的贵族家庭虽然也比较落魄,但毕竟文种还是找到了当官的机会。尽管他官职卑微,只是宛城的一个地方官,但也算能够在这一方水土小试身手。文种也是个有着政治抱负的人,他经常在宛城的大家族中搜罗人才,想要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与自己共同治理这一方的政治。在不断搜寻的过程当中,时间越久,文种就越失望,他发现这些大家族中没有哪个子弟有着真才实学,虽然都接受过教育,但是学好太难,另外真正学好的,早就去“中央”当官了。于是,他把目标放的更大,他认为,人才并不一定在这些大家族当中产生,而那些市井当中被人们认为是“怪人”或者“狂人”的家伙,往往可能是真正的有识之士。抱着这个理念文种来到了范蠡所在的三户邑。
文种听说范蠡便是这个地方最“怪”的人,于是登门拜访。初次登门,范蠡以为文种也是那些庸俗之辈,并没有会见文种,这令文种吃了个闭门羹。但这并没有令文种死心,他觉得,越是奇怪的人,可能就越有过人的见识和本领。于是,文种再次登门拜访。
文种这样坚持不懈寻找义士的举动也令范蠡产生了兴趣,一个人如此执着,说明他很可能也是心怀天下苍生的有识之士。于是范蠡会见了文种。范蠡向文种对他之前的无礼道了歉,换上他真实的面孔接待了文种,这一下,双方立刻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就在范蠡的茅草屋之中,二人有了一次促膝长谈,这是一次智慧的碰撞,范蠡绕开文种想要启动他在宛城当官的请求,转而与文种谈起了“天下大事”。这是一次两位大人物伟大思想的碰撞,这是一次改变了春秋后期中国大陆上各诸侯国之间格局的碰撞。
面对楚国的政治,两人都感到很无奈。此时的楚王便是那位曾经面对吴国大军压境的时候,收拾包袱逃跑的楚昭王。楚国的政治实际上是从楚昭王的父亲,楚平王后期已经开始衰落,楚平王任用奸臣费无极,迫害忠良,导致伍奢父子被处死,伍子胥逃亡吴国。楚平王去世以后,他的庶子子常一直官居令尹,独断专权,而子常本人却又是个极其昏庸贪婪之人。吴国灭楚的柏举之战正是由于令尹囊瓦觊觎蔡公和唐侯所进贡的宝物所引发的。柏举一战,几乎将楚国灭国,幸好楚国名臣申包胥跑到秦国搬来救兵,赶走了吴国军队,恢复了楚国的国号。经过如此一番折腾,楚国的国力大大的衰弱下去,已经由当年虎视眈眈要入主中原的一匹雄狮,变成了一头任人宰割的绵羊。范蠡、文种这二位英豪拥有着傲视天下的才华,他们有心报国,奈何在楚国政治如此混乱的背景下,二人完全寻找不到施展他们政治抱负的门径,这令二人萌生了去他国寻找机会的想法。
范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个国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无为而治,君主英明,懂得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不施暴政,不榨取苛捐杂税,给老百姓一个自给自足的环境;而百姓们也因为有这样的环境,富人处处怀揣着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穷人们能安贫乐道,大家各安其分。可如今天下大乱,在这个大环境中即便是某一个国家有这样英明的君主,但想要独善其身也是难上加难。即便是不想对其他国家攻城略地,也不得不让大量百姓弃农从军,因为还要保家卫国。治理这样一个乱世最佳的办法就是以战止战,只有扶植一个像当年齐桓公那样新的霸主,让其他的国家马首是瞻,才可能制止如此大范围的战乱。如今的楚国已经病入膏肓,况且你我二人在此是拳脚难施,根本寻不到门径;这样到不如去他国寻求出路,扶植另外一个可塑之国成为霸主,以强力手段阻止天下正在发生的一切恶事。纵观天下,中原自然不是我们的最佳去处,那些国家虽然根基好,但贵族专政的情形要比楚国还要严重,不可能启用一个外人治理他们的国家。而南部诸国,很多政权太过弱小,扶植起来恐怕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做到,况且又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从中干扰,使我们的计划半途而废。如此看来,当属吴、越两国的条件最好,他们都算是新兴的国家,国土面积大,人口兴旺,却缺乏治理的人才。比较而言,吴国目前已经有伍子胥、伯嚭这两位楚国人前去投奔,即便是我们去了也只能暂时居于这二人之下。况且依伍子胥的性格,很难真正对我们产生信任,将大权交与你我之手。而越国刚刚依靠巧妙手段战胜了吴国,但其实力终究去吴国太远,何况杀死吴王阖闾,吴国日后必将反噬,如今的越国,正式处于一个大难当头的局面,恐怕他们也在四处网络人才。再加上越王勾践本身就是个有抱负的人,如果能助他渡过这个难关,我二人必将成为越王的心腹,越国政权的核心人物。到那时,我们便可以在越国大展拳脚,助越国成就霸业,之后再利用越国的霸主地位,以暴止乱,这才是对于你我二人而言,治理如此乱世的最佳途径。”
如此一番高言阔论,令文种佩服的五体投地,对范蠡的远见卓识也肃然起敬。二人又针对这个计划进行了一番可行性论证,商量了一些细节,之后便毅然决然的收拾起行囊,投奔了越国。文种甚至都没有向楚国递交辞职报告,可见他对于此番决定所可能达成的效果之期待和认可。
实际上,范蠡和文种投奔越国的确切年代不详,有说是在勾践夫椒战败之时,可更多的史书中却有着“范蠡劝越王勾践投降吴国”这样的说法,还有说范蠡文种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越国。这一方面,我们无法确证,但根据史书中对越国与吴国两次大战——檇李之战、夫椒之战的描写,我们发现,檇李之战时,并没有提到此二人,而夫椒战败,勾践帅五千惨兵被围会稽山时,却出现了范蠡劝解勾践,文种出使吴军大营的记录。如此我们猜测,此二人奔越应该是在这两场战役之间的时期,也就是越王勾践备战夫椒之战的时间段之中。按照此种推测,本书不保留有些书中提到此二人先奔吴后奔越的说法,因为那样的话说明此二人在出发之前并不知道伍子胥已经奔吴,而伍子胥此时已经入吴至少十年以上,伍子胥又是楚臣,甚至已经指挥吴军攻入楚国郢都,“鞭尸楚平王”的事件已经发生,那么显得我们这位第一配角范蠡的消息太过闭塞,这不符合其作为道家智者的形象。事实上,范蠡的故事本就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连中国历史上第一史学家司马迁也并未能在他的著作《史记》当中考证范蠡的生平,我们只能通过推测,将他散落流传下来的各种故事、轶闻串成一条线,以方便大家阅读。包括后文当中提到范蠡拜师计然,计然为越国出谋划策,以及范蠡的归宿等等,也都是推测,若有不符合史实之处,请诸位谅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