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佛光寺如满禅师
中唐时期,洛阳佛光寺有一位年高德重的如满禅师(752-845),俗姓陆,是马祖大师门下见性的善知识之一,也是大诗人白居易的斋戒之师和授法之师。据《五灯会元》,白居易从如满禅师得受传心之法,是如满禅师的法子之一,故其晚年诗作颇具禅风,襟怀也格外洒脱。
关于如满禅师的史料很少,但其证悟高深,为时人所赞叹,从禅师的一首偈语可见一斑:
心中宽广山川小,眼内澄清日月明;
耳边天籁人间寂,脚下灰沙不染尘。
唐顺宗听闻了如满禅师之德名,乃诏至内廷问法,曰:
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顺宗皇帝精于佛法,读过许多经论,发现其中似乎存有矛盾。现象上,佛陀有降生和灭度,但经文又说如来法身常住,不生不灭,这似乎矛盾了,故有此问。
对此,佛光如满禅师答曰:
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
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
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
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
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问:如满禅师为何说法身常住于无心之处呢?法身不是遍在吗?
答:法身虽然遍在,通常却无缘显现,因为它无形相,只有当大家歇落心想,觉悟心空之时,法身才会现前。如何是法身现前?觉悟心空而不灭,含纳法界,具足一切功用,那就是法身现前,故如满禅师说“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
问:“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是指法身么?
答:是的。佛经当中就是这样诠释法身的,无边法界之全体就是法身,其中的一切物象与众生,则属于法身的随缘显现。如何显现?《楞严经》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问:那法身与众生心是何关系呢?
答:一切众生的心都是法身的随缘显现,是其灵明觉了之天然妙性的显现。但众生心当中夹杂着妄想分别等种种习气,因而掩藏了部分灵明觉性,发生了种种烦恼。一旦通过修行消尽妄想分别等习气,众生就能够见性成佛,明见自己心性本来是佛,本来就是法身佛,而不需要另外再成佛。
问:这样说来,众生心就是法身佛,是吗?
答:是,也不是。
问:为什么?
反问:举个例子吧。波浪就是水,您说是吗?
彼答:是。
反问:那波浪的波形能代表水吗?
彼答:不能,水无形。
答:所以众生心的心想也不能代表法身佛,法身佛非心想可到,也无心体可得,故云佛无心。
问:可经文里说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样的话,又是何意?
答:指众生心本来就是法身佛,注意,这是说众生心的“本来面目”才是法身佛,而不是指心念与心想。本来是佛不等于现在是佛。此外,经文里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等等,都应当如此理解。
问:难道我的心真有“本来面目”吗?
答:善哉此问。您若如实觉了自心空寂,其中无有一物实存,无有一念真实,但此空寂之心也不会灭绝,它空而包含法界,空而具备一切作用,空而为万物之源。如此觉悟,就是您的本来面目。这也只是说说,到这里必须心行,实则不拘泥于文字。
顺宗皇帝又问:
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
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
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
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
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答:
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
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
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
生亦不曾生,灭亦未曾灭。
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顺宗皇帝听了以后,龙颜大悦,从此对于禅宗更加重视。
问:佛体是指法身吗?
答:是。但法身不是实存之物,而是体性本空,故称空性法身。同时,其中具备种种功用,见闻觉知等都可以发生,不同于顽空、死空,故不可思议。不仅法身如此,一切事物都如此,究其体性则不可得,论其功用与现象则尽可随缘发生。
问:如何是无为?
答:不持有见解,不刻意造作,也没有形成和毁坏。因此,无为就是如如,如如不动,如如不异,如如无心。
问:无心就是不起心念吗?
答:不,无心是指心念之源头不可得,也就是本人常说的心念它爹不可得。心念没有源头,如同无根之树,也如空中楼阁,纯属虚妄,故称妄想或虚想。
问:心念的源头不是大脑吗?
答:大脑只是思维心念运作的器官,是工具,不是主人。
问:如何证明呢?
答: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可以让大脑思考,也可以让大脑暂时休息,这就证明他可以指挥大脑,所以大脑只是他的器官和工具。
问:那个指挥大脑的到底是谁呢?
答:问得好!请找到它,您就会明心见性。
问:您找到了吗?
答:我找明白了,知晓它根本找不到,也不必另外寻找,一瞬间反转心念,便发现它如如常在却本空无形。即便心念不起,它也健在。它是心念之源,但它如同虚空一般不可得,所以说心念无根也无源,都是妄想。
问:正念也是妄想吗?
答:知晓一切心念都没有源头,都如同无根之树、无源之水,因而不再执取任何心念,这才叫做正念。如此观察,必将妄想灭尽,邪念和正念都归于子虚乌有。因此,正念不同于一般的妄想,它是破灭妄想的工具。妄想灭尽,则如鸟尽弓藏,正念也无处安立。
问:“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如何理解?
答:说法源于心念,一旦了知心念无根也无源,连说法者都属空幻,终究不可得,还有什么法好说呢?到这里已然透彻实相,实相空朗,任何语言都不能代表它,再说还有何意义呢。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在洛阳佛光寺从如满禅师受斋戒,成为禅师的弟子,此后,二人之间保持了长达四十多年的交往,亦师亦友之情谊深厚悠长。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三月,白居易在洛阳履道里举行“尚齿之会”,意为尊重老者之聚会。当时有七位老者参与,年龄总计570岁。当年夏天,又有二位老者加入,136岁的李元爽和95岁的如满禅师,九人共聚洛阳香山寺,年龄总计近800岁,一同品茶赋诗。白居易特请画师为大家一一画像,与各人的诗赋一同收藏,以志纪念。
白居易始创的“尚齿之会”一时传为佳话,“九老图”和“九老诗”被后人一再效仿、重现。至宋代,此类聚会更是长盛不衰,诸多文人名士纷纷乐于此道。到了清代,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晚年将其演绎为“千叟宴”,一时盛况空前,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耳。据记载,恰从此后,康乾盛世结束,大清朝走上衰败之路。
就在“尚齿之会”后的当年(845年),如满禅师在洛阳佛光寺安然示寂,时年95岁,僧腊不详。第二年八月,白居易病逝,后人遵照其遗嘱,葬于如满禅师塔旁。该地近世被修建为“白园”,供各界人士瞻仰纪念白居易之用,佛光如满禅师也因与白居易的缘分而渐渐为世人所知。
2017.8.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