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帝同尊的南阳慧忠国师
在六祖大师的高徒当中,慧忠禅师(675—775)得享国师之殊荣。唐玄宗在位时就对其礼遇有加,将禅师迎往京城,敕住南阳龙兴寺。唐肃宗和唐代宗更是以师礼敬待,故称南阳慧忠国师。
慧忠国师是浙江诸暨人氏,俗名冉虎茵,自幼从不开口说话,家人以为他是天生的哑巴。直到十五岁那年,一位禅师路过家门口,虎茵一见便上前作礼,与之交谈,请求禅师收自己为弟子,愿出家修行。禅师观察其根器,让他去岭南曹溪追随六祖大师。虎茵于是开口向父母请求出家,父母惊讶不已,知道这个儿子不一般,不是世俗中人,就同意了。
冉虎茵来到曹溪宝林寺,见到六祖大师便请求出家。六祖看了他一会儿,说道:“按理,你不该出家呀。”
虎茵问:“为什么?”
六祖答:“你的福报堪与六十年太平天子相媲美,怎可出家呢。”
虎茵说:“纵有百年天子之福,也不如出家。”
六祖于是同意:“好,你若出家,真可谓一尊天下独立佛。”
慧忠禅师出家后博学经律,在领受了六祖大师的心印传承之后,便辞别祖师,去到河南淅川白崖山堂子谷(今淅川香严寺)静修,四十年不曾出山。唐玄宗闻其德名,迎往京城问法,敕住南阳龙兴寺。安史之乱一发生,慧忠禅师便告辞,离开京城归山隐居。
唐肃宗即位后,诏请慧忠禅师回京,尊为国师,敕居千福寺西禅院,时常向国师问法。
一次,西天印度有一位高僧来京,只见他相貌庄严,两耳垂肩,人称大耳三藏,他说自己有他心通,能够知晓别人的心念,肃宗皇帝于是请国师验证。
依据佛制,出家人不应当礼拜在家人,包括帝王在内。历史上比较开明的皇帝,对此都认可。大耳三藏一见到唐肃宗和国师,便向慧忠国师礼拜,然后起身,站立在皇帝的右侧。
慧忠国师问:“大德您得了他心通,是吗?”
大耳三藏答:“不敢(古人的谦辞,是承认的意思)。”
慧忠国师问:“好,请您说下,如今老僧我的心在哪里?”
大耳三藏答:“和尚您乃一国之师,为何却跑去了西川看赛龙舟呢。”
过了一会儿,慧忠国师又问:“如今您再看,老僧的心在哪里?”
大耳三藏答:“和尚您乃一国之师,为何却跑到了天津桥上看耍猴呢。”
又过了一会儿,慧忠国师再问:“您说老僧的心如今在哪里?”
这回,大耳三藏答不出了,一脸茫然。
慧忠国师乃呵斥曰:“这野狐精!他心通在何处?”
大耳三藏茫然无对。
问:大耳三藏见到慧忠国师为何要礼拜?
答:大耳三藏有他心通,一看便知道慧忠国师已经超凡入圣,故礼拜。
问:前两次,慧忠国师真地去了西川和天津桥吗?
答:是的,国师成就了意生身,可以用心意化身去到想去的地方。
问:那第三次,国师的心在哪里呢?
答:国师心无所缘,安住空朗本性,不在哪里而遍在,没有形迹可得,如如无念,故大耳三藏茫然。
问:这说明什么?
答:说明大耳三藏虽然得了他心通,却尚未明心见性,所以只能够观察到别人的起心动念,却不明了本性如如。当国师心念不生,安住本来之际,他就观察不到国师的心了。
问:有人问白云守端禅师第三次国师的心在哪里,禅师回答在大耳三藏的眼睛上,您以为如何?
答:此乃过来人的透彻之语,精彩绝伦。
问:这是什么意思?
答:不宜问,只须参。
问:可否透露一点儿消息?
答:譬如眼不见眼,一切业智所不自见。
一天,慧忠国师看侍者耽源(国师的年轻出家弟子,后来的耽源禅师)向来勤勤恳恳,便特意召唤他:“耽源!”
耽源就在他身边,于是立即回应:“在。”
国师又召唤:“耽源!”
耽源立即回应:“在。”
国师再次召唤:“耽源!”
耽源仍旧立即回应:“在。”
这样召唤三次之后,慧忠国师于是说道:“还以为我辜负了你呢,原来却是你辜负了我啊。”
问:这是什么把戏?
答:清醒的人和梦里的人对话您见过吗?这就是了。
问:假如您是国师的侍者,国师召唤您:“超然!”您该如何作答呢?
答:这要演示下,请看下面的实况录播。
一天,慧忠国师看侍者超然向来勤勤恳恳,便特意召唤他:“超然!”
超然就在他身边,于是立即回应:“在。”
国师仰起头,对着虚空又召唤:“超然!”
超然顿了下,回答:“死了。”
国师问:“死了咋还会回话呢?”
超然答:“先死了的会问话,后死了的也会回话呀。”
国师云:“嗯,子不负吾也。”
一天,南泉普愿禅师来参访慧忠国师,国师问:“您从什么处来啊?”
普愿禅师答:“江西。”
国师问:“哦,您把马大师的真身带来了吗?”
普愿禅师答:“这就是。”
国师问:“这背后的那个呢?”
南泉普愿禅师不再言语,以静默作答。
问:古人云举手投足皆是道,故知普愿禅师回答中肯。但言谈举止之外,怎么还有个“背后的”呢?
答:当您言谈举止之时,有个东东不曾落入言谈举止,这就是国师所问“背后的那个”。但它并不在言谈举止之外,而是同流不合污。
问:除了南泉普愿禅师的静默之外,国师若问您,您如何展现它呢?
答:山僧躺倒,四脚朝天。
一次,丹霞禅师来访,正值国师午睡,侍者耽源在外厅守护。丹霞禅师问侍者:“国师在否?”
侍者答:“在是在,只是不见客。”
丹霞禅师言:“这也太深远了吧。”
侍者回应:“不要说上座您啦,就是那佛眼也偷窥国师不得。”
丹霞禅师称赞道:“真可谓龙生龙子,凤生凤儿。”于是离去。
国师睡醒起身,侍者耽源把刚才的全过程汇报给了师父,心中暗自得意。只见慧忠国师拿起棒子,一连追打了侍者二十棒,把他撵出门外。
丹霞禅师听说了这段后续表演,赞云:“真不愧为南阳国师也。”
问:侍者耽源对答很精彩呀,为何国师醒来后要追打他呢?
答:国师这是在用实际行动教化耽源:你小子挺聪明啊,知道我不见客(暗喻自性无为),那你还知道我会棒打(喻自性无为之作用)你吗?
问:耽源有何过失?
答:不要问耽源如何,且看看自己为何总是不停地纠缠,而忘失了您那不曾纠缠的自家珍宝呢。国师常在而不见客,君心常在而不入知见,识得自己的心,方才能够识得国师。到那时,才知侍者耽源是个二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朝廷有一位僧官,官名紫璘供奉,是当时的名僧。一天,慧忠国师出了个最简单的问题考他:“请问供奉,佛是什么意思啊?”
紫璘供奉随口回答:“佛是觉悟的意思。”
国师问:“佛曾经迷惑过吗?”
依据佛经,佛者常觉不迷也,故紫璘供奉答:“不曾。”
国师问:“既然不曾迷惑过,那要觉悟做什么呢?”
紫璘供奉茫然无语。
问:请法师帮助紫璘供奉回答国师的最后一个问题,如何?
答:若不觉悟,怎知它不曾迷惑过。
问:这么简单呀!紫璘供奉也是一代名僧,为何答不出呢?
答:只因他知识太渊博,却唯独不认识知识它爹。
一天,紫璘供奉正在注解《思益梵天所问经》,慧忠国师对他说:“但凡注解佛经,必须体会得了佛意才可以哦。”
紫璘供奉信心满满地回答:“那是啊,要是体会不了佛意,我怎敢注解佛经呢!”
慧忠国师当即命令侍者端来一碗水,里面放了七粒米,碗上面还放了一双筷子。问紫璘供奉:“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紫璘供奉半晌无语。
慧忠国师于是责难:“您尚且体会不了老僧我的意思,又怎可能体会佛意呢?”
紫璘供奉哑口无言。
问:还是请法师代替紫璘供奉回答下,可否?
答:好,那要从头演练,请看下面的实况录播。
一天,沙门超然正在注解佛经,慧忠国师忽然来访,训导曰:“但凡注解佛经,必须体会得了佛意才可以哦。”
超然故作惊讶之状,反问:“啊?某人向来不知还有这个东东,请国师慈悲开示,何为佛意?”
只见慧忠国师微微一笑,曰:“若如此,法师可注解佛经矣。”
问:慧忠国师有这么好糊弄吗?
答:糊弄?超某眼中佛意尚且不可得,怎会糊弄别人。
问:如此回答,国师怎会认可?
答:难道您不知《法华经》云“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么?随处透过一切,无所执取,方才是觉悟诸法本空之人,故可以说法,也有资格注解佛经。国师随口给您一个“佛意”,您就把它执为实有,如此则处处障碍不通,还有何资格注解佛经呢。
问:国师为何不回答您“何为佛意”?
答:您在套里面作茧自缚,但国师岂肯入套呢。
问:国师命令侍者端来一碗水,里面放了七粒米,碗上面还放了一双筷子,到底是何含义?
答:您又大大地着相了,岂不知法无定法?这场景可以有许多种答案,但无论您如何回答,都不对。因为裁定权在国师手里,他说了算,您说了不算数啊。
同理,假如说真有什么“佛意”的话,那也必须由佛陀来开显,咱们说了不算数。明白吗?
问:这样啊!慧忠国师也太狡猾了吧?
答:不,国师太慈悲,教紫璘供奉和您当场认识什么叫做诸法本空,什么叫做法无定法。若觉悟诸法本空,不被文字语言所束缚,方可说体会佛意,也才适合注解佛经。
问:您不是说过,即使没开悟,也可以学习讲经说法吗?
答:这也不是我说的,依据《金刚经》等等经典,大家都可以“读诵受持,为人解说”,且功德不可思量。此乃佛语,理应信受。但注解佛经不同,那会形成正式的文字,一直流传下去。如果不善于体会佛意的话,难免误导别人,故不宜。
中国古人极重视文字,所谓“文章千古事”是也。一个人能够立身、立德、立言,把自己的言传身教留给后人,此乃最可宝贵之财富,也是千古大事,必须慎重。
话说这紫璘供奉身为一代名僧,被慧忠国师屡屡问难,每次都很狼狈,心有不甘,于是他便邀请国师辩论法义,友好地切磋切磋。慧忠国师答应了。
这天,当慧忠国师登上法座坐好,紫璘供奉说:“请国师您树立一个法义,我来破斥。”
慧忠国师静默片刻,说:“我的法义树立好了。”
紫璘供奉不解,问:“到底是什么法义呢?”
慧忠国师答:“供奉您果然不见,看来这不是您的境界啊。”说罢,国师起身下座,辩论结束。
紫璘供奉瞬间云里雾里。
问:法师您可知慧忠国师树立的法义吗?
答:现成的。
问:那该如何破斥呢?
答:国师立于无所树立之境地,一切本来现成,故无法破斥,也不应该有破斥之心。
问:那这叫啥子“辩论”呦?
答:二人有问有答有分歧,咋不叫辩论呢。
问:国师的“立义”可以再解读下吗?
答:您的头好好地在这里,切莫头上再安个头啊。
问:还是不明白,您再慈悲启发下吧?
答:国师静默之际,法义它爹好好地在这里不曾死去,无量法义尽在其中,您还要立个什么义呢。
慧忠国师不仅弘禅,且博通经论,曾有一位禅僧问:“古人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人不认可,斥为邪说;也有人赞叹不已,言其不可思议。不知国师如何体会呢?”
慧忠国师答:“此乃普贤、文殊等大菩萨之境界,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和二乘小果所能信受。这与大乘了义经完全吻合,如《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青青翠竹既然不在法界之外,不就是诸佛法身么!又如《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郁郁黄花属于色法,岂不就是般若么!此乃极其深远之语句,未省悟的人确实不知其所以然啊。”
听了国师的精彩解答,禅僧心悦诚服,作礼而去。
由于慧忠国师影响力很大,“翠竹黄花”这个公案流传极广,但您不要以为这就对了,后来有一位悟道的大珠慧海禅师公然表示对此不予认可。于是,有一位华严座主(擅长讲《华严经》的高僧)便向大珠禅师发问:“禅师您为何不许可‘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呢?”
大珠禅师答:“法身本来无相,顺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本来无知,应对黄花而显相。而不是说黄花有般若,翠竹有法身。故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如果说黄花是般若,般若就和无情之物一样了;如果说翠竹是法身,则翠竹就可以像法身那样发起种种功用了。所以不宜这样说,座主您明白了吗?”
华严座主答:“不明白。”
大珠禅师问:“哪里不明白?”
华严座主答:“慧忠国师和您说的都有道理,但观点却截然相反,我不知该如何取舍。”
大珠禅师于是补充:“对于见性的人而言,说是可以,说不是还可以,他们随缘应用而说法,不会拘泥于是与非。对于不见性的人而言,他们说到翠竹就执着于翠竹,说到黄花就执着于黄花,说到法身就拘泥于法身,说到般若却不认识真正的般若。因此,无论他们如何说法,都会演变成争论。”
华严座主听后大受启发,礼谢而去。
常州有一位僧人名叫灵觉,精通教义,特来向慧忠国师问法,曰:“本人发心出家,欲求佛果。不知如何用心才能够成佛呢?”
慧忠国师答:“无心可用,就能成佛。”
灵觉问:“既然无心可用,是哪个成佛呢?”
国师答:“无心自成佛,成佛也无心。”
灵觉问:“佛陀有广大不可思议的妙能力,能够度众生。如果成佛果然无心的话,是哪个在度众生呢?”
国师答:“无心才是真正的度众生也。若见有众生可度,就成了有心,则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便陷入了生灭妄想。”
灵觉问:“既然佛陀无心,释迦牟尼佛出世广说三藏十二部教法利益众生,这许多教言岂不成了虚假言说?”
国师答:“佛陀讲说教法之时,也是无心。”
灵觉问:“无心说法,那就等于无所说法了吧?”
国师答:“说法就是无心,无心正好说法。”
灵觉问:“既然说法可以无心,那众生造业还有心吗?”
国师答:“无心则无业,既然造业了,就说明有生灭心在造作,不能说无心。”
灵觉问:“您前面说无心可用就能成佛,那国师您成佛了吗?”
国师答:“心尚且无,谁能成佛呢!如果有佛可成,说明还是有心。有心就是有漏,便会陷入有漏烦恼,怎做得到无心可用呢。”
灵觉问:“既然无佛可成,那国师您得到佛的妙作用了吗?”
国师答:“心尚且无,妙作用从哪里来呢。”
灵觉问:“像您这样两头茫然无着落,不会是落入了‘断见’吧?”
国师答:“本来无心也无见,您把什么叫做‘断见’呢!”
灵觉问:“本来无心也无见,不会是落入了顽空吧?”
国师答:“无空可落。”
灵觉问:“还有可堕落之处吗?”
国师答:“空尚且无,堕落从何建立呢。”
灵觉问:“像您这样能、所皆无,忽然有人持刀来取您的性命,这到底是有还是无呢?”
国师答:“是无。”
灵觉问:“刀砍脖子的时候,痛不痛呢?”
国师答:“痛也无,不痛也无。”
灵觉问:“既然连痛都无,那您死后投生哪一道呢?”
国师答:“无死无生,也无哪一道。”
灵觉问:“您如此无物自在,当遇到饥寒交迫之时,您该如何用心呢?”
国师答:“饥饿了就吃饭,寒冷了就加衣服。”
灵觉说:“您还知道饥饿与寒冷啊,那就说明您还有心哦!”
国师反问:“我来问您,纵然有心,这个心长什么样子呢?”
灵觉答:“心无形无段。”
国师问:“您既然知道心无形无段,这就是本来无心,为何非要说我有心呢?”
灵觉没回答,继续发问:“假如您在山里面遇到了虎狼之类,您该如何用心呢?”
国师答:“见它如不见,它来如不来。真要是无心的话,纵然恶兽也不能加害于你。”
灵觉问:“整日里寂然无事,独自脱尘而无心,您把它叫做什么?”
国师答:“叫做金刚大士。”
灵觉问:“金刚大士什么样子?”
国师答:“无形无段。”
灵觉问:“既然无形无段,您把什么东东叫做金刚大士呢?”
国师答:“叫做无形无段金刚大士。”
灵觉问:“金刚大士有何功德?”
国师答:“一念与金刚大士相应,能灭除无量劫生死重罪,得见无量诸佛。此金刚大士之功德无量无边,非言语可说,非心意可知。假使无量劫住世,讲说其功德,也说不完。”
灵觉问:“如何是一念相应?”
国师答:“忆念、知识、知见都忘怀,就是一念相应。”
灵觉问:“既然忆念、知识、知见都忘怀了,是谁得见无量诸佛呢?”
国师答:“忘怀就是无心,无心就是诸佛。”
灵觉问:“无心则空寂,怎能叫做佛呢?”
国师答:“无心本空,佛也本空,所以说无心就是佛,佛本来无心。”
灵觉问:“既然都本空,则无纤毫可得,该把它叫做什么呢?”
国师答:“本来没有名字。”
灵觉问:“还有和它相似的东西吗?”
国师知晓灵觉已然入门,乃勉励曰:“没有和它相似的东西,世间人称它为天人师、无上士、世尊。您好好努力如此修行,没有谁能够破坏它,更不必多问。明达之人,尽可任意云游天下,独行解脱无所畏惧。所到之处,常有恒河沙数圣贤慈悲守护,常得恒河沙数天龙八部等善神恭敬护持,再也没有障碍,何处不得逍遥自在呢。”
问:这位灵觉不简单呀,是否见性之人呢?
答:国师已经为他印可,显然是一位宗、教兼通的高僧,他不只是来向慧忠国师问法的,而是与国师一道为大家演绎无上妙义的。这番对答十分精彩,环环相扣,紧锣密鼓,处处直指第一义空,也是那人人本有的金刚大士。大家依此修行,如国师所言,可谓独行解脱无所畏惧,常与诸佛菩萨相伴,更有无量护法善神守护,再也不会有障碍。
问:见性就会得到护法善神的守护吗?
答:毫无疑问,因为这是护法善神的愿力所在,尤其是那些金刚护法神,他们的愿力就是守护修行人,令其得究竟解脱。见性是初步解脱,初步得心自在,与诸佛菩萨和护法善神的愿力相吻合,必得护持。
这护持不从外来,同样源于您那无形无段的本空之心。
晚年,慧忠国师深得唐代宗崇敬,眼瞅着国师年事已高,代宗皇帝忍不住发问:“国师啊,您百年后,弟子该为您做些什么来纪念您呢?”
慧忠国师答:“您可以为我造一座无缝塔。”
唐代宗不明白其中奥妙,立即回应:“好,请您画一个宝塔的图样吧。”
慧忠国师静默许久,问:“明白了么?”
唐代宗答:“没明白。”
慧忠国师曰:“贫僧去后,弟子耽源自然会知晓这个事情。到时候,您可以问他。”
唐代宗大历十年(775)腊月十九,慧忠国师右胁(右侧卧,也叫吉祥卧,是佛陀入涅槃的身姿,也是佛陀日常的睡姿)而逝。代宗皇帝诏见耽源禅师,问他要“无缝塔”的图样。
耽源禅师静默许久,曰:“圣上明白了么?”
代宗皇帝答:“没明白。”
耽源禅师乃说偈语云:
“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黄金充一国。
无影树下合同船,琉璃殿上无知识。”
问:法师晓得这“无缝塔”么?
反问:您可知塔是做什么用的?
彼答:塔又称浮屠,多用来安放佛菩萨或高僧的舍利。
再问:塔如果没缝,舍利从哪里放进去?
彼答:这个——不晓得了。
答:慧忠国师这是一个比喻,其实国师早就在这座“无缝塔”当中了。代宗皇帝也在里面,您也在里面,世界与众生皆在其中,只是难得几人知晓。国师请皇帝造塔,其实是在启发他找到这座天然无缝塔,那可比皇帝的宝座还金贵呦。
慧忠国师圆寂后,朝廷追封谥号曰“大证禅师”。
2017.6.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