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之恋》是人类史上首部在南极实地取景拍摄的电影。整个剧组冒着酷寒、冷风、暴雪、毒阳、劣境,以及生命的危险来拍摄。说实话,真的打心底里佩服他们。但如此耗费心力的电影,为何总觉得有点不够?《南极之恋》到底是一部灾难片,爱情片,还是求生历险记?

如果说的是灾难
在南极,一场坠机,让婚庆公司老板吴富春和高空物理学家荆如意成为意外中的两名幸存者,很明显,这是灾难。吴富春和荆如意无意中找到南极考察队留下的废弃小木屋,小屋里的燃料和食物仅够他们生存75天。面对如此绝境,他们只能徒步寻找最近的中国极光站。
每天,吴富春外出徒步求救,荆如意由于受伤断腿只能留在小木屋等候,两个演员撑起了整部电影。如果说是灾难片,感觉人物和情节有点单薄,除了坠机,吴富春后面遇到的冰川崩塌、坠入冰窟窿、掉进冰海、患雪盲症等危险,都没有呈现那种在大自然面前震撼人心的无力感。跟《后天》、《2012》、《泰坦尼克号》等灾难片相比,《南极之恋》的灾难感还是少了一点。

如果说的是爱情
吴富春身体强壮,荆如意有丰富的求生知识。面对绝境,他们只能互相依靠,互相帮助。“爱”是一定有的,这种情况下,不得不爱,无论少了谁,剩下的人都难以活下去。但是“情”却不足,男女主角没有相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生存”。这种出自人类本能的感情,谈不上“爱情”。所以,我仍无法理解他们的“情”从何处来?
“她在等我,我必须得活着。”那是吴富春对在小木屋一直等待他的荆如意的本能牵挂,这是他的责任。对于荆如意,只有吴富春平安回来了,她才能活下去;对于吴富春,只有荆如意活着,他才能继续求生。我只能说,为了生存,他们相互需要,相互慰藉,至于这种对生存的渴望是否能够唤起爱情,我实在不清楚。

如果说的是绝地求生
很明显,男女主角在廖无人烟的南极求生、求存、祈祷、盼望,这本身就是一个绝地求生的故事。南极的白雪茫茫、宏大庄伟、无限风光,在他们看来已成为次要。吴富春在这75天除了要对抗冰川、海沟、裂缝、雪盲、饥饿,还要对抗同伴和自己绝望的心情。而荆如意在这75天面对的则是恐惧、忍耐、坚持、信任,还有希望和绝望之间来回切换的心理折磨。
两个绝地求生的人类与南极完美的大自然景色形成强烈的对比,然而,故事后面却加重笔墨在情感的渲染上。如果说电影的主题是绝地求生,那电影末尾吴富春看着雪崩中的小木屋,大喊着“我要回家”,所表达的更是对爱人的牵挂,他对小木屋已经有了“家”的感情。绝地求生上升到爱情?亲情?这有点牵强了。

感觉《南极之恋》想说的东西太多了,灾难、爱情、求生都有,但每一个都不够深入,导致电影主题的定位不够清晰。不管怎样,《南极之恋》给我们展现的壮美镜头,确实让人为之惊叹,导演和演员的尽心尽力也是有目共睹。也许,我没有看懂《南极之恋》,欢迎看懂的你指教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