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馆人文社科每天写500字
他是回忆录创作大师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生活从来不只一种面孔

他是回忆录创作大师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生活从来不只一种面孔

作者: 哲学诗画 | 来源:发表于2018-05-02 17:23 被阅读52次

托拜厄斯·沃尔夫,1945年生,蜚声美国的短篇小说家,回忆录创作大师,“美国短篇小说复兴运动”力将,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学科教授。他的短篇小说频频出现在《华盛顿邮报》、《纽约客》、《格兰特》、《时尚先生》等著名文学杂志上,充分显示了沃尔夫非凡的创作天赋。沃尔夫曾获得瑞短篇小说奖,圣·劳伦斯小说奖,三次赢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福克纳笔会奖等重要奖项。被公认为美国当代短篇小说之王。2014年,获俄勒冈州立大学颁发的斯通文学终身成就奖。

沃尔夫说:生活从未只有一种面孔,它在那里,它只在那里,那里可能有悲伤,可能有哀愁,可能也会有爱的存在。

美国短篇小说家托拜厄斯·沃尔夫

1,谎言之路成就小说之路

“我憎恨残忍。我讨厌野蛮人……总统身上有种东西,他那虚张声势的派头让我想起了我的继父。”

小说家总喜欢这样说,他们通过说谎工作,而托拜厄斯•沃尔夫在生活中就是个谎话连篇的人。如果他不曾这样,也不会有今天的位置。在暴力继父的恐吓下,手足无措的母亲是他依靠的避风港,为了生存,他编造故事。当需要用事实来证明时,沃尔夫就轻轻松松地伪造起来。比如说1960年的时候,他还处于青春期,因为拿到一笔众人争抢的奖学金,他短暂逃离了地狱般的家庭,进入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预备学校学习。学校领导理所当然要求提交推荐材料,于是15岁的“杰克”(他采用这个名字,以表达对杰克•伦敦的敬意)就寄给学校一叠文件,来证明自己学术、社交以及体育方面的才能(文件都出自他自己笔下)。不出所料,希尔学校录取了他,还给了他一笔很多人都渴望的奖学金。这所学校的知名校友包括埃德蒙德•威尔逊和巴顿将军。

为此,沃尔夫称,在学校的这段时光就像一首“田园诗”。可才过了两年多,他就被赶出了学校,被勒令退学。之后他短期当了一阵海员,其间他怀疑有个船员要谋杀他。接着,他参了军,接受训练,成为特种部队——又称“绿色贝雷帽”——中的一员。1967年春,他乘船离开美国,来到越南。至此,开始了他的半旅行半写作生活。

孙仲旭翻译的《北美殉道者花园》

在接受访谈时,沃尔夫坦承“后悔自己的不诚实做法,但却不后悔那样做带来的结果”, 因为在希尔中学的日子对他确实影响很大。他在那里坚定了自己的作家梦。希尔中学的文学氛围浓厚,常有名作家前去讲学,包括罗伯特•弗罗斯特、威廉•戈尔丁、埃德蒙•威尔逊等。在希尔中学的经历,后来也促成了他的小说《老学校》。

2,沃尔夫的个性——用超现实手段保留生活的希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沃尔夫并不偏好生活中的悲剧,他总是试图在生活中为希望保留一些可能,哪怕这种可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在某些时候,他愿意用一种超现实的方式表达出来。

比如在小说《隔壁》中,虽然这篇小说的篇幅不是很长,只是简单描绘了一对夫妻受到了邻居的骚扰所面临的困境。妻子在故事当中扮演了俗人的角色,因为邻居的粗鲁不堪不再对邻居怀有什么同情,这构成了整个故事的开头。而丈夫也同意妻子的看法,不过他的想法稍微有些浪漫,他不同情邻居是因为她朝着小孩吼叫。这为两个人的态度分歧埋下了伏笔。

沃尔夫编织的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现实中妻子和邻居的关系,充斥着敌意。在故事的结尾,妻子入睡,而丈夫开始看电影,想象自己可以拍一部更好的电影——为这个电影制定了一个新的结局:所有人团结一致克服了困难,找到了传说中的黄金国,探险者们躺在草地上,和自然融为了一体。

沃尔夫通过小说主人公以一种梦的方式净化了现实生活和娱乐消费品中人与人的张力,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洛尔迦的诗:

如果生活的所有根须

直指群星

死者亦不闭上

他们的眼睛

那么我们就会像天鹅一样

面对过往的魂灵,翩翩起舞

小说《这个男孩的一生》

3,作家的极简风格和情感力度

沃尔夫的短篇大都有着极简的风格,叙事手法偏向传统,有开端、高潮和结尾。其故事总能在开始便抓住读者,故事的一步步发展中不乏细节和情感描写,结局有时也让读者出乎意料。在语言的平实简单之余,有着古朴但却不过时的感觉。其作品的叙事手法虽然没有后现代的那种哗众取宠,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创作属性。比如《我们的故事开始了》、《问题晚上》,他可以做到一个故事中套入另一个故事,通过两姊妹的对话徐徐展开故事的重心。而这种能力,现代的很多作家显然并不具备。因此,更应该像沃尔夫学习。

此外,沃尔夫在其作品中营造的情感冲突也极为有力,他笔下的人物大都是可怜但却不可鄙的普通人,落魄的士兵、失败的猎人、抛妻弃子的丈夫等等。他们都不是完人,性格上各有缺陷,在道德上的不断挣扎。家庭、校园、军营,是沃尔夫作品中最经常描写的对象场景。这跟作家自身的经历有关,毕竟家庭、学校和军营这三点对他的影响最大。尤其值得我们研究的是,在阅读沃尔夫的短篇故事时,我们不仅会把自己与故事中的人物联系起来,还会把作者与故事中的人物、情节相联系。比如让你觉得整个故事其实就是在讲述作者自己的《问题晚上》中的具有暴力倾向的父亲,还有《抛锚大漠中,1968》中抛弃妻子的父亲,以及《炉火》中带着儿子流浪的单身母亲等等,这些人物很难不让你联想到沃尔夫自身的经历。

写的最后的话——

沃尔夫经常试图在小说当中保留希望。但是,是什么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真实面貌?是什么构成了生活的真相?是否窘迫和局促就是所有人生活的现实状况呢?这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沃尔夫一直拷问的问题,也是他以及他作品存在的价值。

对于生活,我们永远有话说,而且未来的探索之路从不会停止或停息。对于生活,沃尔夫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没有希望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层当中,我的任务就是把他们发现并挖掘出来。

相关文章

  • 他是回忆录创作大师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生活从来不只一种面孔

    托拜厄斯·沃尔夫,1945年生,蜚声美国的短篇小说家,回忆录创作大师,“美国短篇小说复兴运动”力将,美国斯坦福大学...

  • D029+8组煎果子+《写作这回事》读书笔记

    这周开始读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这是一本作者创作生涯回忆录。 他是当代惊悚小说之王,通俗小说大师。代表作有《...

  • 每日一练1月17

    1.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作家是()。1.【答案】A。解析:莫泊桑被尊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将短篇小说的趣味提...

  •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和契诃夫、莫泊桑,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他的小说主要是反映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

  • 斯蒂芬·金告诉你—《写作这回事》

    最近将《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这本书读完,才开始真正认识并了解了斯蒂芬·金这个人。他是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

  • 思索

    今天分享文学大师汪曾祺先生的创作经验:他说,小说里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就是作家对生活的看法、感受和对生活的思索。 ...

  • 【摄园美术秀】在临摹中感受——2019级学生优秀作业展(十四)

    临摹不只是为了模仿,而是一种学习方式,通过临摹大师作品,体验大师在创作中是如何艺术表达的。 了解大师:法...

  • 《写作这回事》:快乐+实用

    《写作这回事》是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创作生涯回忆录,我不是金先生的粉丝,他的作品只看过改编的电影《肖申...

  • 从来不只是他

    其实,他更想去的是前方,和他的战友站在一起,迎接惨烈的战况和那必然来临的曙光,但他最终只是孤身一人,选择踏...

  • 听读有得|契诃夫的讽刺与幽默

    契诃夫是举世闻名的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特别出彩,讽刺与幽默并存,被誉为短篇小说的艺术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契诃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是回忆录创作大师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生活从来不只一种面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yvc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