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佛、儒、道专题国学与传统文化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25.从圣人到俗子:圣人在心理补偿中的意象和凡人的画地为牢

25.从圣人到俗子:圣人在心理补偿中的意象和凡人的画地为牢

作者: 盆小猪 | 来源:发表于2017-07-29 07:22 被阅读280次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文吏的黑锅让儒家去背的历史事实。这一章,我们讨论圣人概念在社会文化中被偷梁换柱的心理基础。

本文首先在社会心理学层面重构心理补偿机制的理论体系,接着,将心理补偿机制用于传统文化圣人观念的阐释中。

人皆可为尧舜,但并不是人已经都是尧舜。不是圣人的凡人,没有圣人的社会,都需要一套补偿机制,来让圣人仿佛是存在着的。

这个被造出来的、只在文化中存在的圣人的意象,能否发挥出圣人的社会作用?

不能。心理补偿机制发生了颠倒,圣人的意象在文化中异化。当我们想学习圣人的文化时,我们究竟在学什么?

(一)心理补偿机制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关于自卑情结的论述,被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弗洛伊德视为对精神分析学的重要贡献。

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他的学说以“自卑感”和“创造性自我”为中心。

阿德勒在其著作《自卑的超越》一书中,认为人类婴儿具有自卑的本能,唯有如此,婴儿才会有内在的心理动力,引导自己不断进取和学习。通过学习的成果以补偿自己本身具有的缺陷。

这样造就了人争强好胜和追求优势地位的天性。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补偿机制能否得到正确的引导,发挥适当的作用,关系到他能否拥有完善健康的人格。神经质症就是一种特殊的,不幸的,潜意识的心理补偿方式。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

当个体的心理活动陷入持续的不良状态时,个体的无意识会引导个体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摆脱由矛盾纠结、欲求不满等引发的痛苦、紧张等感受,发到一种平复的心理状态。这个过程,就是心理适应机制的作用。

由无意识引发的自我调节的行为模式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攻击,压制,逃避等。补偿,是其中一种。补偿机制与人的防御机制有关。但是当补偿需要实现时,补偿的行为模式可以是攻击性或逃避性的。

心理机制从个体的先天因素来看,是以个体的秉性变量为基础的心理活动方式。个体的秉性变量包含了个体的基因所决定的具体神经系统构造与功能,也包含了个体的气质特征。

心理机制从机制本身的特征来看,首先,具有一种内在稳定的结构,其次,这种结构所发挥的功能具有稳定性和目的性。

因此,作为心理适应机制的心理补偿,是个体适应环境所刺激出的“自卑感”时的自我调节行为模式,这个模式的效果受制于个体的禀赋差异。心理补偿机制的心理结构与功能是以现实生活中的能动性方面的增长来弥补“天生”的缺失。

(二)如何弥补

在这一机制发生与作用的过程中,行为从逻辑上不可能真正地、直接地对秉性中的缺失加以弥补。但是这种补偿,却缓解了缺失所造成的不良状态。

因此,补偿机制的效果与补偿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和事物无关。补偿得以实现,依靠的是补偿行为产生的心理能量,填补了缺失的心理能量

心理补偿机制通过无意识对个体行为的作用,是通过心理能量的弥补来实现。

这种特征,我们称之为心理补偿的“非逻辑因素”。

心理能量的流动可以解决心理不良状态伴随的不良情绪问题,可以让个体的精神状态平静以充分地思考并解决个体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无意识对心理能量的流动所作的引导,会激发无意识领域内的心理潜能,使个体能够超乎平常的发挥出行为的作用。

心理能量的流动牵引出无意识领域更为广阔的内心世界,带给个体以积极丰富的精神体验,从而为个体的自我提供得以充实的经验材料,让个体处于积极进取的奋进状态中。

以上三个方面,是心理补偿机制为个体的补偿行为所带来的功效。虽然补偿行为本身无法补偿自卑感的来源,但是补偿行为所带来的自我实现的体验却能补偿自卑感

某一些类型的补偿行为的成功所带来的社会利益,奠定了个体的社会地位,满足了个体在社会关系、名誉自尊等方面的需求,并进一步为个体的持续发展提供动机。这些结果充分保障了个体的生存。一开始由生存竞争引发的“自卑情结”由此得到彻底的解决。

(三)补偿机制的滥用与恶性循环

补偿机制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活动机制。

社会永远不可能为每一个个体提供完全满足其需求的条件。

个体行为的目的不可能全部得到实现。

个体的行为模式必然可以与个体的秉性变量发生关联。

个体行为失利所产生的失落感,如果被个体错误的把原因推向个体自身,那么,这种行为的失落感就被转化为了个体的自卑感。

个体面对的自己,是自己的个性与人格综合而成的自我。从这个自我的内容里,个体的反思与内省很难剥离出真正先天的心理因素。

于是,作为先天的本能性的自卑感引发的补偿机制,开始由融入了自卑感的人格来触发。

在这一前提下,个体一旦出现行为的不利,就会有补偿心理的产生,并会有寻求补偿的心理活动或者行为继而发生。

这时的心理补偿,已经不再如其本来的意义所呈现的那样具有个体成长与自我实现的作用了。相反地,它变得支离破碎,变得就事论事。它开始陷入了恶性循环。

例如,一件生活或工作琐事的不利引发的心理补偿,带来了一夜烂醉如泥的行为。结果第二天由于宿醉,又为解决第一天的不利结果带来不利后果。进而心理补偿又转向了暴怒与夜晚的暴食。

所以,补偿机制本身存在的“非逻辑因素”,加之补偿机制在缓解不良状态时的效果,会让补偿机制被个体滥用,并且个体会在滥用中陷入恶性循环。由此,补偿机制具有了逃避机制的性质

个体为了逃避,才利用补偿机制,来给自己编造没有逃避的假象。而这时,个体的自我保护机制已经被激发出来了。

在各种心理机制的综合作用下,个体的行为模式会趋向固定化。个体主观能动的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反思能力受到个体本能的抑制。

就这样,一个社会属性的人,逐渐被自己的本能支配了。而他和动物的区别,仅仅在于支配动物行为的本能的主要内容是食与性。

(四)社会对个体的压制

心理补偿机制的恶性循环的发生,有一个重要的诱因,就是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社会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个体的合理行为在社会中得以实现的程度和比例。

个体的合理行为固然有具体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制约下的不同差异,但是,以相对条件下的个体的自我实现与人格完善作为标准,是符合人类发展和进化的。

个体对自己行为是否合理的判定,由社会文化和风俗规范,包括个体所受教育的质量,来综合决定。

如果一个社会,抑制了众多个体的合理行为的实现,那么,就必然让这些社会个体陷入心理补偿机制的恶性循环中。

如果社会大多数人陷入了心理补偿机制的恶性循环,那么,社会上的群体行为的效用将会降低,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会受到负面影响,社会群体的生活幸福程度也会随之下滑。这些都为社会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

另一方面,通过上面这一段论述,我们认为,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就压抑而言,主要并不是社会习俗对个体本能欲望的压抑。社会对个体的压抑表现在社会模式对个体合理行为的实现。

(五)心理补偿机制的质变

社会大生产的过程包括社会阶级的再生产。

被剥削阶级需要不断被生产出来,才能维持社会生产的持续,维持人类种族的繁衍。

统治阶级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就需要被剥削阶级不向更上层的阶级流动。

补偿机制可以使个体具有积极进取的行为。个体的积极上进,会带动个体对自己现有社会地位的改变。

如果被剥削阶级都借助补偿机制上进,那么,阶级社会的生产就处于不安定的状态。

虽然不是每一个被剥削者都有通过补偿机制改变自己现有社会地位的能力,但是,这种改变,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需要被抑制。

因此,阶级社会的内在结构必然对非统治阶级的个体的上进行为形成压制。

个体的补偿机制所引发的行为,如果被引向无关于个体社会地位变动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就可以在符合补偿机制的要求的同时,又可以不造成社会阶级的变动。

但是,无关于个体社会地位变动的行为,并不能解决补偿机制所要解决的“自卑感”。这种行为只是以一种目的达成的快感,来模仿自卑感得到补偿后的心理状态。

产生快感的事物,由具有审美性质的文化为明显特征。

于是,文化天生具有的审美快感,使文化成为被利用来提供给个体作自我心理补偿的材料。

心理补偿机制由此发生了质变。它可以随着个体的人格而无处不在。它不再关涉自卑感与上进心,更远离了人的自我实现。心理补偿纯粹成了以它物的快感来弥补此处的确实。

这里,补偿不再重在“偿”,而是重在“补”。补偿机制在社会与文化对个体的改造中,变成了一种心理弥补机制。

(六)圣人死后,何以补偿?

人类文化中的“圣人”观念,寄托着人对自己的完善与完美的愿望。如果以圣人为参照,那么,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是不完善不完美的。

圣人的完善,是人类进化所具有的心理潜能充分实现之后的完善。然而,具体的人类个体所能发挥的自身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个体为了发挥出来自身的潜能,就必然会因自己潜在的完善的标准产生自卑感

目标的确定可以使行为的效果得到提升。以“圣人”作为个体自我提升的目标的文化,有助于社会群体素质的全面提升,进而推动社会进步。

圣人的标准,无不与个体心理能力的开发与完善相关。个体心理能力的开发,需要特定的社会条件。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圣人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在没有圣人的时代,统治阶层必然以学习圣人的典籍这一行为,作为对大众的心理弥补。

这时,向圣人接近和学习的过程,就是心理上残缺的圣人感得到弥补的过程。

弥补,不等于真正的填补。弥补是以一种假象,为世事制造满足。

这一满足的前提,就是所要满足的需要被遮盖,以致于被个体遗忘。或是需要被视作不可能,因此只有以相对而言的满足加以弥补。

文化传承的断层正是遗忘与不可能得以确立的基础。

(七)补偿的缺失

巫术是人类原始文化时期的补偿机制在文化中实现的结果。

圣人典籍的学习,是轴心时代遗留的对圣人的心理补偿机制的文化结果。

心理补偿机制在文化中一直留存。

文化与个体在心理补偿机制方面的互动,构筑起个体心理结构与文化结构的互动。

文化结构的存在强化或暗示出个体心理结构的必然存在和应然内容。个体心理结构的具体内容必然以特定的文化结构为表达。

补偿机制由此从心理层面转向社会文化层面,变成了社会对心理的补偿模式和补偿文化。

作为补偿文化的补偿机制,其补偿效果不再由个体在社会中的试对试错,或是人格发展,或是自我实现程度,来进行评估。而是由文化既定的标准加以检验。

文化既定的标准由社会既得利益者制定,它掌握在社会话语权的垄断者手中。

所以,所有人的心理在文化中得到了补偿机制,但是得不到真正的补偿。

(八)圣人成了鸦片

没有真正被补偿的心理问题,会一直存在,并且不断严重。文化提供的补偿在持续的同时,加重了个体心理的缺失,加重了个体对进一步的补偿的渴求。

在文化因素介入补偿的情况下,补偿机制成为鸦片化的存在。它给人制造得以补偿的幻象,以缓解对补偿的渴望,然而也同时加剧了对补偿本身的瘾,破坏着人心理最基本的健康。

补偿机制由此看来,不能真正解决个体诸如自卑感一类的心理问题,反而加剧了这些心理问题。

(九)从丧家犬到圣人的历史过程

圣人的存在,依存于后世的历史记忆。圣人的意象是后世历史记忆的产物。

文化对个体无法成圣的心理补偿,是忽视了将当下与历史两个概念加以混淆的心理基础。

圣人不是个体追求成圣而成圣,而是个体追求着一些精神,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影响,从而在历史记忆中成圣。

文化补偿往往建立在不正确的认知基础上。然而,文化补偿的途径却未必一定错误。因为圣人典籍的解读所提供的成圣的途径,可以成就一些圣人所具有的品质。当然,圣人的品质发挥能力的客观环境,确无法被提供。

而这个缺失的客观环境,又有学习圣人典籍的文化氛围加以补偿。

因此,文化补偿是一种系统化的文化,来对本身错误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补偿。然而,全面的补偿并不能根治心理问题本身。心理问题本身是属于心理的问题,文化无法改变真实的世界,以符合问题内容里的世界。

补偿机制与文化的结合,使文化成了打造虚幻世界的工具。

(十)补偿的发生

补偿机制在心理与文化中的作用,不是现代社会的全新发现。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以及马太效应等,关于补偿,在古代文化语境中,其实被表述得更加透彻。

补偿的基础是缺失,缺失是相比较而言的概念。比较因为本来的差异存在。差异在人与人之间存在,就意味着社会分工和社会阶级分化的出现。

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阶级的出现,必然造成阶级差距的加大,也必然因统治阶级对社会暴力的掌控,而维持阶级的相对稳定。

于是,补偿机制在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发生。

卦有损益。世间的差异与补偿,由巫术的原始思维上升到抽象的理念世界的层面。理念世界的开发会落实于人类语言载体这一符号系统。语言的应用使其中的补偿理念在个体思维中如影随形。

补偿机制在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发生,继而被社会统治者所利用。这种利用是直觉性的。补偿机制与社会人际关系的结合,使补偿机制进去社会经验与知识。

社会知识在原始思维中,被提炼并融入抽象的自然知识和巫术信仰。通过知识的传承,补偿机制得以被个体当做世界理所当然的规律,而存在于个体心理基质中。

作为生物的人的心理补偿机制进而与社会的人的补偿机制融合。

(十一)补偿的意义的回归

人的生命的延续,需要人与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物质和能量交换,是人以外界的物质与能量来补偿身体在生命活动中损耗的物质与能量。

补偿是生命活动得以维持的条件。

补偿作为生命规律,同时也是世间万物得以存在的规律。事物的运动只有得到持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补充,才会维持事物的存在

补偿作为生命的必然要求,作为事物运动的固有属性,成为了一种哲理。

人的一呼一吸,就是一种补偿。生命的维持,是在有失有得中获得阴阳平衡。

补偿是阴阳平衡的辩证状态。阴阳平衡是人体内存在的规律。人对自身的观照,会发觉自身内在的阴阳规律。阴阳规律的客观存在,也会在身心统一的心理作用中,带给人对补偿的哲理的理解。

人的理性思考会与补偿的观念相融合。

个体对补偿的哲思,可以促进个体心理补偿机制的发挥,也可以矫正补偿机制在社会文化中的扭曲。

补偿存在于个体与外界之间的互动中。所以,补偿包含个体对外物的依赖,也包含个体内在的与外界的交流能力。

个体的补偿的哲思,需要从个体内在的能力和个体与外物的关系中入手,摆脱外物对个体的支配,摆脱个体对外物不当的依赖,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将个体与外界的沟通效用最大化,才能突破原始的、自发的、扭曲的心理补偿机制。

那么,我们心中的圣人,究竟被以何种目的来信仰呢?

相关文章

  • 25.从圣人到俗子:圣人在心理补偿中的意象和凡人的画地为牢

    上一章,我们讨论了文吏的黑锅让儒家去背的历史事实。这一章,我们讨论圣人概念在社会文化中被偷梁换柱的心理基础。 本文...

  • 从凡人到圣人,儿子的影评

    有幸,和兄弟周美在印象城看了一部最近很火的电影,它叫《我不是药神》。爱发表感想的老妈早已看过并且写了影评,作...

  • 圣人

    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

  • 说说装模作样

    泰戈尔有言:世上的圣人和凡人的差别,就在于圣人会装模作样,而凡人则开诚布公。 不知泰戈尔说的圣人是何种圣人。我个人...

  • 《白鹿原》主题书摘二

    圣与凡 1、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于...

  • 《白鹿原》:圣人的话只有圣人自己做得到

    他敬重姐夫不是把他看作神,也不再看作是一个「不咋样」的凡夫俗子,而是断定那是一位圣人,而他自己不过是个凡人。圣人能...

  • 小说中的圣人与凡人,现实中的圣人与凡人

    巴尔扎克曾说过,小说是一个名族的秘史。 而喜欢看小说的朋友可能大多,会和我一样,就像不会错过每个暑假的西游记的小朋...

  • 《白鹿原》

    《白鹿原》 陈忠实 2017-06-29 圣人能看透凡人的隐情隐秘,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

  • 读《白鹿原》

    凡人却看不透圣人的作为;凡人和圣人之间有一层永远无法沟通的天然界隔。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

  • 白鹿原摘抄

    凡人们绝对信服圣人的圣言而又不真心实意实行,这并不是圣人的悲剧,而是凡人永远成不了圣人的缘故。 凡人永远也看不透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5.从圣人到俗子:圣人在心理补偿中的意象和凡人的画地为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zjq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