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在跨年演讲上提到了百岁人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不断改进与发展,我们这一代人很有可能人均100岁,也就是说我们的退休年龄都要往后延。
我们的年龄变长就需要更多的钱来养老,如果没有没有足够多的储备,则需要更多的劳动换取生活必须。
面临这样的困境,怎么办?
唯有保持终身学习,只有自己变得更有能力。
才能抵消年龄的增长带来的不确定性。
作为设计师来说,是一个越老就越吃香的工作,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只等变老,生活就能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反而我们更需要保持创新和学习。
如何学习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一个困惑,以下四个方法供你参考。
1.独立式学习法
我们常见的网络课程,樊登读书会,设计得到、喜马拉雅等等。
这类课程的优点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学,反复回听,缺点是缺少反馈和监督。
2.体验式学习法
比如旅行、看展会、住酒店,旅行也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手段,这种方法最重要的就是体验感,很多建筑大师都有旅行学习的经历,比如安滕忠雄、勒.柯布西耶,他们游历欧洲,去看古老的建筑和城市,汲取灵感,体验设计。
古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访遍名山大川,用脚步丈量世界,最后汇总成了一本著作。
3.贴身式学习法。
这个概念来源于剽悍一只猫,拿我们设计师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那些知名设计公司去工作,哪怕是当助理,学习他的工作方法,学习他的学习方法,甚至是为人处事的态度。
记得一个台湾的设计师曾经去安藤忠雄的事务所实习,安滕没有安排他们每天画图做模型,而是鼓励他们走出去,向这个世界学习,向生活学习。
4.比赛式学习法。
发达的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便利,网络上的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一个台湾设计师鼓励设计师去参赛。这样可以确认你的设计是不是在主流。
曾经马蹄网室内网等QQ群就诞生了不少平面优化的高手,通过比赛对比自己的不足,这样进步会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