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除却其鲜明的时代印记外,也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唐朝,因为其自信恢弘的宏大气象,远播万里的赫赫武功,我们称之为盛唐。诗歌也成了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现在我们说诗歌,总是言必称唐诗。
在这个诗人辈出,各领风骚的,令人神往的时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令后人感慨惊异的不是他身后的诗名,而是其人身轨迹的巨大沉浮反差。在明星众多的唐朝诗坛,他非但没有被淹没,而且同样以诗名显世,——他的诗歌开一代诗风,在唐朝诗歌史上,与岑参齐名,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却也同样在后半生官运亨通,先后担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地方重要职务,后入朝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地位之高,令其身前身后大批诗人望其项背,实现了中国封建社会读书人毕其一生的最高追求——学而优则仕。
许多人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估计是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一首唐诗《别董大》,诗尾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千年之下读起,慷慨豪迈之气仍扑面而来。
他是高适。
早年出身孤贫,不事生产,无所凭借,游历于梁宋之间。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屡试不第,才能无处施展,只得在乡间过着躬耕自给,打鱼砍柴的乡野渔櫵生活。大约在开元二十年至天宝十四年之间,由于在都城长安求官碰壁,高适前后两次出塞,但也都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上司,只得屈身下僚,从戎入幕,成为地方节度使的幕僚。这是高适的前半生。
如果时间轨迹就这样笔直而下,高适也就不无例外的成为唐朝诗人中又一个才高而位卑,空有报国之志而无处施展的又一人而已。但高适人身的轨迹却随着一场深刻影响唐朝的动乱——安史之乱而拐了个弯。同安史之乱不同的是,这场动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起点,却是高适个人人生止跌反弹的起点。
公元756年,安禄山叛军攻陷潼关,身为当时潼关守将哥舒翰掌书记的高适,历经千难万险,逃出生天,一路奔波至四川,向避乱在此的唐玄宗详细禀报了潼关战事。当时正处于避乱中的唐朝廷上下,包括唐玄宗本人,都迫切想知道前线具体情况,从前线奇迹般生还的高适的来到,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高适的汇报条理清楚,切中要害,回应得体,唐玄宗大为称奇,马上授予高适为谏议大夫,这是的高适已经五十二岁。奔波大半生的高适,终于在朝廷中有了一个立足之地。
在接下的日子中,急于平叛的唐玄宗急病乱投医,大封各地宗室皇子就地组织军队对安史叛军进行围剿,由于担心内乱的发生,高适对玄宗力谏不可,虽然未能阻止唐玄宗,却引起了当时为太子的李亨的关注——即后来的唐肃宗,当时还是太子的唐肃宗生怕诸王和他争夺皇权,非常欣赏高适的此番言论,把高适要到了身边。后续时局的发展,也证明了高适的远见卓识,身在扬州的永王璘,称兵一方,与肃宗争夺帝位,给中央政权造成了极大威胁。曾经力谏玄宗此举不可的高适此时被肃宗任命为扬州大都督,负责平叛,高适采用剿、抚并用的手段,很快平息了叛乱。平叛成功后的高适由此屌丝逆袭,走上了人身的快车道。
高适的成功,是天上掉的馅饼,还是纯属意外。其实,一切都有踪迹可寻。
奔波半生不得志的高适,真正在中央立足已经五十二岁。在这个年纪,别说是在距今千年之前的唐朝,就是在今天,都已经算是中老年。在这个年纪,那位不愿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早已挂印而去,过起了自己向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散生活;在这个年纪,那个曾经吟唱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在终于进士及第后,却又对朝廷授予的溧阳尉职务不屑一顾,由于不堪整日被俗务打扰,而将其月俸分半,聘人打理,自己终日流连于山水间。
这些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唐朝诗人,乃至中国封建文人的通病。他们大都俾睨天下,指点江山,身不在朝堂,却纵论国事。心怀济世报国之志,却又不能忍受官场中的等级和秩序,不知天下事知易行难,没有小事的积累,谁也不能一蹴而就;口号常喊,小事不做;喜爱发牢骚,谁也看不惯;既不能忍受具体做事过程的艰辛,也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只能借文学作品聊发牢骚感叹而已。
中国历史上公认的两个半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无一例外的共同点都不是死读书,而是毕生追求学以致用,济世救民。高适无疑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和践行者。
高适大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自己亲身劳作,游历天下,维持生计。这非但没有摧垮高适的热情,反而激发了自己在逆境下求生求存的能力。长期的游历生活和几次出塞作为幕僚的经历,更让他了解唐王朝的政务和军事情况,为他以后的腾飞打下伏笔。
高适没有唐朝大多数诗人眼高手低,不耐事务的缺点。坎坷落魄,却又经历丰富的前半生,使高适在处理日常政务上眼界开阔,洞悉利弊,成为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物。
作为诗名与豪情兼有的盛唐诗人,高适与同时代大多数诗人都有着良好的交谊。史籍记载,大约在天宝年间,高适和唐朝最大牌的诗人之一—李白在长安相识,并成为很好的朋友。在高适担任扬州大都督平叛永王璘后,李白由于政治上站错队而被当做叛党收押。考虑二人曾经的友情,李白写信请高适出面施以援手,高适在此时表现出少有的异于文人的政治冷静,拒绝了李白的请求。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当时的高适念及与李白的友情而向当朝者求救的话,会不会也像杜甫上书救援房琯那样,而永远失去了自己孜孜追求一生的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
晚年显达的高适和早年的落魄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果说高适的早年几乎是所有唐朝诗人中最落魄的,恐怕没有人反对。根据野史,为了求取功名,高适同很多唐朝诗人一样,都有过边塞漫游的经历,而对于近乎赤贫的高适,他的边塞漫游很可能是一路乞讨之旅。所以就有出现了高适曾经加入过丐帮,因为后来晚年显达,地位崇高,还被丐帮封为名誉帮主的记载。
晚年的高适确实也成为唐朝诗人中地位最显赫的人,他被封为“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是唐代著名诗人中唯一被封侯的,而且食邑最多的人。公元765年,高适病卒,结束了其传奇的一生。如何评价高适一生,还是以旧唐书《高适传》有语做结吧,“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