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公元2024年二月是甲辰龙年一月,这一月有29天,四年才有一次,过去了,永远过去了。这一个月,我是在忙碌中走来的。孙女因为乙流,没有特效药而断断续续发烧有近20天,今天终于痊愈。乙流最早是儿子在外面与人接触被感染,接着儿媳也感染,老婆也感染了。我在2月2日简书《教育的碎碎念》里写下:“乙流一下子击倒了我家五分之三人口”,友友告之玛巴洛沙韦片是特效药。通过多种渠道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买到两颗特效药,儿媳吃了之后,立竿见影。老婆也想方设法购买了两颗,也没有再发烧,此药规定十二岁以上人员才能服用。孙女没有办法服用,一边挂水一边治疗,过了年后住进市一院。我在《元宵节听落雪》一文对当时的情况予以记录。有友友留言:“把不便和辛苦写得这么有意趣,从中看到你的乐观豁达,生活有滋有味,羡慕羡慕。”友友的留言是我坚持写作简书的很好动力。
对于爱好写作者而言,才华是命门。没有才华,写出来的东西只能是流水账,我本人就是一个证明:有足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但因为才气不足,写作始终只在原地踏步,无法提高。认识到这一点是可悲的,认识不到则更可悲。才华是没有办法学来的,阅读可以坚持。
三月来了,希望的种子,被悄悄塞进了简书。不愿辜负“春日正是读书天”,正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每天早晨五点,我的生物钟会准时提醒我该起床了。天津《今晚报》的副刊两个版,上海《新民晚报》“夜光杯”两个版,《文汇报》的“笔会”栏目,江苏《扬子晚报》的“繁星”栏目,广州《羊城晚报》的“花地”栏目,《北京晚报》的“五色土”栏目,这些文学作品大部分是散文作品,浏览后,一个小时过去了。
我们都喜欢和有的趣灵魂打交道。在陪伴孙女的时段,孩子的童趣是最有趣的灵魂。孙女每每有与我们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思路,她的联想很奇特,这是她用有限的认知组合的结果。我记不得是哪一位校长分享过这样三句话: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科学的世界,用主动的思考去审视科学的内容,用实践的精神去应用科学的知识。
在和孙女阅读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时,孙女说我知道,“葵”就是向日葵,圆圆的大大的头始终向着太阳。我说,这个“葵”不是向日葵,而是一种“冬苋菜”。这里有个故事,说的是清朝植物学家、博物学家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对“葵”字作过详细的解释。吴其濬是个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读书人。他的著作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直到现在,西方的植物学家还认为他绘的画十分精确。吴其濬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然而冬苋菜又是什么呢?吴其濬为什么那样激动呢?因为在他成书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他是嘉庆进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抚,而湖南就有“冬苋菜”。葵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诗经•豳风•七月》:“七月烹葵及菽”,可见其普遍。后魏《齐民要术》以《种葵》列为蔬菜第一篇。“采葵莫伤根”,“松下清斋折露葵”,时时见于篇咏。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百菜之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
人生在世,能有圆满的结局,那是最好的;若没有,享受过程即可。陪伴孙女、坚持日更就是享受过程,最终成不了大家也是圆满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