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二)

作者: 阿录0502 | 来源:发表于2023-10-26 08:04 被阅读0次

经过一系列的波折,辛弃疾终于回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南宋。

按理说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应该会受到南宋朝庭重用,但辛弃疾在南归之后约四十几年里,却跟坐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起起落落。

辛弃疾的这四十几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地辗转,在家赋闲,老年领兵。

当时南宋和金国对峙,南宋朝廷上有主战和主和两派。

宋高宗在位的时候,重用秦桧,杀死岳飞,主和派占上风,刚南归的辛弃疾一心想提刀打仗,自然不得重用。

这一时期,就是辛弃疾南归生涯的第一阶段,辗转各地。

后来高宗皇帝把位置传给了宋孝宗,这个年轻人热血沸腾,立志恢复中原。 这一时期主战派占据了上风,还发动了北伐。

但这次北伐以惨败收场,宋孝宗和主战派被浇了一盆冷水,情绪低落。

这时,辛弃疾站了出来,一口气写下了著名的《美芹十论》,论证天下大势,以及如何打败金国。

在朝野上下一片悲观的情况下,辛弃疾能写出如此逻辑严谨且深谋远虑的论文,可见他对抗金的信念有多强烈。

但可惜的是,他的《美芹十论》没有得到重视,他只得依旧重复着前十几年的故事,辗转各地做官。

这期间,辛弃疾做出了不少业绩:比如在江西平定贩卖私茶的茶军,比如在湖南建立飞虎军,保障当地治安……

但是辛弃疾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上前线,十几年的不得重用,让他满腔愤懑无处发泄,这些强烈的情感都体现在了他的词里。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这首词运用了月亮的传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上阙感慨年复一年时光虚度,但是却无可奈何。下阕展开了想象,作者希望砍掉桂树,让黑暗消失,让清辉洒满人间,表达了辛弃疾对祛除社会黑暗,把光明带给入间的决心。

这首词是辛弃疾对长期不得重用的苦闷发泄,但是也可以看出他对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可是他在地方上当官这些年,用官银买粮赈灾,建军队防暴乱,得罪了不少权贵,这些人抓着机会就搞事情,辛弃疾因此被罢官。

(资料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2018-04-16辛弃疾:梦里金戈铁马,眼前山河破碎

    提起辛弃疾,人们也许想到的是与苏轼合称为“苏辛”的辛弃疾,也许想到的是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的辛弃疾,又也许想...

  • 泉水、花灯与诗词!

    ①“济南二安”之辛弃疾 辛弃疾,济南历城人,字幼安,号稼轩,是豪放派词人代表之一,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

  • 金戈铁马:辛弃疾(二)

    五、归隐田园 淳熙七年(1180年),四十一岁的辛弃疾再次任知隆兴(今江西南昌)府兼江西安抚使时,拟在上饶建园林式...

  • 辛弃疾词传(二)

    学习摘要: 两赴燕京,侦察敌情 关羽当年身在曹营心在汉,纵然曹操以豪华宅院、佳人美酒、锦袍宝马伺候,也未曾让他心中...

  •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走近辛弃疾”资料整理

    资料一:《三首词看辛弃疾的一生》 辛弃疾有“词中之龙”的称号,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 辛弃疾

    辛弃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合称为“济南二安”。仅仅从苏轼和李清照对后世的影响,就可以看出辛弃疾的...

  • 三首词认识辛弃疾

    辛弃疾有“词中之龙”的称号,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然而,写词不过辛弃疾的副业。他一生渴望金...

  • 辛弃疾《静夜思》融入26味中药材,你找到了几种。

    辛弃疾乃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一向与苏轼并称“苏辛”,又和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辛弃疾字幼安、李清照...

  • 辛弃疾与他的稼轩体

    辛弃疾,字稼轩。济南二安之一。幼年时,宋室已经南渡,山东这块在金人统治下,所谓“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辛弃疾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辛弃疾(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al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