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尊享会员文章集合古体诗
诗词|学习笔记之二十二--绝句的“合”

诗词|学习笔记之二十二--绝句的“合”

作者: 乔平_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15:31 被阅读459次

——————————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总结:“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

他认为,起承转合之间有着辩证关系,“起”中有“合”,“合”中有“起”,这是首尾呼应,而“承”和“转”皆兼顾“起”与“合”,这是上下勾连,一脉相承,因此,这四者之间互相依存,互为作用,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

诗词|学习笔记之二十二--绝句的“合”

绝句的“合”

所谓的“合”,即诗的结尾。

古人喻之为“豹尾”,就是指结句要有力,或提示题旨,或耐人寻味,“言虽止而意无穷”。

诗的结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景结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情似尽而实未尽之时,忽然撇开“情”而写“景”。表面上看,句和句之间似乎不能衔接,仔细品味,画面显示的“景”和诗中的“情”不仅妙合无垠,而且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如:

王勃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这首诗写游子思归。开头两句直抒胸臆,结句写景的目的还是为了抒情,那在秋风中飘零的黄叶,不就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象征吗?

**2、以情结 **

即用其奔放的感情,使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

如:

李白《杨叛儿》
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
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此诗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从唱歌写到劝酒,从劝酒写到酒醉,从酒醉写到留宿。诗的结句用熊熊火焰比喻彼此之间的恋情之炽热。大胆率直,显示出李白独有的豪放的风格,真有“撞钟”之感。

3、以理结

这种方法偏重于议论。

如:

白居易的讽喻诗,往往是“卒章显其志,”用精辟的议论,概括诗歌的主旨。

《观刈麦》结句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从农民的艰苦劳动而不得温饱,联想到自己尚有“三百石”的俸禄,年终还“有余粮,”不由感到惭愧。

《村居苦寒》的结句表达了同样的内疚:“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轻肥》的结句云:“是岁江南岸,衢州人食人!”奇峰突起,一针见血地鞭挞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4、以问句结 **

这种方法即在诗词的结句提出疑问,让读者思索。

如:

沈佺期的《杂诗三首》其三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征夫思妇是古老的题材。这首诗即有翻出新意。特别是中间两联,写闺中少妇和军中征人同对一轮明月,倍增相思之情,年年如此、日日如此。最后两句说,谁能率领大军攻下敌人的龙城,使两地相隔的征夫思妇得以团圆昵?写闺怨而不作怨语,以问句作结,令人回味不已。

俗语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诗的结句好坏,对整首诗影响极大。
不论是“以景结”、“以情结”、“以理结”还是“以问句结”,只要弦外有音,味外有味,含蓄隽永,发人深思,都是好的结尾。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诗都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有时作者不主张用固定的模式,桎梏人们的手脚,从而采取较为灵活的章法。没有按“起承转合”的规律写,但仍不失好诗。在绝句中,这种情况更多。

有的绝句一句一景,四句诗是四个独立的意境。

如:无名氏《四时咏》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还有的绝句只有“起”、“转”、“合”,没有“承”。

如刘长卿《逢雪夜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二句是平列的对句,没有“起”、“承”的关系,只能说两句都是“起”。第三句是,“转”,第四句为“合”。

还有些诗结构特殊

如:

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其二: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末,西风吹泪古藤州。

本诗怀念两位朋友,一位是陈无己,即陈师道;二是秦少游,即秦观,前者健在,但生活贫困,不得温饱;后者已经去世,卒于藤州。在诗的章法上,前后交叉,一、三句写陈师道,二、四句怀秦少游,并不遵循“起承转合”的常规写法。

总之,诗的章法应该从诗的内容出发,不应一成不变。清代诗论家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所谓法者,行所不得不行,止所不得不止。”提倡自然地表达心中所要说的话。

他还说:“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此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这种反对死守成法,主张“以意运法”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只有“以意运法”,写出的诗才是好诗。

相关文章

  • 诗词|学习笔记之二十二--绝句的“合”

    ——————————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

  • 叠花-七绝

    文/随风 诗词课:绝句写法之二,复字连用 《简社》诗词课:绝句写法之二,复字连用 [https://www.jia...

  • 诗词|学习笔记之二十--绝句的“承”

    —————————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

  • 诗词|学习笔记之十

    绝句中的起承转合 我们写文章讲起承转合,学习诗词后才知道,原来起承转合是古人就用的,写诗也需要用起承转合。 一、起...

  • 诗词|学习笔记之二十一-绝句的“转”

    ——————————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

  • 诗词|学习笔记之二

    什么叫绝句? 绝句是中国诗体之一。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也偶有六言绝句。它...

  • 诗词学习|第十二节,绝句

    绝句 什么叫绝句呢?绝句最初被称为联句。对于绝句的称谓历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绝句又叫绝诗,按照《诗法...

  • 君诺讲稿《诗的起承转合三》

    简社诗词课:@所有人 我们接着讲合: 绝句的合是指尾句,律诗的合可以是尾联,也可以是尾句。二者有相同之处。 ...

  • 诗词|学习笔记之十二

    关于绝句创作过程中的意象 意象中的【象】就是物,【意象】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

  • 诗词|学习笔记之十九--绝句的“起”

    绝句的“起” 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律诗、绝句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份。 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学习笔记之二十二--绝句的“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dl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