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研究

作者: 徐徐行人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21:20 被阅读5次

句号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请您稍等一下。

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一般来说一个复杂点,丰富点的句子有可能有以上几种情况同时存在。


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注:平时候的顿好滥用了。仅用于词语间的停顿

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此处我常用——

破折号

──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此处常用、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为:

──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

连接号

4.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

有递进(如果在小说中则可运用等级排名)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标点符号的连用一般有以下几类。 

1.引号与点号的连用。引号与点号连用的时候,点号是放在引号之内,还是放在引号之外,要看引文是完整地引用人家的话,还是作为引用者文句的一部分(即成了文句的一个成分)而定。前者,引文末了的点号放在引号之内。如: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哪怕只有一个字“嗯。”

  后者,引文末了的点号(感叹号和问号除外)放在引号之外。如: 
  毛泽东说过,主动权“是要有意识地争取的东西”。 
  2.省略号与点号的连用。省略号之前,一般不可用逗号和句号,但如果是问号则不能省。如: 
  他?……他能行吗? 
  省略号之后一般不用点号(感叹号和问号除外)。如: 
  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颜色,很象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悟:(如果断续的字是一个字用逗号)
  这未免太……! 
  这一位是……? 

  3.括号与点号的连用。括号有内括号和外括号两种。注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内括号,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内容之后,如果正文在这里有点号,点号放在括号之后;括号内部文字末了不用点号,但感叹号和问好除外。如: 
  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翻译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部分有了中文的译本。 
  他信中说他“这几年一直做客(作客?)广州,特别思念家乡的山山水水”。 
  对整个句子作注释的叫外括号,外括号放在句末点号之后,括号内如有点号照原样不动。如: 
  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标点符号的连用比较复杂,解题中须仔细分析。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注:此处是选择疑问句,故只在句末用问号,而并列的疑问句则是每个都用句号)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a.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 a.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网络小说新标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标点符号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em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