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矶头,风景如轼

作者: 故人才见便开眉 | 来源:发表于2016-04-16 15:47 被阅读76次

     

梦也随风,寻轼去处

      来黄州而不游东坡赤壁,正如去北京而不登长城,访杭州而不赏西湖,至苏州而不入园林,确是一桩憾事。

      初见东坡赤壁是在仲春的一个午后,途中有风,天色阴沉,下车后步行数步,阳光却冲破云翳,一如我朝圣般的心情。

     此行只为苏轼,仿佛是受邀于他,仿佛他不曾离去。

     乳白色的石像在阳光下发光,正如东坡熠熠生辉的一生。他的目光停留在时光里,似乎下一秒就能听到他的沉吟,他仿佛在思考,他一直在思考。一棵古松立于后,也因东坡而愈显神圣,赤壁如此,黄州亦如此。丝棉木立于旁,一树鲜绿,树下凉风习习,我站在树荫里静静瞻仰,在心中暗想:倘在千年之前遇上这个“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之人,会有怎样一番际遇呢?自是不可知,又忍不住妄想一场。

     对着石像总觉东坡分外遥远,那高冠博带毕竟距今千年,落满了岁月的尘埃,伴着深深的距离感。对着他的诗词画卷则不然,似乎对着一个老友,随时都可与之畅谈。走进一个朱瓦长廊,墙上是琳琅满目的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书画碑刻,最引人入胜的当属苏轼的《月梅》,由半镰新月和一枝老梅组成,虬曲老枝上却是花蕊初叶,于清凄中露出一缕新机。恰如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至此,却在这荒凉之地将思想升华,艺术也因此达到更高的造诣。

     墙上所刻最多的似乎是《赤壁赋》,看到各家之笔,所书却都是东坡之词,心中莫名有一种欣喜,不禁吟诵出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诵完后,四周一片静谧,只余心中还在默想。

    沿廊而行,终见赤壁,赤壁之下正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无人诵明月之诗,却似乎听得苏子说“吾与子之所共适”。只是江远不及想象中的大,也许千年之前它确实一碧万顷吧,这些都不得而知,惟有一个词人邀上好友在此饮酒泛舟被人们深深铭记。

  赤壁色赤如赭,形若悬鼻,原名“赤鼻矶”――遇到苏轼之前的名字。苏轼在此凭吊,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千古绝唱,一个文人同一处山水从此有了关联。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误会,是的,一个美丽的误会。

     透过一堵带窗的墙,我轻而易举地探到窗外的景象,那是一条车水马龙的街,街旁还有小贩叫卖,我慌忙移开视线,又回到了这个与世俗无关的世界,我行走其间,如同一场穿越。我不想出去,可是,我不得不出去。

     离去之时已是黄昏,恍惚中觉得刚才所见似乎是一场美梦。已经记不得进了几处楼阁,赏了哪些花,只记得在仲春的一个午后,访过一位老友。

 

相关文章

  • 赤壁矶头,风景如轼

    来黄州而不游东坡赤壁,正如去北京而不登长城,访杭州而不赏西湖,至苏州而不入园林,确是一桩憾事。 ...

  • 玉楼春•赤壁怀古

    赤壁矶头春日暮,又到周郎鏖战处。舟人遥指岸如赪,似火江花红欲吐。 浩荡东风吹浪舞,试看今朝谁是主?古来兴废总关情,...

  • 血色的赤壁

    红色的“赤壁”二字在赤壁矶头傲视长江,高高的拜风台上,仿佛那个摇着羽扇的旧人依旧在东风里笑看人间----题记 ...

  • 东坡在黄州

    京尘万丈走蛇虫,赤壁矶头坐钓翁。 一叶小舟明月下,临风高唱大江东。

  • 诗词课练习

    练习九•赤壁怀古(七律•平水韵) 文/风晓月 赤壁矶头江水平,遗踪旧事笑谈声 东风吹破英雄梦,岸草铭心乱世横 频曳...

  • 满江红·赤壁怀古并译

    满江红·赤壁怀古 作者:宋.戴复古 译析:石宏博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

  • 江城子.赤壁

    赤壁矶头临江弹, 碧血丹,天下安。 月色江声,处处凯歌旋。 纵使东坡书不尽, 几多风,几多寒。 梦来忽复泪阑干。 ...

  • 梦忆·梦醒

    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 ...

  • 【梅花赋】(辛丑正月初三)

    佳园四序,丽景三阳。赤壁矶头,浪白水绿;遗爱湖畔,梅红柳黄。琼瑶初绽,蕊粉新妆。半睡半开,扫俗子之...

  • 诗丨雨·巷

    易水河畔悲歌犹自回响赤壁矶头硝烟业已消散朱雀桥边衰草早就长满乌衣巷口斜阳正阑珊几番沉浮几番兴亡往事只堪回想 寂寞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赤壁矶头,风景如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bto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