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四种生活状态

作者: 梦想猫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12:10 被阅读1079次

有这么一句话,颇为流行,相信你也有意无意中听过:“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状态。

我们可以进一步把这句话延伸来看,发现它可以组合出四种状态,而这恰好与我们所处的几种生活状态相吻合,由此得出一个生活状态四象限图: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 “巨人” 和 “矮子”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思想(思考)力和行动(勤奋)力的对比度,它们就像天秤的两边,需要维持在一定的平衡范围内上才能算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当思想远大于行动时,思想就是巨人;当思想远小于行动时,行动就是巨人;当思想的输出和行动的输出势均力敌时,也是最理想的状态,两者都可以看作是巨人;既没思想也没行动的状态,从成长性来看算是最糟的一种组合罢。

通过四象限图,我们可以较清楚地逐个区域来看这几种状态。

1. 状态一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有一句大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许刚好是这种状态的最好写照: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丰满的理想相比,大概没有几个人(甚至没有谁)的现实不显得骨感罢,这也是没什么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或曾经在内心深处为这句话引起过涟漪的原因。

这个象限能够提醒我们:生活不能总是一味地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然很可能只是一个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空想家。而如果我们有幸地意识到这点,进而能够尽可能采取与思想匹配的行动,那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实践的思考者,甚至成为能够给他人带来帮助的思想家。

有思想没行动的人容易成为做别人的嫁衣成人之美。这句话也许我们并不陌生,甚至也曾经讲过:“这个我也早就想到了,只是没有做而已。” 这多少体现出了言语者的些许懊悔之情。因为自己的行动力而裹足不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想法被别人一一验证,逐渐变成现实,大概就是对这个象限下的人一种最残忍的惩罚罢。

不求行动力超过思想力,但至少应该保持两者之间能够相对平衡吧,即使行动力稍微弱一些,也总比完全没有要强许多。

2. 状态二


思想上的矮子,行动上的矮子。 这种状态下的人可能过着一种 “破罐子破摔” 的生活罢,反而可能没那么大的负担。虽然也会不时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感到难受,但也不会(或不愿)想太多,老实本分安稳于当下。

我们常说:知足者常乐。也许你也意识到了,这个 “足” 字其实是个变量,对不同的人而言它的度量是不同的,所以很难说这类人过得好不好,是否是属于 “知足” 的状态中,这需要由他们自己来定义。

思想上的懒惰 + 行动上的懒惰,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负循环状态,从客观的角度来看,我们很难想象这种状态下的人能够过得称心罢。一个人在极度痛苦失望的情况下,也许会容易陷入这种状态中,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人生的一个低谷,但不应该是常态。

3. 状态三


思想上的矮子,行动上的巨人。 别再用行动上的勤奋掩饰你思想上的懒惰,形容的就是这种状态下的人。

这个象限下的人也许没有意识到: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往往会活得相对比较辛苦,虽任劳任怨,却又鲜有成效,甚至有时连第一种状态下的人都不如,因而是很容易产生抱怨情绪的。顺便说一下,第一状态下的人也容易产生抱怨情绪。

行动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效率固然很重要,但效果可能更应该是我们行动之后要考察的重点。这就好比读书,认认真真地阅读一本好书,带来的价值很可能要远远大于泛泛地读完十本书。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慨叹,读完一本忘一本,整个过程就如同耳边风一般,左耳朵刚进右耳已出,留不住一丝痕迹。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沉淀的过程, 没有能够深入地理解内容深层次的含义,进而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并在自己的脑里形成应有的脑沟回。

思考需要打磨,行动同样也需要打磨。反思结果和改进行动,是这种状态下的人比较缺乏的意识,很容易陷入盲目低效地重复性工作中。比较理想的状态是,在每一次行动之后,都应该反观自己,对照别人,整理过程,看看是否其中的差距和细节还有提升改进的空间,进而作为下一次行动的基础和依据。

4. 状态四


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巨人。 这是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思想就像贤内助,行动如同顾家公,在正循环中相辅相成,继而渐入佳境。

让思想正向来指导行动,让行动反向来检验思想。我们常常说,人要学会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实际情况可能是发展道路往往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我们把当下一件一件的事情做好之后,自然浮现出来的。这种状态下的人的最大优点是:不会让行动成为思想的坟墓,思想却有效化成行动的土壤。

听其言,观其行。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也很容易发现在优秀的人身上,总是能感受到这种特质能量。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个象限下的人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是他们比其他象限下的人具备有更优势的面对困难的能力。

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这四种状态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天秤的两端,当某一端增加分量,当前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继而可能进入另一种状态。

也许我们无法保证只维持在某种状态,但长期来看,努力让自己尽可能长时间的处在第四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对我们的成长是最有助益,也是效率最高的。

相关文章

  • 我们的四种生活状态

    有这么一句话,颇为流行,相信你也有意无意中听过:“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们的一种生活状...

  • 走出舒适区

    摘录:根据增长圈理论(Growth Rings Indicators),我们的生活可以分为四种状态:停滞区、秩序区...

  • 我们的生活状态

    今天去工程咨询公司和他们的人核对一个项目的工程量。核对了一个下午还没有完全完事。快6点的时候,办公室里面还有很多人...

  • 此刻你正在抗拒什么呢?

    因为抗拒,阻隔了大家的支持。因为抗拒,我们被无形的力量控制。因为抗拒,我们开始不诚信。 我们都生活在四种状态中:活...

  • 人生状态与心智模式

    一、四种人生状态 以自信度为横轴、能力为纵轴,我们可以把人生状态分为四种类型:奴,徒,扈,主。 1、奴 ...

  • 锁的四种状态

    锁的四种状态 Java锁的四种状态分别是无锁、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为什么要有锁的四种状态 JDK 1.6...

  • 4D习书-C17情绪管理不当导致戏剧化

    情绪管理不当导致戏剧化 八项行为之七:避免指责和抱怨 我们一旦进入四种戏剧状态,就会失去反应能力。这四种状态是:救...

  • 不改掉这四种坏xi惯,你的身体早晚要出问题!

    怨恨、批评、内疚、恐惧,是我们生活中四种蕞坏的xi惯。这四种习惯造成了我们身体上和生活中的主要问题。这四种xi惯起...

  • 意识的四种状态

    意识具有四种状态,即清醒、作梦、深睡和超觉状态。前三种状态,为个体的小我,第四种状态,为宇宙的大我,也就是禅定所说...

  • 《4D卓越团队》第十七章读书笔记

    除非处于自动反应的心态,否则也无法付诸行动。当我们处于四种戏剧状态时,即受害者状态、拯救者状态、理智者状态和...

网友评论

  • 曹小博:概念挺好的。
  • 艾尔之子:对我现在来说,持续性和有针对性的行动来的更重要一点
    梦想猫:和持续地行动相比,再多言语也显苍白,加油。
  • 涉路证道:对生活状态细分、点评的很到位,对行动校正有指导意父!
    梦想猫:谢谢支持~
  • 刘家的小子们:感觉你写的不是很有深度
    当然你这篇概括是写的很棒,一点建议,希望不要误会我😑
    梦想猫:@刘家的小子们 是的。限于篇幅,未针对各个点做更深入的展开。

本文标题:我们的四种生活状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jl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