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玄学
复录群书《玄女经四十九章》

复录群书《玄女经四十九章》

作者: 抱璞子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15:45 被阅读0次
第六篇

神伏

      元者,主也。凡是相通,万千同矣。元者,非同也。肉者顺元也,识不同哉。依哉食哉。命哉,性哉。甲子足矣。

      思食者,谓之取也。取之度,谓之磨。灵之洞,体之消,寂之然也。故为修持,少之需也,谓之长。林林而立,减时之要,岁之益也。知者消,消者生,生者灭,何能违哉。元之灵,天之灵也,通之修,恒日月。识者莫敢论之。

        兴之处,浮心也。思之处,中也。极者,泣也,引。元神,通流也。络者,经也!稀者,导也,点者,聚也,灵也,通也。导、点、聚、通。强也。节之求也,魔之消也。

        莫识灵也,会通周体,谓之修也。湛之限也,肉极也。取者天地也。取之之,盗也。何也?令之功也,济之人也,哉之元也。持之世,世之成也。吾自有吾,吾自闭吾,取次玄检,吾自归矣。莫之出,功之玄,众之理,爱莫比欠。

      众之神,莫之玄,皆××(原文缺失)。元之初也,醒之理也。元之醒也,华夏兴也。

        ××:古籍保存几千年,虽然极尽小心,但因为材质关系,但仍有极少部分烂得没法辨认。为原汁原味,整部经文缺字部分皆用××表示。

        《神伏经》,顾名思义就是讲元神位置。大家都知道元神主导人而不是人主导元神。那,这个东西,到底藏在人身的哪个位置?

原文

元者,主也。凡是相通,万千同矣。

释译

        人的元神是身体之主。玄女是在说,凡人结构都是一样的。身体99%是相同的。

原文

      元者,非同也。肉者顺元也,识不同哉。

释译

      那区别在哪里?元神不同!也就是说,做主的不同。 肉体是为了元神要求而存在,所以每个人又不同。这个嘛,当代科学家已经证明了。你跟伟人也只有8%的区别。

        大家细想下,8%是什么?那就是元神与元神之间的差别对身体需求量不同。世人的结构都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就在精神,元神永远不一样。所以,结果不一样。 原文 依哉食哉。命哉,性哉。甲子足矣。 释译 元神依靠肉体,吸取肉体。

        所谓命就是指肉体活的时间罢了。意思是说60年就够了。一甲子等于60年。这是表面意思哦,实际是说,人到60岁以后多半身体弱退了。

原文

        思食者,谓之取也。取之度,谓之磨。灵之洞,体之消,寂之然也。故为修持,少之需也,谓之长。

释译

        元神永远吸食肉体灵气。如果从肉体汲取太多,这个肉体就会虚空。当你把60年吃的东西在30年内集中吃光,结果你会如何?所以亿万富翁往往都不长命。你看很多人魔性重,不断吞噬肉体,魔在主导死亡细胞,这个人就要死了。大家要增强元神,减少对身体需要,才能长寿。

原文

      林林而立,减时之要,岁之益也。

释译

      要活得长就要减少对身体的需求,这样你就可以活2个甲子。玄女认为人类活到120岁是可以通过修持实现的。

原文

      知者消,消者生,生者灭,何能违哉。

释译

        但是,不管你如何修持,有生就有死。肉体是物质,必然逃不过天地万物能量转换的规则,这是不可能改变的。所以玄女认为,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看吧,黄帝集华夏1000万功德尚不能长生,到119岁死了。

原文

        元之灵,天之灵也。通之修,恒日月。识者莫敢论之。

释译

      但是元神却是天地灵气所生,如果修持得当是可以与日月同齐的。知道这个理,就好了。玄女认为人的肉体没有太大分别,人的分别在元神中。

        因为元神中神魔等属性结构不同,所以,对肉体要求不同,造成人的不同。

原文

        兴之处,浮心也。

释译

        人若是高兴了,会心跳,会开心。想在三玄中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在五玄、六玄、七玄就太容易了。你可以在思想中不死不灭。

原文

      思之处,中也。

释译

      这个中代表膻中穴。意思是说,如果人要思考,其实是从膻中穴开始的,并不从大脑。大脑不过是元神的一种工具。而主导的初始却是从元神处开始的,高兴也是。

原文

        极者,泣也,引。

释译

        痛苦了会哭泣。这个痛并不是从大脑开始的,也是从膻中穴开始。好比你有个下属,大脑不过是元神的下属,真正指挥的是元神。你日常高兴是从头还是心开始?伤心也是从心开始。玄女认为,元神主住处在膻中穴,所以,膻中穴是玄医第一要穴。

原文

        元神,通流也。络者,经也!

释译

        元神是可以流动的。经脉是流通元神的地方,前面一条线,后面一条线,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任督两脉。

原文

          稀者,导也,点者,聚也,灵也,通也。

经络小观 二脉交接口

原文

        导、点、聚、通。强也。节之求也,魔之消也。

释译

        元神强,对身体要求就低,魔也消了。其实玄女的深意是什么?玄女是在讲中医原理、针灸原理。

        稀者,导也,点者,聚也,灵也,通也。如果引导元神流通合理,导、点、聚、通,强也。元神就强,针灸就是引导元神的一类方法。

        很多人元神之所以不兴旺,并不是元神弱,而是元神不流通,堵塞了。有人感觉不舒服了,身上痛啊,难受。上医院检查,没毛病,哇,脑袋有病啊。其实呢,很多是穴位不通。所谓“通者不痛,痛者不通”,所以你看,有人身体不舒服就去找中医调理元气,找针灸师,扎针,刺穴位,让元神流通。

原文

      莫识灵也,会通周体,谓之修也。

释译

        如果知道这些,经常让元神流动,就是一种修持方法。这也是我们要修为的。

原文

      湛之限也,肉极也。

释译

      然而,肉体中能量是有限的。学了前面的经文,我们知道,身体是由神魔组成的,这个世界是魔性的,99%是魔,魔是主死的。所以,元神占用你的肉体,说白了就是租个地,时间到了就死了。要想在这里住得长久,就要“减时之需”,减少元神对身体的需求,因为肉体的灵气“取者天地也”。

原文

      取者天地也。取之之,盗也。何也?

释译

          取天地灵气,减少肉体消耗,听上去挺好的。但取天地灵气其实是种偷盗行为,最终要还的。怎么办呢?

原文

      令之功也,济之人也,哉之元也。

释译

        用功德还天地,济世救人,达到平衡。

        拿了就要用相应的东西还。元神都是天地灵气所生,元神旺,对身体需求少,活得长。

        “令之功也”,功德,你从天地取得,再归还于天地。行济世助人之道,一得一失,实际不得不失,平衡之理。常济世助人,元神旺了,自然对肉体需求少。所以,你可以活得久而快乐。

        话说有一次吃饭,同桌有几个富二代。要求我给他们一个朋友看相,打分。猜猜我打了几分?20分。知道为什么吗?一个人面相,家庭20分,钱财20分,事业20分,健康40分,他就得20分。呵呵。钱财满分,15亿。健康0分,家庭0分,他今年二十岁出头,接管了家族企业。每天都在天上飞来飞去,劳累辛苦。关键是,这人,把钱看得太重。二十来岁的人,面如土色,稍微睡晚点就撑不住,常上医院,还四处奔走。

        “凡一口哉,何思食万物。夫一尸,何居天下。”要那么多钱有用吗?知道中国亿万富翁为什么都活不长吗,想下这道理你就明白了。不过有个人例外,这个人已经不能叫做人了。知道是谁不?当然是邵逸夫了。

原文

      持之世,世之成也。吾自有吾,吾自闭吾,取次玄检,吾自归矣。莫之出,功之玄,众之理,爱莫比欠。

释译

        修行就是修对世界的贡献。我心中有一个真实的我,而现实往往让真实的我“消失”了。如果找到正确的办法,真实的我就会归来。其实是说人皆有神识存在,大家封印了它,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开启方法,世界就能归于美好。

        元神兴旺、练玄功、修天地,都是浮云。“对世间贡献是最高的修持”。看,玄功玄法都让玄女说成浮云了。什么是修行,修就是明理,行善,思考万物之理,行济世助人之道。哪里是什么进山林练功。

原文

    众之神,莫之玄,皆××(原文缺失)。

释译

        众人所说的神,没有什么玄的。你想想邵逸夫为什么不建寺庙,全是建学校,为什么不膜拜神仙。

原文

        元之初也,醒之理也。

释译

        这个就是元神修持道理,世人要清醒,不要膜拜偶像,膜拜的是精神,不是人。这个是玄女观点,所以玄门不主张膜拜。你看谁家敬过黄帝,谁家又敬过玄女。没有,因为黄帝根本不主张这个。

        很少有膜拜黄帝的,为什么?因为你就是膜拜黄帝,他也不会给你财富。

        玄女给的就是颗济世心、进取心,这东西在华夏大地慢慢地消退。各位有幸去黄帝陵,就去求进取心、济世心。因为求其他的,你求不到。就算在家敬炎黄,你也只能求这个。

        “醒之理也”,玄女经是给有觉悟的人看的。不然看不懂,会一惊一乍:“哇,神仙!哇,妖怪!”其实,天地人神鬼魔妖,都在道之内。

        知道黄老学派最厉害的是什么吗?是光极华夏的精神。当年黄帝就是因为这种精神创立的玄法,黄巢也是因为这种精神揭竿而起,更是因为这种精神,自刎而亡。

        所有的玄法,都是济世助人才产生的。没有济世之心,法术法阵都没用。而这些要神识来启动,并不是什么画符念咒就可以。

原文

      元之醒也,华夏兴也。

释译

        如果每个元神都能觉醒,明白这些道理,华夏就兴旺了。其实这个是玄门思想精华所在。意思就是说,当你元神真正强大,你才能修玄法。

        所谓修行,就是修世,入世、在世,并不是指在空门。只要有济世心,功德就在。还是那句话——济世救人的才是神仙。膜拜的不一定是神仙,说不定还是妖怪。

        玄女传天法,升天之法、醒世之法、济世之法、助人之法,绝对没有魔欲之法、物质之法。更是渗透了修行玄功之理,如果你明白了,不用刻意去学什么神功。你都了解了神魔以及身体的组成,自己都可以创立修身之法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录群书《玄女经四十九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ka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