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2017年9月,一个悄然的机会,我在c1美丽乡村实验学校微信群中发现“互+计划”吴虹校长所链接的“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看到此计划,我怦然心动,一是基于项目计划的名称——青年教师,二是其简称“青椒计划”的吸引,于是我毅然加入了培训CCtalk群20170910,利用每周三、周六晚7至9点的线上学习之路。直至“九宫格大赛”中,我发现了原来我们彭水县有不少青年教师参与了“青椒计划”学习,进而在群中结识了古平平等老师,从他们的简书故事中得到了深深地启发,原来线上学习我寻找到了老乡。直至年底,我才发现原来青椒学员都有自己的编号,而我却没有,原来我只是众多“游客”身份的编外学员而已。
本学期,我看到青椒群中一份简书《我终于转正了》一文,我心动不已。于是我连接了安妮老师并询问是否能“转正”事宜,才得知原来青椒学员编号是在本地教委“青椒计划”集体报名后注册的。于是我又联系上了我县教师进修校“青椒计划”负责人黄芳老师,却得知黄老师也辞去了培训部主任一职,但黄老师在线上给予了线上学习的指导与鼓励,为我的线上学习注入了动力。
至今,我虽然仍是编外学员一名,但我却豁然开朗:我是加入计划而学习的,并不是为了记录与统计而来,是为了不断提升自己而来,因此,有无学员编号又有何区别呢?
突破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收获颇丰,改变了我对教师培训的思维。作为原来的教师学习培训必须在中心校教科室领导的统一调配下,利用周末等时间外出学习,而且名额有限,学习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并且投入大且受舟车劳顿之苦,不易全员参与。 而“青椒计划”的实施,只要有网络、一台电脑,甚至是一个手机下载CCtalk软件加入20170910学习群就可以连接名师大家的讲座,特别是手机异常方便,在家中、在路上、在公园等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参与学习,即使错过了直播时间,还可以利用回放进行学习,完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解决了投入大、无法解决全员参与的限制。
青椒课每堂参与人数都在1万以上,如果不是网络的链接,我一位村小教学点的教师,一周两次或两次以上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等名师大家的讲座可能实现吗?一是时间、二是空间、三是投入都不可能实现。每一次的培训学习都会给一次心灵的洗礼:
【突破+重新定位】独特的学习途径——我的青椒学习之旅例如北师大的曾琦教授的《挑战惰性知识》,让我对我们所学的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知识必须充分了解知识的结构与关联,在实际运用中能融会贯通,随心所欲,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记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的表演;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细节知识结构的水乳交融,引领学生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突破+重新定位】独特的学习途径——我的青椒学习之旅又如北京大学张华军教授的《教师的自我认识和生命关怀》一课:张教授给我们讲解了在自我认识中建立“我“和世界的关系,以未知开放的教师的老师为目标,在叙事探究中的自我认识和生命关怀中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敏感性,能够发现并回应孩子的内心生活。 张教授的讲座,给我深深的震撼,让从内心深处重新审视了“我是谁”:
自始至终,我就是一位偏远山区乡村教学点的老师,面对的是家庭条件或这或那有些困境的孩子,走的是一条引领一批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隔代教育、三成以上学习习惯较差的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路。因此,作为肩负山村教育使命的我们,就要肩负起“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合理链接公益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乡村教学点的教育教学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的使命。面对我校师资结构的极度失衡,没有专业的音体美等艺术类老师之困境。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也有资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资源,建构了“运用资源进行师资建设模式”和“运用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应用沪江网“互+计划”公益网络课程,开齐开好了美术、手工、音乐、科学和舞蹈课程,促进了孩子们艺术素养方面的熏陶。在第二课堂建构方面:我们链接了北京友成基金会常青-波音“放飞梦想”乡村航空科普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了航空梦;其次,我们还链接了“一公斤盒子”,通过动手实验,集体分析探讨等形式,从小树立“发现-理解-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
致谢
感谢青椒计划,表面上每天都很忙碌:学习、拍照、打卡、写美篇或者简书进行记录。但每一次的付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非常欣赏这么一句话:
真的很累吗?累就对了,舒服不是留给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拥有。当你辛苦时告诫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坚持住,因为你在走上坡路!
感谢青椒,让我重新明确了我的身份:我是一位乡村教师; 我的职责就是为了乡村孩子的全面发展,享受优质教育而不断奋斗。
网友评论